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江天

作品数:7 被引量:29H指数:4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黑龙江省博士后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动脉
  • 2篇动脉粥样硬化
  • 2篇血管
  • 2篇生物标志
  • 2篇生物标志物
  • 2篇小鼠
  • 2篇免疫
  • 2篇环状
  • 2篇RNA
  • 2篇标志物
  • 1篇胆固醇
  • 1篇胆固醇逆向转...
  • 1篇动脉平滑肌细...
  • 1篇心血管
  • 1篇心血管疾病
  • 1篇心脏
  • 1篇心脏移植
  • 1篇血管疾病
  • 1篇血管平滑肌
  • 1篇血管平滑肌细...

机构

  • 7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牡丹江医学院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教育部

作者

  • 7篇田江天
  • 3篇田进伟
  • 3篇郝思雨
  • 2篇刘洋
  • 1篇张宇
  • 1篇李琦
  • 1篇刘星
  • 1篇冯玉宽
  • 1篇党林
  • 1篇李晓波
  • 1篇马志强
  • 1篇李吉

传媒

  • 2篇中国动脉硬化...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外医药研究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TLR2鉴定为一种新型的银屑病免疫相关生物标志物
2023年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2(Toll-like receptors 2,TLR2)在银屑病中的作用与机制。方法分析TLR2在3个银屑病相关的GEO数据集中的表达并鉴定出差异表达的TLR2相关基因(differently expressed TLR2-related genes,DETRGs)。应用功能富集分析对其潜在机制进行探索。通过SVM-RFE分析和LASSO回归模型缩小TLR相关基因的预测范围并建立诊断模型。采用“CIBERSORT”测定银屑病患者22种免疫细胞组分的组成特征。结果经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TLR2在银屑病中高表达并确认969个TLR2相关基因。其中141个基因显著上调,36个基因显著下调。通过KEGG通路分析表明,显著富集的通路有甲型流感、丙型肝炎、病毒蛋白与细胞因子和细胞因子受体的相互作用、IL-17信号通路和NOD样受体信号通路。利用机器学习结果确定IL36G、PDZK1IP1和RHCG为银屑病TLR2相关的关键诊断基因,ROC分析也确认了这些基因。对健康人和银屑病患者的样本进行了RT-qPCR检测,进一步证实了这3个基因作为诊断标记的可能性。免疫细胞浸润分析表明,IL36G、PDZK1IP1和RHCG与CD4记忆T细胞、T滤泡辅助细胞和γδT细胞呈显著正相关,与树突细胞、肥大细胞和NK细胞呈显著负相关。结论TLR2可以作为预测银屑病诊断和疾病活性的免疫相关生物标志物。
田江天夏研马志强郝思雨
关键词:TOLL样受体2银屑病生物信息学分析免疫微环境
小半夏加茯苓汤对小鼠移植心存活时间的延长效果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小半夏加茯苓汤对小鼠心脏移植模型中移植心存活时间的延长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将接受过腹腔心脏移植手术的小鼠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自移植手术当日起至术后7天,每日经口给药,通过腹部触诊判断移植心脏跳动情况,移植术后30日,取部分小鼠移植心脏进行病理检查,取脾细胞进行淋巴细胞培养,并检测培养液中白细胞介素(IL)-2、IL-4、IL-10和干扰素(IFN)-γ的浓度。取移植心脏存活时间超过30天的小鼠脾脏,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cells,Tregs)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移植心存活时间明显延长(P<0.01),心脏病理切片结果提示实验组的心脏血管病变受到了抑制,脾细胞培养液中IL-2和IFN-γ浓度明显降低,而IL-4和IL-10的浓度升高,脾细胞CD4阳性细胞中CD25和Foxp3均阳性的细胞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中同类细胞含量。结论:小半夏加茯苓汤可以显著延长小鼠移植心脏的存活时间,可能与其诱导调节T细胞的产生、改变受体小鼠体内Th-1和Th-2细胞因子的平衡及抑制IL-2、IFN-γ减轻心脏损伤有关。
刘洋殷恩智郝思雨田江天杨金儒
关键词:小半夏加茯苓汤心脏移植免疫抑制
环状RNA的功能以及调控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19年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心血管疾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和吸烟等。AS对人类有极大的危害,由AS引发的心血管疾病已对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AS的发生可引起血管壁损伤和炎症反应,其原因可能是血管平滑肌细胞和内皮细胞的凋亡、坏死以及巨噬细胞的分化等。近年来,许多研究发现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在AS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关键的调节作用。因此,本文对circRNA调控AS的最新研究进行了综述。
李琦田江天田进伟李晓波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
miRNA在胆固醇逆向转运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8年
胆固醇逆向转运(RCT)是体内清除胆固醇的唯一机制,对维持体内胆固醇稳态具有积极意义。miRNA是具有转录后调节基因表达能力的非编码RNA。现已在人体中鉴定出数百种miRNA,它们几乎参与所有过程的调节,包括胆固醇转运、新陈代谢和维持胆固醇稳态。由于它们的尺寸较小,并且能够特异性调节基因表达,因此miRNA逐渐成为调节血脂异常和其他脂质相关疾病的靶标。本文概述了可调节RCT的miRNA,主要包括miR-33、miR-19b、miR-144-3p、miR-223、miR-378等,重点介绍这些miRNA调节胆固醇代谢的机制,为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提供新思路。
王鹏宇田江天冯玉宽田进伟
关键词:MIRNA胆固醇逆向转运动脉粥样硬化
小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建立分离培养小鼠原代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的方法并检测其生长特性。方法:剥离小鼠主动脉中膜层,分别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及胶原酶消化法分离培养小鼠主动脉来源的原代VSMC,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的纯度和分化状态;3-(4,5-二甲基-2-噻唑)-2,5-二苯基溴化四氮唑蓝(MTT)法测定小鼠主动脉VSMC传代细胞的生长、增殖特性。结果:组织块培养法培养组织块8d后,细胞从组织块边缘爬出,18 d后细胞汇合度达到80%以上后传代;胶原酶消化法分离培养的细胞生长7 d后,汇合度可达80%,此时进行传代;2种方法获得的细胞进行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细胞传至第3代时纯度在95%以上,传至第8代时分化状态并没有改变;MTT法显示细胞生长3~5 d时处于指数生长期。结论:本研究建立了2种可靠稳定的分离和培养小鼠主动脉VSMC的方法,VSMC纯度高,多次传代后细胞特征稳定。
郝思雨田江天刘洋张宇党林李吉
关键词:小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原代培养
微针疗法分阶管理新方法的有效性探索
2022年
目的:评估在微针疗法的皮肤微通道开启前后应用复合酸抑菌凝露联合谷胱甘肽与沉香纯露修复敷料进行相应处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2月哈尔滨市第二医院皮肤科和激光美容科就诊的面部色素沉着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微针导入谷胱甘肽,术后使用含沉香纯露的医用皮肤修复敷料,治疗组给予微针术前应用复合酸抑菌凝露进行皮肤预处理,微针导入谷胱甘肽,术后使用含沉香纯露的医用皮肤修复敷料。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皮肤屏障指标的角质层含水量、经表皮水分流失量、弹性指数、红斑指数和黑色素值。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角质层含水量和弹性指数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经表皮水分流失量、红斑指数与黑色素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针导入谷胱甘肽前应用复合酸抑菌凝露进行皮肤预处理,术后应用沉香纯露修复敷料作为皮肤微通道分阶管理的新治疗手段,对皮肤色素沉着的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有效改善皮肤屏障指标水平,减轻黑色素值。
郝思雨田江天
关键词:色素沉着谷胱甘肽
环状RNA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现状被引量:4
2020年
随着全基因组分析和RNA测序技术的进步,多种非编码RNA逐渐成为研究热点。环状RNA(circRNA)具有多种细胞功能,其表达的改变与多种病理生理过程及疾病的发生发展相关。circRNA已被证明是心血管疾病方面的重要调节因子,如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脏纤维化等。因此,circRNA有望成为心血管疾病的潜在治疗靶点和生物标志物。在这篇综述中,我们以circRNA的生物学机制为基础,综述了目前有关circRNA作为心血管疾病调节因子和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徐莹田江天田进伟刘星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生物标志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