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电感耦合
  • 2篇电感耦合等离...
  • 2篇原子
  • 2篇离子
  • 2篇光谱
  • 2篇光谱法
  • 1篇等离子
  • 1篇等离子体原子...
  • 1篇等离子体原子...
  • 1篇等离子体质谱
  • 1篇等离子体质谱...
  • 1篇电感耦合等离...
  • 1篇电感耦合等离...
  • 1篇电感耦合等离...
  • 1篇电感耦合等离...
  • 1篇电感耦合等离...
  • 1篇电感耦合等离...
  • 1篇荧光
  • 1篇荧光光谱
  • 1篇荧光光谱法

机构

  • 3篇山西太钢不锈...

作者

  • 3篇樊鑫
  • 2篇赵艳兵
  • 1篇张瑞霖
  • 1篇戴学谦
  • 1篇胡建春
  • 1篇赵琎
  • 1篇曹吉祥
  • 1篇张瑜

传媒

  • 2篇冶金分析
  • 1篇山西化工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HG-AFS法测定食具容器用不锈钢材料砷迁移量
2014年
食具容器用不锈钢材料443、444样品用乙酸浸取24h后,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食具容器用不锈钢材料砷迁移量。探讨了仪器工作条件、酸度、硼氢化钾质量浓度、预还原剂量和预还原时间等因素对测定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实验条件。方法的最低检出限为0.16μg/L。本方法用于实际样品分析,加标回收率在92.0%-108.0%,相对标准偏差(RSD,n=11)不高于7.0%。
张瑜樊鑫赵艳兵
关键词:原子荧光光谱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精炼镍中10种杂质元素被引量:3
2017年
精炼镍是冶炼不锈钢的优质原材料,产品有通用镍、镍豆等,需要检验其中的杂质元素。采用硝酸(1+1)溶解样品,选择Si 251.612nm、Mn 257.610nm、P 178.217nm、Fe259.940nm、Cu 324.754nm、Co 238.892nm、Mg 279.553nm、Al 396.153nm、Zn 206.191nm、Cr 267.716nm为分析线,离峰扣背景校正法消除背景干扰,无镍基体匹配的方法绘制校准曲线,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了精炼镍中硅、锰、磷、铁、铜、钴、镁、铝、锌、铬等10种元素。方法中各元素校准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 5;各待测元素的检出限为0.000 12%~0.001 9%。按照实验方法测定精炼镍样品和Nickel200标准样品中硅、锰、磷、铁、铜、钴、镁、铝、锌、铬,样品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11)在1.0%~10%之间,而标样的测定值和认定值相符。对精炼镍试样的加标回收率在90%~105%之间。
张瑞霖樊鑫曹吉祥戴学谦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铁基非晶合金中痕量铝被引量:7
2016年
采用盐硝混合酸(1+1+1)溶解样品,通过选择27 Al作为测定用同位素和设置中分辨率(R=4 000)消除质谱干扰,以标准加入法绘制校准曲线消除基体效应,避免了对样品基体进行分离的繁琐前处理过程,实现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对铁基非晶合金中痕量铝的测定。实验表明,称取0.100 0g样品于石英三角瓶中,准确加入10.0 mL盐硝混合酸(1+1+1),电热板上低温加热可将样品完全溶解;采用标准加入法建立校准曲线,相关系数为0.999 0,线性范围为0.000 1%~0.005 0%,方法的检出限为0.035μg/g。按照实验方法,对2个铁基非晶合金样品中痕量铝进行测定,测得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9)为6.1%~7.1%,回收率为96%~106%。将实验方法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进行方法比对,两种方法对铁基非金合金实际样品中铝的测定结果基本一致。
赵艳兵赵琎胡建春樊鑫
关键词:铁基非晶合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