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垒
- 作品数:7 被引量:33H指数:4
- 供职机构: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 不同雾化吸入方式对小儿哮喘治疗效果的对比分析
- 2021年
- 比较不同雾化吸入方式对小儿哮喘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本院2019年9月—2020年6月收治的哮喘患儿7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6例患者。观察组患儿采用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方式对哮喘患儿治疗效果较好,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病情,且安全高效,操作也较简单,非常值得在临床积极推广使用。
- 王佳贾垒
- 关键词:氧驱动雾化吸入方式小儿哮喘
- 医疗风险预警管理在内科临床的应用被引量:10
- 2011年
- 目的:探讨风险预警管理在内科临床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内科医疗工作中常见的医疗风险因素并按危险操作、危险医嘱、危险药物、危险医患沟通等进行分类,制定风险警示录并应用于临床。结果:实施风险预警管理后,内科医疗不良事件发生例次明显减少。结论:运用风险预警管理能提高医务人员风险识别能力,规范诊疗操作行为,减少医疗纠纷、医疗投诉和医疗差错的发生。
- 陈莉萍席祖洋贾垒刘晶何晓雯
- 关键词:预警
- 现代化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体系建设与实践被引量:9
- 2018年
- 阐述了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目的及意义,介绍了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主要环节和方法,提出医疗质量管理的组织体系、方法体系、评价体系及保障体系的建设问题,并就医疗质量管理重点环节进行了探讨,以寻求建立医疗质量管理的长效机制,促进医院的整体发展。
- 胡军贾垒袁晋华
- 以单病种质量管理为突破口 全面提升医疗服务水平被引量:9
- 2011年
- 目的:探讨如何全面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方法:在全院开展6个单病种质量管理,并对急性心肌梗死及脑梗死2个单病种开展前、后的病人满意度、住院时间、诊疗项目执行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个单病种质量管理前、后病人满意度、住院时间、诊疗项目执行情况均有明显变化。结论:开展单病种质量管理可促进医疗服务水平的全面提升。
- 席祖洋陈莉萍贾垒刘晶赵武
- 关键词:单病种质量管理医疗服务水平
- “四化”质控模式在医疗质量持续改进中的作用
- 2011年
- 目的:探讨如何促进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方法:通过对"四化"质控模式使用前和使用后医疗质量的相关数据的统计,以总结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的新措施。结果:新的质控模式使用后部分医疗质量的合格率明显提高。结论:"四化"质控模式对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有一定促进作用。
- 席祖洋陈莉萍贾垒赵武刘晶易书贵
- IL-8、PCT和MPV指标水平与新生儿败血症病情程度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8(IL-8)、降钙素原(PCT)及血小板平均体积(MPV)与新生儿败血症病情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儿科治疗的新生儿败血症患儿为观察组(n=75),同时选取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n=75),检测两组IL-8、PCT、MPV、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和血小板计数(PLT),同时对患儿进行危重评分系统(PCIS)评分。结果观察组PCT、IL-8、CRP和IL-6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MPV和PL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儿PCT、IL-8、CRP和IL-6水平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IS评分与患儿IL-8、PCT、IL-6和CRP呈负相关(r=-0.632、-0.551、-0.640、-0.512,P<0.05),与患儿PLT和MPV无相关性(P>0.05)。结论新生儿败血症患儿PCT、IL-8、IL-6和CRP明显升高,与患儿病情严重程度有关,值得进一步研究。
- 王佳贾垒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8血小板平均体积新生儿败血症
- 引入风险管理理念 确保医疗安全被引量:1
- 2012年
- "医疗风险无处不在"在医疗行业已达共识,为避免风险事件发生对医院、对患者生命造成不良后果,减少事件发生造成的各种损失,我们必须有效的遏制风险的发生因素[1],努力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确保安全的医疗环境。
- 贾垒王佳席祖洋陈莉萍莫江文何晓雯刘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