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军
- 作品数:4 被引量:31H指数:3
- 供职机构:西安医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康复理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效果观察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探讨康复理疗在腰椎盘突出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11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推拿、牵引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康复理疗治疗,治疗20 d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行康复理疗治疗可改善临床症状,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郭军马芳莲
- 关键词:康复理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功能锻炼
- 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常规治疗联合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联合早期康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ugl-Meyer评分及NIHS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Fugl-Meyer评分、NIHSS评分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Fugl-Meyer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常规治疗联合早期康复治疗脑卒中患者,能够有效促进患者肢体功能以及神经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 郭军马芳莲
- 关键词:早期康复治疗脑卒中肢体功能恢复
- 不同康复介入时间对于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 探讨不同的康复介入时间对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2015年收治的80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康复介入时间的不同分为早期康复组与晚期康复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神经肌肉促进康复训练法,配合以神经肌肉电刺激和运动疗法等。早期康复组患者于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系统体征稳定后2~7 d开始康复训练,晚期康复组在发病后21~28 d开始康复训练。康复治疗结束后,采用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对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估,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价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两组患者在康复治疗前ND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康复治疗后早期康复组ND评分明显低于晚期康复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在康复治疗前MBI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康复治疗后两组患者MBI评分均有显著提升(P〈0.01),且早期康复组提升更为显著(P〈0.05)。结论 对于脑出血患者进行康复治疗能够不同程度地促进神经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早期康复介入能获得更明显的治疗效果。
- 郭军马芳莲
- 关键词:康复治疗脑出血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
- 奥氮平、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及血脂代谢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4
- 2019年
- 【目的】奥氮平、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血脂代谢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4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用药情况将其分为利培酮组和奥氮平组,每组各20例。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阳性症状评分、阴性症状评分、PANSS总分,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认知功能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与PANSS总分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TG、TC、LDL-C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利培酮组血清TG、TC水平均低于奥氮平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OP、CPT-IP、WMS-Ⅲ、HVLT-R、BVMT、NAB、MSCEIT评分较同组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奥氮平或利培酮治疗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认知功能,但是奧氮平对患者的血脂影响较利培酮更加明显。
- 郭军贾瑞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