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群浩

作品数:2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福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电气工程

主题

  • 2篇电池
  • 2篇氧化物
  • 2篇氧化物燃料电...
  • 2篇燃料电池
  • 2篇中温固体氧化...
  • 2篇中温固体氧化...
  • 2篇固体氧化物
  • 2篇固体氧化物燃...
  • 1篇电解质
  • 1篇阳极
  • 1篇阳极支撑
  • 1篇制备及性能
  • 1篇烧结温度
  • 1篇双金属
  • 1篇离子
  • 1篇离子导体
  • 1篇金属
  • 1篇混合离子
  • 1篇混合离子导体
  • 1篇复合电解质

机构

  • 2篇福州大学

作者

  • 2篇彭开萍
  • 2篇林冬
  • 2篇王群浩

传媒

  • 1篇硅酸盐学报
  • 1篇电源技术

年份

  • 2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CuNi-GDC双金属阳极支撑的IT-SOFC制备及性能被引量:2
2012年
采用柠檬酸低温自蔓延燃烧法制备了具有纳米尺度的Cu0.5Ni0.5O-GDC阳极粉末,利用差热分析、XRD对其物相进行了分析。研究了CuNi-GDC阳极片在氢气中还原前后的孔隙率和微观组织,对其电导率进行测试,并研究了CuNi-GDC阳极支撑的电池性能。结果表明:通过柠檬酸低温自蔓延燃烧法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合成出高催化活性的纳米粉末,CuNi-GDC阳极片还原后孔隙率达到了31.08%;CuNiO-GDC阳极片在空气中的电导率较低,导电活化能为39.494 4 kJ/mol,在H2气氛中的电导率大大提高,导电活化能为3.690 6 kJ/mol,650℃的电导率达到了209.299S/cm。以CuNiO-GDC双金属阳极支撑的单电池在650℃电池的开路电压为0.7 V,最大输出功率为0.278 W/cm2,短路电流密度为1.452 A/cm2。
王群浩林冬彭开萍
关键词: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复合电解质粉体BaCe_(0.8)Y_(0.2)O_(3–δ)-Ce_(0.8)Gd_(0.2)O_(1.9)的制备及表征被引量:5
2012年
用分步硝酸盐-柠檬酸凝胶燃烧法制备新型混合离子传导复合电解质粉体BaCe0.8Y0.2O3-δ-Ce0.8Gd0.2O1.9[BCY-GDC,摩尔比n(BCY):n(GDC)=1:1],研究不同烧结温度下制备的BCY-GDC电解质片的性能,以及以BCY-GDC为电解质的单电池的电性能。结果表明:采用该法可以获得分布均匀的BCY-GDC粉末,平均晶粒尺寸约为40nm;BCY-GDC复合电解质的相对密度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而不断增大;1450℃烧结5h的电解质片基本达到完全致密,且BCY、GDC两相分布均匀,并且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复合电解质片的电导率增大;以BCY-GDC为电解质的单电池在450℃的开路电压达到0.95V,700℃的最大功率密度达到0.4W/cm2。
林冬王群浩彭开萍
关键词:混合离子导体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复合电解质烧结温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