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会议论文
  • 1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蛋白
  • 1篇蛋白C
  • 1篇蛋白S
  • 1篇蛋白原
  • 1篇心病
  • 1篇血小板
  • 1篇体外循环
  • 1篇体外循环后
  • 1篇外循环
  • 1篇细胞
  • 1篇纤维蛋白
  • 1篇纤维蛋白原
  • 1篇聚体
  • 1篇急性肺损伤
  • 1篇冠心病
  • 1篇二聚体
  • 1篇肺损伤
  • 1篇复合体
  • 1篇白细胞
  • 1篇白细胞介素

机构

  • 3篇郑州大学第一...

作者

  • 3篇郭艳
  • 2篇朱庆华
  • 2篇张磊
  • 1篇王梅芬
  • 1篇王玉萍
  • 1篇明亮
  • 1篇明亮
  • 1篇韩艳平
  • 1篇程振云
  • 1篇燕桂香

传媒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2014年河...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白细胞介素4/STAT6/Tim-3信号活化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Th1/Th2失衡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IL-4/STAT6/Tim-3信号活化在急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中辅助性T淋巴细胞1(Th1)/辅助性T淋巴细胞2(Th2)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新发1TP患者20例,同年龄段健康对照组20例.RT-P...
郭艳
关键词:ITPTH1/TH2平衡TIM-3
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含量变化与冠心病的相关性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研究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g)含量变化和血浆蛋白C(Protein C,PC),蛋白S(Protein S,PS)活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 918例冠心病(CHD)患者分为三组: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318例为AMI组,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290例为UA组,稳定性心绞痛(SA)患者310例为SA组,12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进行D-二聚体、Fg、PC、PS检测。结果 AMI组、UA组D-二聚体、Fg含量明显高于SA组和对照组,PC、PS活性明显低于SA组和对照组(P<0.01);AMI组D-二聚体、Fg含量明显高于UA组,PC、PS活性明显低于UA组(P<0.01);SA组D-二聚体、Fg含量和PC、PS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二聚体、Fg含量升高及PC、PS活性降低是冠心病发生的重要原因。
王梅芬张磊韩艳平郭艳王玉萍燕桂香朱庆华明亮
关键词:D-二聚体FG蛋白C蛋白S冠心病
白细胞-血小板复合体在体外循环后急性肺损伤的诊断研究
目的 研究白细胞-血小板复合体形成与体外循环后ALI/ARDS一致性和损伤过程的一致性,以及在预测/诊断/治疗ALI/ARDS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拟行瓣膜置换或/和冠脉移植手术的患者不同时间点动、静脉血液内...
郭艳张磊戎丽娟程振云朱庆华明亮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