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篇石英
  • 1篇石英脉
  • 1篇流体
  • 1篇构造期
  • 1篇分泌
  • 1篇变质
  • 1篇变质流体

机构

  • 1篇合肥工业大学
  • 1篇滑铁卢大学

作者

  • 1篇李加好
  • 1篇涂文传
  • 1篇宋传中
  • 1篇黄鹏
  • 1篇马涛
  • 1篇宫龙
  • 1篇任升莲
  • 1篇刘乐
  • 1篇杨帆
  • 1篇颊建

传媒

  • 1篇地质科学

年份

  • 1篇2013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伏牛山构造带变质流体脉变形特征及构造意义被引量:3
2013年
伏牛山构造带由多条近平行的断裂带和夹持其间的变形岩片组成,洛南—栾川断裂带和瓦穴子—乔端断裂带为其中的两条主要断裂带。这两条断裂带虽遭受多期强烈构造活动的影响,但主造山期的构造特征至今仍然保存完好,并以中深层次的韧性剪切变形为主,形成了典型的糜棱岩和同构造期石英脉。本文从宏观、微观、超微观变形特征及年龄等方面对这些变质流体脉进行了研究,以探讨与其形成密切相关的构造活动特征、年代及其在秦岭造山带和华北板块南缘强变形带中的作用。石英脉中石英颗粒动态重结晶特征总体显示远离剪切带只有少量的膨凸式;靠近断裂带为亚颗粒式,形成核—幔结构;位错特征显示远离剪切带位错密度较小,靠近断裂带较大;位错形态显示瓦乔断裂带以挤压为主,洛南—栾川断裂带以剪切为主。两条断裂带石英脉的变形特征说明它们的糜棱岩化过程均为塑性变形中的晶质塑性变形,形成过程均为挤压在先,剪切在后。所测糜棱岩中石英脉的ESR年龄分别为372.9±30.0 Ma、275.0±20.0 Ma和218.0±20.0 Ma,真实地记录了晚加里东至中-晚海西期北秦岭的构造活动及所受影响。其中372.9±30.0 Ma是宽坪岩块向华北板块下的斜向俯冲汇聚和走滑的年代,275.0±20.0 Ma是瓦乔断裂带的形成年龄。218.0±20.0 Ma的年龄则反映了华南、华北两大板块印支晚期全面闭合作用在秦岭造山带内部的影响。从以上3个年龄可以看出:北秦岭各构造带自北向南演化,时代上自北向南变新。
任升莲宋传中Lin Shoufa李加好涂文传马涛宫龙黄鹏颊建杨帆刘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