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艳飞

作品数:5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经费资助项目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细胞
  • 3篇蛋白
  • 3篇甲醛
  • 2篇低密度脂蛋白
  • 2篇脂蛋白
  • 2篇肝癌
  • 2篇肝癌细胞
  • 2篇癌细胞
  • 1篇代谢
  • 1篇胆固醇
  • 1篇胆固醇代谢
  • 1篇胆固醇酰基转...
  • 1篇蛋白表达
  • 1篇蛋白酶
  • 1篇低密度脂蛋白...
  • 1篇凋亡
  • 1篇亚硫酸
  • 1篇亚硫酸钠
  • 1篇应激
  • 1篇脂蛋白受体

机构

  • 5篇山西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白剑英
  • 5篇刘艳飞
  • 4篇王盼
  • 3篇张艳
  • 1篇王东新
  • 1篇杨守林
  • 1篇梁瑞峰
  • 1篇闫丹丹

传媒

  • 2篇环境与健康杂...
  • 2篇癌变.畸变....
  • 1篇毒理学杂志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布雷菲德菌素A诱导人肝癌细胞凋亡的体外研究
2023年
目的探讨布雷菲德菌素A(Brefeldin A,BFA)对人肝癌细胞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用完全培养基(阴性对照组)、0.1%DMSO、0.25 mg/L BFA、1 mg/L衣霉素(Tunicamycin,TM)和0.25 mg/L BFA+1 mg/L TM处理HepG2细胞24 h,MTT法测定细胞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各组凋亡率,吖啶橙检测试剂盒(AO荧光染色试剂)检测细胞凋亡小体,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内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qRT-PCR法检测细胞内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形态学观察发现,与阴性对照组相比,0.25 mg/L BFA组细胞明显变得稀疏。细胞活性实验发现0.25 mg/L BFA组,0.25 mg/L BFA与1 mg/L TM联合处理组细胞存活率均明显降低(F=59.766,P<0.05)。流式细胞仪分析发现,0.25 mg/L BFA组,0.25 mg/L BFA与1 mg/L TM联合处理组细胞早期凋亡率明显升高(F=20.738,P<0.05)。AO凋亡小体检测发现,0.25 mg/L BFA组和0.25 mg/L BFA+1 mg/L TM联合组人肝癌细胞HepG2细胞内出现核固缩现象。从蛋白水平来看,与对照组相比,0.25 mg/L BFA组和0.25 mg/L BFA+1 mg/L TM联合组硬酯酰辅酶A去饱和酶1(stearoyl-CoA desaturase 1,SCD1)蛋白表达明显减少,甚至无法检出,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oly-ADP-ribose polymerase-1,PARP-1)、半胱氨酸蛋白酶12(cysteine aspartic acid specific protease-12,Caspase-12)蛋白表达升高,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cysteine aspartic acid specific protease-3,Caspase-3)活性形式cleaved Caspase-3被检出。基因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0.25 mg/L BFA+1 mg/L TM联合组SCD1 mRNA表达水平升高(F=19.229,P<0.05);0.25 mg/L BFA组和0.25 mg/L BFA+1 mg/L TM联合组PARP-1、Caspase-12和Caspase-3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F=627.475,F=68.640,F=238.742,P<0.05)。结论0.25 mg/L BFA可抑制SCD1蛋白表达,且促进人肝癌细胞凋亡,1 mg/L TM可增强其凋亡诱导作用。
高文婷李明虹李丹刘艳飞李星道刘希冲白剑英
关键词:肝癌细胞细胞凋亡
亚硫酸钠对人正常二倍体肝细胞的损伤作用程序性坏死相关蛋白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亚硫酸钠对人正常二倍体肝细胞(HL-7702)的损伤作用及程序性坏死相关蛋白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RIP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HL-7702细胞分别暴露于含终浓度为0(对照)、0.01、0.1、1、10 mmol/L亚硫酸钠的培养基中培养2、4、12、24、48 h。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细胞上清液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以及乳酸脱氢酶(LDH)的活力,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RIP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1、10 mmol/L亚硫酸钠染毒不同时间的HL-7702细胞存活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亚硫酸钠染毒浓度的升高,HL-7702细胞的存活率呈下降趋势。与对照组相比,仅10 mmol/L亚硫酸钠染毒24、48 h HL-7702细胞上清液中的ALT活力较高;1 mmol/L亚硫酸钠染毒4、24 h及10 mmol/L亚硫酸钠染毒2、4 h HL-7702细胞上清液中的AST活力较低,而10 mmol/L亚硫酸钠染毒24、48 h HL-7702细胞上清液中的AST活力较高;10 mmol/L亚硫酸钠染毒2、4 h HL-7702细胞上清液中的LDH活力较低,而染毒24、48 h HL-7702细胞上清液中的LDH活力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各浓度亚硫酸钠染毒组HL-7702细胞中RIP1蛋白的表达水平均较高,差异多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程序性坏死可能参与了亚硫酸钠引起的肝细胞死亡,但其可能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杨舒筠白剑英张艳王盼刘艳飞
关键词:亚硫酸钠肝损伤细胞活性
甲醛对肝细胞极低密度脂蛋白分泌外排相关基因的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观察甲醛对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内外甘油三酯(TG)含量及细胞内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分泌外排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以0、0.004、0.02、0.1 mmol/L甲醛分别处理人肝癌HepG2细胞24、48 h,采用甘油磷酸氧化酶法(GPO-POD)测定细胞内外TG含量,采用QRT-PCR法检测细胞内载脂蛋白B100(apo B100)、微粒体TG转运蛋白(MTTP)、载脂蛋白E(apo E)、TG水解酶(CES3)、二酰基甘油酰转移酶1(DGAT1)、包被蛋白Ⅱ(COPⅡ)、Sar1b、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与阴性对照组相比,0.004、0.1 mmol/L甲醛染毒48 h后HepG2细胞内TG含量减少,染毒24 h后上清中TG含量增加;染毒24 h后0.004、0.02、0.1 mmol/L甲醛组或染毒48 h后0.004 mmol/L甲醛组细胞内apo B100基因表达水平升高;染毒24 h后0.004 mmol/L甲醛组或染毒48 h后0.004、0.02、0.1 mmol/L甲醛组细胞内MTTP基因表达水平升高;染毒24 h后0.1 mmol/L甲醛组细胞内LDLR基因表达水平降低,染毒48 h后0.02、0.1 mmol/L甲醛组细胞内LDLR基因表达水平升高;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醛可能通过增加肝细胞内apo B100和MTTP表达来促进VLDL的分泌外排。
刘艳飞白剑英王盼张艳梁瑞峰杨守林
关键词:甲醛甘油三酯极低密度脂蛋白分泌
甲醛对HepG2细胞游离胆固醇代谢的影响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研究甲醛(FA)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游离胆固醇(FC)含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分别采用0.004、0.02、0.1 mmol/L FA处理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24和48 h,以完全培养基为阴性对照,过氧化物酶法测定HepG2细胞内FC含量;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HepG2细胞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2(SREBP-2)、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HMGCR)、胆固醇酰基转移酶(ACAT)和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各浓度的FA染毒24 h或0.02和0.1 mmol/L FA染毒48 h后,HepG2细胞内FC含量均明显增加(P均<0.05);FA染毒24和48 h后细胞内HMGCR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增加(P<0.05);FA染毒24 h后,ACAT和LDLR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FA染毒48 h,LDLR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ACAT蛋白表达水平在0.02和0.1 mmol/L FA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甲醛染毒可使HepG2细胞内FC含量增加,可能与胆固醇的从头合成增加和胆固醇酯化水平降低有关。
姜雪霞王盼刘艳飞张艳白剑英
关键词:甲醛胆固醇酰基转移酶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甲醛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内质网应激相关Bip和CANX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研究甲醛(FA)染毒是否会诱导人肝癌细胞株Hep G2内质网应激相关基因Bip和CANX 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改变,引起内质网应激反应。方法:用Hoechst 33258进行核染色,以观察不同浓度(0、0.02、0.1、0.5、2.5、12.5 mmol/L)FA分别染毒肝细胞株24和48 h后的细胞核形态学变化。再分别用0.004、0.02、0.1 mmol/L的FA处理人肝癌细胞株Hep G2细胞24 h和48 h后,采用荧光定量PCR(q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内质网应激相关基因免疫球蛋白重链结合蛋白(Bip)及钙连蛋白(CANX)m 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Hoechst 33258染色结果表明,染毒24和48 h后,0.5、2.5、12.5 mmol/L FA组出现大量核呈固缩状态或颗粒状荧光死亡细胞,阴性对照组和0.1 mmol/L及以下剂量组细胞核荧光染色较浅,细胞核未固缩,故后续试验采用0.1 mmol/L及以下剂量。经0.004、0.02和0.1 mmol/L FA处理细胞24和48 h后,q PCR检测结果显示,甲醛各剂量染毒组Bip和CANX的m RNA表达量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结果表明,染毒24 h,不同剂量甲醛处理组与阴性对照组相比,Bip和CANX蛋白表达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染毒48 h,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各FA处理组Bip蛋白表达量升高,0.02和0.1 mmol/L FA处理组CANX蛋白表达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醛染毒可诱导Hep G2细胞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Bip和CANX表达水平升高,引起肝细胞发生内质网应激反应。
张超白剑英王东新闫丹丹王盼刘艳飞
关键词:甲醛内质网应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