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楠

作品数:11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湖南广播电视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文学

主题

  • 3篇主题
  • 3篇主题思想
  • 3篇文艺
  • 3篇《老人与海》
  • 2篇威尼斯商人
  • 2篇文艺批评
  • 2篇简·爱
  • 2篇恩格斯
  • 2篇《威尼斯商人...
  • 2篇《简·爱》
  • 1篇艺术
  • 1篇艺术特色
  • 1篇预见力
  • 1篇桑提亚哥
  • 1篇思想力
  • 1篇判断力
  • 1篇夏洛克
  • 1篇现实主义
  • 1篇列宁
  • 1篇洛克

机构

  • 11篇湖南广播电视...
  • 2篇湖南科技学院

作者

  • 11篇邓楠
  • 2篇郭旭明
  • 1篇郭静

传媒

  • 9篇湖南广播电视...
  • 2篇武陵学刊

年份

  • 2篇2017
  • 4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列宁文艺批评影响力的突出特色被引量:1
2016年
列宁在文学批评领域的建树是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极大的丰富和重要发展。他的批评文章体现了文艺批评的巨大力度,其文艺批评影响力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尖锐的批评性和深邃的哲理性。列宁的文艺批评理论对指导中国建设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文艺批评实践,提高文艺家的理论修养、理论水平和批评能力,增强文艺批评的有效性,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邓楠
关键词:列宁
国内《老人与海》桑提亚哥形象研究述评
2015年
海明威创作的《老人与海》,以其精通现代叙事艺术和对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的讴歌,荣获1954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该作品问世60多年来,受到我国作家与批评群体的高度赞誉与评价。尤其对主人公桑提亚哥人物形象的研究,成为这一部杰作研究的独特的亮点。从学术史的角度梳理对桑提亚哥人物形象的诸多评价,对进一步拓展《老人与海》以及海明威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邓楠
关键词:《老人与海》桑提亚哥
国内《简·爱》人物形象研究述评被引量:3
2015年
《简·爱》1847年在英国出版后,引起了世界各国读者广泛的热议和深入探讨。我国对《简·爱》的喜爱,又突出表现在对简·爱、伯萨和罗切斯特等人物形象的研究上。梳理和评述人物形象研究的成果,对拓展《简·爱》研究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邓楠郭静
关键词:《简·爱》
国内《威尼斯商人》主题思想研究述评被引量:1
2017年
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自20世纪初被介绍到中国后,就一直受到国内读者的喜爱与好评。读者和评论者对这部喜剧的人物和主题思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进行了广泛持久的研究。在主题思想的探讨中,各种观点辈出。形成了人文主义思想主题说、多种意义说和单一意义说等观点。
邓楠郭旭明
关键词:《威尼斯商人》主题思想
国内《简·爱》主题思想研究述评被引量:1
2014年
夏洛蒂·勃朗特以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小说《简·爱》享誉文坛。小说大胆地表现了女性的反叛、平等和追求独立的精神,受到全球各国读者的热议与赞扬。国内对《简·爱》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物形象和思想主题研究两个方面。特别是主题思想的挖掘,由此而奠定了《简·爱》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价值。梳理和评述主题思想研究的成果,对拓展与推动《简·爱》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邓楠
关键词:《简·爱》主题思想
论科学的文艺评价体系的建构被引量:1
2016年
文艺创作与文艺批评作为文艺的两翼,自文艺产生以来,它们就相互促进,缺一不可。文艺批评对文艺创作的引领和指导作用巨大,对提升读者的鉴赏水平和评价能力的作用也不可低估。如何发挥文艺批评的作用,关键在于建立一整套科学的文艺评价体系。建构科学的文艺评价体系,必须理清批评者主体的立场,探究批评对文艺创作的正确评价与指导,使用正确文艺批评的标准等。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文艺创作的发展与繁荣。
邓楠
关键词:恩格斯毛泽东现实主义
论马克思、恩格斯文艺批评力的显著特征
2016年
马克思、恩格斯这两位革命导师不仅建构了现实主义文艺理论,而且堪称如何开展文艺批评和具有批评力的楷模。马克思、恩格斯文艺批评力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依据自己的评判标准对作家作品进行"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的价值判断,具有判断力;二是其文艺批评有深刻的思想性和哲理性,提倡文艺批评的"百家争鸣",创建了现实主义文艺理论,具有思想力;三是其文艺批评既关注作家作品本身的价值,又特别重视引领文艺创作的发展,具有预见力。
邓楠
关键词:恩格斯判断力思想力预见力
国内《威尼斯商人》人物形象研究述评被引量:1
2017年
莎士比亚的喜剧《威尼斯商人》不仅深受中国读者喜爱,而且还在国内引发了广泛的热评。尤其在夏洛克、安东尼奥和鲍西娅等主要人物形象的评价上,可谓众说纷纭。批评者从不同的角度将夏洛克、安东尼奥和鲍西娅评价为"狠毒的复仇者""吝啬鬼""伪君子""正面人物""反面人物""人文主义者""非人文主义者""悲剧人物"等各种类型。对学界所产生的这些成果进行梳理和评述,将有助于推动《威尼斯商人》研究的深入开展。
邓楠
关键词:夏洛克鲍西娅
国内《老人与海》主题思想研究述评被引量:3
2015年
海明威创作的《老人与海》,自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以来,受到了我国作家与批评群体的高度赞誉与评价。特别是在主题思想的研究上,成果尤为丰硕。学者们结合其所处的时代发展特征,挖掘出了蕴含在小说中的多重思想内涵。从学术史的角度评述这些成果,对推动《老人与海》的深入研究,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邓楠郭旭明
关键词:《老人与海》主题思想
国内《巴黎圣母院》人物形象研究述评被引量:2
2016年
《巴黎圣母院》被誉为雨果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受到历代读者的喜爱。国内学界对这部小说的人物形象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特别是克洛德、爱斯梅哈尔达、加西莫多等人物,成为了评论者必谈的话题,也被视为雨果这部小说的亮点和最为出色的地方。当然,学界对爱斯梅哈尔达的个性刻画、克洛德复杂的心理描写艺术等缺少深入的探究,至今仍是研究的盲区。
邓楠
关键词:《巴黎圣母院》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