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洋

作品数:4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清
  • 2篇巴马地区
  • 1篇蛋白
  • 1篇调节蛋白
  • 1篇毒性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氧化物歧化酶
  • 1篇遗传毒性
  • 1篇乙腈
  • 1篇饮用
  • 1篇饮用水
  • 1篇饮用水中
  • 1篇载脂蛋白
  • 1篇脂蛋白
  • 1篇致畸性
  • 1篇人群血清
  • 1篇歧化酶
  • 1篇位点
  • 1篇携带者

机构

  • 4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作者

  • 4篇张志勇
  • 4篇于洋
  • 3篇韦霄
  • 3篇覃健
  • 2篇何敏
  • 2篇覃茜
  • 1篇黄倩倩
  • 1篇施礼威
  • 1篇唐咸艳
  • 1篇黄永全
  • 1篇农清清
  • 1篇夏天龙
  • 1篇梁雪
  • 1篇罗兰英

传媒

  • 4篇环境与健康杂...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广西巴马人群载脂蛋白C-Ⅲ基因rs2542052位点及饮酒因素与长寿的关系
2015年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C-Ⅲ(apolipoprotein C-Ⅲ,Apo C-Ⅲ)基因rs2542052位点多态性与广西巴马长寿的相关性以及基因多态性与饮酒的交互作用对巴马长寿的影响。方法于2010年7月,抽取巴马地区152名长寿老人作为长寿组,抽取南丹地区无长寿家族史的240名健康成年人作为对照组。采用Taq 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Apo C-Ⅲ基因rs2542052位点进行基因分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长寿组Apo C-Ⅲ基因rs2542052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因型与饮酒存在交互作用(P<0.05)。与CC基因型且不饮酒比较,CC基因型且饮酒不利于长寿(OR=0.142,P<0.05),而AC和AA基因型携带者不论是否饮酒均不利于长寿(OR<1,P<0.05)。结论 Apo C-Ⅲ基因rs2542052位点CC基因型携带者不饮酒更有利于长寿。
于洋施礼威唐咸艳夏天龙梁雪何敏张志勇覃健韦霄
关键词:基因多态性携带者
广西巴马长寿地区居民血清沉默信号调节蛋白6的表达水平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了解广西巴马地区居民血清沉默信号调节蛋白6(silentinformationregulator6,sIRT6)蛋白表达水平的差异,探讨其与家庭聚集性长寿现象的关系。方法于2011年5—6月,在巴马地区单纯随机抽取有3—4代直系亲属的家庭分为长寿家族史组共137例(年龄30~106岁,男70人,女67人)和非长寿家族史组共91例(年龄22—89岁,男51人,女40人)。测定血压、血生化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空腹血糖(FPG)1和血清sIRT6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长寿家族史组血清TC、TG和HDL含量均低于非长寿家族史组(P〈0.05,P〈0.01)。长寿家族史组血清中SIRT6表达水平低于非长寿家族史组(P〈0.05)。经单因素分析,长寿家族史组血清sIRT6蛋白水平与年龄、FPG含量呈正相关(P〈0.05),与TG含量呈负相关(P〈0.05);而非长寿家族史组血清SIRT6蛋白水平仅与年龄呈负相关(P〈0.05)。结论血清sIRT6蛋白表达水平可能与巴马地区家庭聚集性长寿现象存在一定联系。
罗兰英张志勇黄倩倩黄永全覃茜于洋农清清覃健
关键词:巴马地区
饮用水中卤乙腈的形成和毒性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14年
卤乙腈(HANs)是饮用水消毒过程中产生的一类含氮消毒副产物,较受控消毒副产物具有更强的细胞毒性和遗传毒性,还存在致畸性。人群长期经饮用水暴露HANs可能增加健康风险。故该文综述了饮用水中卤乙腈的形成、细胞毒性、遗传毒性、致癌性和生殖发育毒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今后饮用水中卤乙腈的管控和标准限值制定提供参考。
于洋韦霄张志勇
关键词:遗传毒性致畸性饮用水
广西巴马地区人群血清中锰超氧化物歧化酶及人类生长阻滞和DNA损伤诱导45α mRNA表达水平的研究
2014年
目的了解广西巴马地区人群血清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 SOD)、人类生长阻滞和DNA损伤诱导45α(GADD45α)m RNA表达水平与家庭聚集性长寿现象的关系。方法于2011年,随机选择广西巴马地区有3~4代直系亲属的家庭成员289人,其中,长寿家族史组193人,男98人,女95人,年龄为(68.15±24.63)岁;无长寿家族史组96人,男53人,女43人,年龄为(54.09±22.83)岁。在长寿家族史组中,长寿组68人,男16人,女52人,年龄为(93.71±3.48)岁;长寿后代组125人,男82人,女43人,年龄为(54.24±19.49)岁。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血清Mn SOD、GADD45αm RNA的表达水平。结果各组人群血清Mn SOD m RNA的表达水平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长寿家族史组及长寿组、长寿后代组人群血清GADD45αm RNA的表达水平均高于无长寿家族史组,且长寿家族史组女性血清GADD45αm RNA的表达水平高于无长寿家族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n SOD、GADD45αm RNA的表达水平可能与广西巴马地区长寿家庭聚集性现象有关。
覃茜张志勇于洋何敏覃健韦霄
关键词:巴马地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