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婷
- 作品数:3 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营养治疗对于原发性痛风人体成分的影响
- 目的本研究将通过对痛风患者进行个体化营养治疗,观察其对痛风患者人体成分变化情况方法本研究选取到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79例原发性痛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n=42)与对照组(n=37)。治疗前调查所有...
- 赵婷韩磊吴若男
- 关键词:营养治疗原发性痛风
- 文献传递
- TCF7L2基因rs7903146位点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早相功能的相关性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探讨TCF7L2基因rs7903146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青岛2型糖尿病病人胰岛β细胞早相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应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方法,对213例青岛及周边地区汉族人(其中2型糖尿病病人99例、正常对照114例)的TCF7L2基因rs7903146位点进行基因分型;用左旋精氨酸兴奋实验测定胰岛β细胞早相功能。结果 2型糖尿病组rs7903146位点的CT基因型和T基因频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χ2=4.678、4.507,P〈0.05),其中有家族史的2型糖尿病病人的CT基因型和T基因频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χ2=4.896、4.739,P〈0.05),而无家族史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有家族史和无家族史组之间比较也无统计学差异(P〉0.05);CT比CC基因型患2型糖尿病的危险度显著增加(OR=3.28,95%CI为1.026~10.459,P〈0.05)。rs7903146位点CC和CT基因型的胰岛β细胞早相功能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TCF7L2基因rs7903146位点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有关,该位点多态性与胰岛β细胞早相分泌功能关联性不强。
- 赵婷赵世华王颜刚刘世国刘洁刘延辉武玮
- 关键词:精氨酸胰岛细胞
- 生芪降糖颗粒细胞水平上的作用机制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研究生芪降糖颗粒在细胞水平上的降糖作用靶点。方法:①选用与胰岛β细胞功能相似的INS-1细胞株,设溶媒对照组、生芪复方中药处理组、格列齐特阳性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各实验组在不同浓度葡萄糖培养基中胰岛素释放情况。②选用国际通用脂肪细胞诱导分化方案诱导3T3-L1脂肪前体细胞为成熟脂肪细胞,油红O染色鉴定,地塞米松诱导胰岛素抵抗模型,设溶媒对照组、模型组、生芪复方中药处理组、罗格列酮阳性对照组,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葡萄糖消耗量,四甲基偶氨唑盐(MTT)法检测细胞活力并对葡萄糖消耗量进行标化,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RT-PCR)测定葡萄糖转运体4(GLUT4)mRNA含量。③选用人源肝癌HepG2细胞株,同时采用高胰岛素诱发HepG2细胞建立胰岛素抵抗模型,设溶媒对照组、模型组、生芪复方中药处理组、罗格列酮阳性对照组,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葡萄糖消耗量,MTT法检测细胞活力并对葡萄糖消耗量进行标化,RT-PCR法测定葡萄糖转运体2(GLUT2)mRNA含量。结果:①在不同浓度葡萄糖培养基中各剂量生芪复方中药与相应浓度的溶媒对照组比较促INS-1细胞胰岛素释放作用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而格列齐特各剂量均较相应浓度的其他两组有显著促分泌作用(P均<0.05)。②生芪复方中药处理组3T3-L1葡萄糖消耗明显高于模型组(P均<0.05),与罗格列酮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降糖作用呈浓度依赖性,并且随培液中葡萄糖浓度的升高而呈降低趋势,同时生芪复方中药处理组与罗格列酮组GLUT4 mRNA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均<0.05)。③生芪复方中药处理组HepG2葡萄糖消耗明显高于模型组(P均<0.05),与罗格列酮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降糖作用呈浓度依赖性,并且随培液中葡萄糖浓度的升高而呈降低趋势,同时生芪复方中药处理组与罗格列酮组GLUT2mRNA均明显高于模�
- 王颜刚赵婷赵世华栾鸾
- 关键词:糖尿病胰岛素抵抗葡萄糖转运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