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欣

作品数:13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文化科学
  • 5篇经济管理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5篇地理
  • 4篇教学
  • 3篇区位
  • 2篇影响因素
  • 2篇区位选择
  • 2篇区位因素
  • 2篇理教
  • 2篇京津
  • 2篇京津冀
  • 2篇工业区
  • 2篇工业区位
  • 2篇城市
  • 2篇城市群
  • 1篇地理教材
  • 1篇地理教学
  • 1篇地理学
  • 1篇地理学科
  • 1篇动态性
  • 1篇新区
  • 1篇信息技术服务

机构

  • 13篇首都师范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科...
  • 1篇河南省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北京市大兴区...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13篇许欣
  • 9篇申玉铭
  • 3篇卢明华
  • 1篇刘汉初
  • 1篇冯鹏飞

传媒

  • 3篇地理教学
  • 3篇地理教育
  • 2篇中学地理教学...
  • 1篇地理研究
  • 1篇地域研究与开...
  • 1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科技管理研究
  • 1篇2016第六...

年份

  • 5篇2024
  • 4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6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北京市行业和职业结构变动及其关系的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基于北京市第四、五、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根据行业人员与职业人员分类数据,利用比重和相对熵综合分析北京市行业结构和职业结构的变化特征,并运用对应分析法、归因矩阵模型研究北京市行业结构和职业结构之间的关系以及促进二者变动的推动力。结果表明:北京市行业结构趋于多样化、高级化,职业结构逐渐趋于专业化、高级化;北京市行业-职业结构之间的关系不仅通过直接雇佣关系相联,而且通过行业之间供需链的间接循环相联系;北京市职业分布与行业特性紧密相联,并且关系更加密切,但在行业-职业结构变动中,大部分行业部门与职业群体遵循了相反模式。
许欣卢明华刘汉初
北京企业对河北直接投资的时空动态特征及影响因素被引量:7
2020年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提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与产业转移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论文基于2010—2015年北京企业对河北亿元以上项目的投资数据,分析历年投资规模、行业特征和区位特征及变化,进一步利用条件Logit回归模型,分别探究北京全行业、制造业、服务业企业对河北投资区位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①2010—2015年,北京企业对河北的投资规模大幅提升,制造业投资占比有所下降,服务业投资占比显著提高,且投资行业类型多样化,呈现升级趋势,对一般性产业的疏解已初步取得成效。②北京企业对河北各地级市投资额分布的层级分化明显,且在各地级市的市区、县域均有分布,呈现广域散布的特征。③2010—2015年,北京企业对河北各地级市的投资区位较为集中,但略趋分散,投资份额有从唐山、承德、廊坊向保定、邯郸转移的趋势,基本形成以唐山、石家庄、保定、张家口为核心承载地的投资格局。④产业基础、时间距离、政策环境、创新能力是企业投资区位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但存在明显的行业异质性特征。制造业受时间距离、劳动力成本、政策环境的影响,容易形成企业投资的“区位锁定”和“行业锁定”;服务业较高的企业经济效益克服了劳动力成本的影响,高素质人才更能吸引服务业企业投资。
卢明华周悦颜刘汉初许欣
关键词:区位选择京津冀城市群
日本汽车工业空间布局的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4年
汽车工业产业链长,全球化程度高,以汽车工业为例分析其区位选择,对理解工业区位因素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日本汽车工业为例,将其分为萌芽阶段、快速发展阶段、海外扩张阶段和建立全球生产网络阶段,分析影响各阶段空间布局演变的传统因素和新因素。研究发现,日本汽车工业在阶段二形成了沿太平洋的汽车产业带,在阶段三和四逐渐形成了分布在欧美、亚洲等国家和地区的全球生产网络。传统因素如市场、政策、交通是影响日本汽车工业阶段一和阶段二布局的主导因素;新因素如经济全球化、技术、集聚与扩散影响着阶段四的形成。
徐玟申玉铭许欣
关键词:汽车工业工业区位影响因素
基于区域认知素养探讨亚洲分区被引量:1
2022年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地理课程要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等核心素养,从空间尺度的视角组织课程内容,按照"宇宙—地球—地表—世界—中国"的顺序,引导学生认识人类的地球家园.文章基于区域认知,以地形、气候以及自然带的空间分异为基础,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为依据,对亚洲分区进行了探讨,并简要归纳了亚洲六个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申玉铭许欣
关键词:自然环境
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教学评一致性策略探讨被引量:3
2024年
地理核心素养是地理课程育人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地理课程的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要注重在地理教学中实现教学评一致性,促进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和教学评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有效衔接,达到三者目标与地理课程目标的一致性。本文在明确地理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要求的基础上,从目标制定、方法选择、任务设计、具体实施、结果解释五个方面展开对教学评一致性实施策略的探讨,并结合“日本与世界密切联系的经济”的案例,围绕“目标线—情境线—问题线—活动线—评价线”串联起教学评一致性实施的起点、过程和终点,以期为制定教学评一致性的有效策略、落实地理核心素养的教学提供科学依据。
申玉铭许欣
新因素及全球生产网络视角下的工业区位变化探讨
2022年
工业区位选择及其变化规律历来是经济地理学的重点研究内容。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包括资源禀赋、交通条件、劳动力等传统因素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水平、产业集聚、技术创新等新因素。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深化,矿产资源、水资源、劳动力等传统区位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弱化,全球化、资本、技术、信息等新因素的影响程度不断加强。在当今全球生产网络视角下,工业区位选择不再局限于一国的地理范围,而是依据产品内不同生产环节的区位需求,综合权衡成本节约、市场、现代信息技术、科技创新、安全和供应链韧性等区位因素,在全球范围内选择最佳区位。
申玉铭许欣
关键词:工业区位区位因素区位选择全球生产网络
京津冀地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产业分工的发展
论文利用2004—2013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统计年鉴》及《2012年跨国公司中国报告》相关数据,运用区位商、产业地理集中度、ARCGIS空间统计分析等方法,先从整体上分析了京津冀地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发展历程、在全...
卢明华许欣
关键词:产业分工
文献传递
区域地理教学中的综合思维探究
2022年
区域地理教学是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进而引导其全面、系统地认识和解析各种自然与人文地理现象。文章结合相关案例,从空间尺度性思维、系统整体性思维、格局特征性思维、过程动态性思维、机理复杂性思维五个视角对综合思维进行探讨,并提出区域地理教学中运用综合思维解决具体区域问题的视角和教学策略。
申玉铭许欣
关键词:综合思维
中国东部三大城市群国家高新区创新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13
2021年
以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的28家国家高新区为研究对象,运用熵值法和随机前沿生产模型测算高新区的创新效率,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国家高新区平均创新效率分别为最高、次高,创新效率变化大致呈"W"型波动上升趋势,京津冀城市群国家高新区平均创新效率最低,创新效率变化大致呈"U"型下降趋势;三大城市群国家高新区创新效率表现出较大的内部差距,但差距呈现缩小趋势。创新主体、企业规模、利润规模、劳动者素质、对外开放五大因素对国家高新区的创新效率都具有积极影响。
马淑燕赵祚翔许欣王丽
关键词:国家高新区三大城市群随机前沿模型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初高天气和气候贯通进阶探讨
2024年
“小初高贯通进阶”遵循学习规律和学科规律,以地理核心素养发展为主线,以学科知识为基础,结合不同学段的学情实施教学,实现小学—初中—高中地理课程的有效衔接以及依次递进。本文以“天气和气候”主题为例,以地理核心素养为导向,系统梳理小学—初中—高中内容要求以及内在衔接,设计具有层次性的教学过程和系统连贯的评价体系,以期为制定贯通进阶的教学策略、培育学生地理核心素养提供教学参考。
申玉铭许欣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