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在磊
- 作品数:4 被引量:22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钻井液用石蜡乳油的制备及应用被引量:1
- 2019年
- 针对钻井液用O/W型石蜡乳液易破乳分层、析蜡结块的乳液稳定性难题,采用复配乳化剂将液体石蜡、植物油、白油组成的油脂相在一定条件下制备成有效成分含量达100%的石蜡乳油。为进一步提高石蜡乳油的润滑性,采用捏合干燥工艺对纳米二氧化硅微球表面进行预处理,并借助二氧化硅专用分散剂和稳定剂球磨分散到乳油体系中,经稳定性研究试验发现充分悬浮分散的纳米二氧化硅微球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机械稳定性。石蜡乳油相比于传统石蜡乳液具有更高的存储稳定性和使用便利性,可与水任意比例混溶形成O/W型石蜡乳液。性能试验表明:1%石蜡乳油加入淡水聚磺钻井液体系,API滤失量降低33.8%,润滑系数降低率28.6%,加入5%盐水聚磺钻井液体系,API滤失量降低26.7%,润滑系数降低率23.4%,石蜡乳油与聚磺钻井液体系配伍性良好,可完全替代传统石蜡乳液。该石蜡乳油在松辽盆地北8井进行了现场入井试验,试验井段井壁稳定、钻井液润滑性能提升明显,试验效果良好。
- 邱在磊
- 关键词:钻井液自乳化乳油稳定性润滑性
- 超细石蜡乳液SMN-1的评价与应用
- 2018年
- 采用酸性环境下的转相乳化法制备了一种钻井液用石蜡乳液SMN-1。借助透射电镜(TEM)表征了石蜡乳液SMN-1的微观形貌,并对其热稳定性、存放稳定性、粒度分布、流变性和润滑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石蜡乳液SMN-1的液滴形状近似球状;经80℃静置6h、-30℃静置6 h或常温静置12个月后,石蜡乳液SMN-1的平均粒径分别为142,154和166 nm,外观上未出现分层或破乳现象,分散稳定性良好。120℃老化16h前后,石蜡乳液SMN-1对钻井液的流变性影响较小,且能够显著降低滤失量;当石蜡乳液SMN-1的加量为1.0%时,其润滑系数降低率为77.5%,粘附系数降低率为78.8%。在胜利油田滨425-X142井和塔河油田SHB1-4H井应用中,石蜡乳液SMN-1表现出良好的配伍性、润滑性和滤失性,保证了全井的顺利施工,具有良好的市场推广价值。
- 邱在磊
- 关键词:石蜡乳液水基钻井液润滑性滤失性
- 多苯基芳基硅烷偶联剂改性纳米SiO_2封堵剂被引量:14
- 2017年
- 以工业纳米SiO_2为原料,四苯基苄基三乙氧基硅烷为表面改性剂,氨水为催化剂,制备了一种改性纳米SiO_2。借助激光粒度分析仪、透射电镜(TEM)、六速流变仪和滤失仪,对比了改性前后纳米SiO_2在钻井液中的粒度分布和微观形貌特征,以及对钻井液流变性能和滤失性能的影响。通过模拟地层渗透率测试实验,评价了不同纳米SiO_2对纳微米孔隙的封堵能力。实验结果表明:经140℃老化16 h后,钻井液中的工业纳米SiO_2发生了明显的团聚现象,而改性纳米SiO_2相反;2种纳米SiO_2对钻井液的流变性能影响较小,但改性纳米SiO_2可以显著降低钻井液的滤失量;与工业纳米SiO_2相比,改性纳米SiO_2可有效对纳微米裂隙进行封堵,当其在钻井液中的质量分数为3.0%时,对模拟纳微米孔隙地层的封堵率达到98.93%。
- 褚奇孔勇杨帆邱在磊刘四海李秀云
- 关键词:纳米SIO2粒度分布封堵剂
- AMPS/DMAM/AA共聚物固井降滤失剂的研究被引量:7
- 2014年
- 为解决固井降滤失剂普遍存在的抗温能力差、与其他外加剂配伍性欠佳以及综合性能差等问题,选用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N,N-二甲基丙烯酰胺(DMAM)和丙烯酸(AA)为共聚单体,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得共聚物AMPS/DMAM/AA。对共聚物AMPS/DMAM/AA的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并对其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各单体都参与了聚合,共聚物分解温度为380℃;淡水基浆中该共聚物加量超过3%时,在温度不高于120℃时,可将滤失量控制在100mL以内,且水泥浆初始稠度低,过渡时间短,稠化曲线线形良好,抗压强度适中,没有过度缓凝现象;饱和NaCl盐水基浆中该共聚物加量超过4%时,可将滤失量控制在80mL以内。这表明AMPS/DMAM/AA共聚物降滤失剂的抗温、抗盐能力强,与其他外加剂、尤其是高温缓凝剂配伍性好,以该共聚物为降滤失剂的水泥浆具有很好的综合性能。
- 朱兵聂育志邱在磊王浩任陈红壮马鹏
- 关键词:固井水泥浆降滤失剂水泥浆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