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登峰

作品数:4 被引量:10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电子电信
  • 3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2篇导航
  • 1篇导航定位
  • 1篇导航接收机
  • 1篇动态性能
  • 1篇星间链路
  • 1篇星座
  • 1篇性能评测
  • 1篇频差
  • 1篇评测
  • 1篇转换器
  • 1篇微波暗室
  • 1篇微波雷达
  • 1篇卫星
  • 1篇卫星导航
  • 1篇卫星导航定位
  • 1篇无线
  • 1篇模数转换
  • 1篇模数转换器
  • 1篇接收机
  • 1篇宽角

机构

  • 4篇中国空间技术...

作者

  • 4篇王登峰
  • 3篇蒙艳松
  • 2篇钟兴旺
  • 1篇杨瑞强
  • 1篇刘洋
  • 1篇郑先安
  • 1篇严琪
  • 1篇陈豪
  • 1篇张攀
  • 1篇蔡春贵
  • 1篇徐连军
  • 1篇王帅
  • 1篇郁彦利

传媒

  • 2篇宇航学报
  • 2篇空间电子技术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星座时频测量技术研究被引量:10
2010年
在卫星导航定位、天基无源定位等航天器系统构建中,需要星座具有统一的时间频率系统,即卫星间实现时间与频率同步。在分析系统对星间时间与频率同步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在星间建立双向单程测距链路,利用伪码测量获取的星间伪距、载波测相获取的星间伪距变化率联合处理出时差、频差的算法,克服了一般双向比对方法中需要不断调整星间时差的不足,工程实现星间时差测量标准不确定度可优于1 ns,星间基准频差测量标准不确定度可优于1×10-11。
钟兴旺陈豪蒙艳松王登峰王帅
关键词:卫星导航定位频差星间链路
交会对接微波雷达近距离高精度测角算法研究
2013年
近距离测角与远距离测角的主要区别是被测目标位于雷达天线阵近场而非远场,目前的测角算法均基于远场目标假设,在交会对接近距离测角中难以满足精度要求。针对交会对接微波雷达近距离高精度测角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相差复矢量匹配的测角算法。分析了测角信号空间传播几何模型,定义了相差复矢量及表征相差复矢量匹配程度的测角目标函数,建立了求解方位角与俯仰角的非线性规划算法模型,给出了算法的输入条件和执行步骤。仿真结果和微波暗室实测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严琪杨瑞强钟兴旺王登峰蔡春贵
关键词:交会对接雷达测角
导航接收机ADC性能评测方法研究
2016年
模数转换器(ADC)是导航接收机不可欠缺的组成部分,其性能的好坏对导航接收机的整体性能至关重要。提出了可用于导航接收机ADC评测的两种方法,即基于单频信号的谱分析法和基于扩频信号的解扩输出载噪比测量法,并针对导航接收机平台,制定了相应的评测试验方案,进行了评测试验,通过对试验实测数据的分析处理,得出了应用两种方法进行ADC评测的评测结果,验证了评测方法的可行性,对导航接收机的设计及ADC芯片的选择都具有重要意义。
刘洋张攀蒙艳松王登峰
关键词:导航接收机动态性能
基于微波暗室的无线链路测试系统研究
2016年
宽角扫描捷变波束测量通信链路广泛应用于微波雷达、导航卫星等测量通信系统中。通过联试测试实现对宽角扫描捷变波束测量通信链路整体系统性能综合验证与确认,并为功能优化匹配提供技术支持。通过引入六自由度的指向调整与保持设备,以满足天线高精度指向标定与调整的便捷性,大大提高了联试测试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郁彦利蒙艳松王登峰郑先安徐连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