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昊
- 作品数:1 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论“主旋律”文学的价值取向
- 2014年
- "主旋律"文艺(包括"主旋律"文学)的提法,首见于1980年代末,1990年代被正式确定为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其意指代表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正统价值取向,以发挥文艺的意识形态功能为主要意图的文学作品。在当代中国,随着社会的急剧转型,一元化的政治社会理想逐渐被淡化,"精英意识"日渐式微,多元文化格局也已经形成;在文学艺术领域,1990年代之后,"削平深度,消解意义,主体零散,距离感消失"[1]的"后文学"实践和理论业已成势。在前述的总体背景与语境下,"主旋律"文学,应该适时弱化过度宣传和集约、强制的"霸权"姿态,与民众拉近距离,以亲和力而非强制力使"主旋律"与"多样化"融合无间,打成一片,以市民社会喜闻乐见的形式行使民族国家的"文化权力"。
- 柳扬杨昊
- 关键词:主旋律文学意识形态人本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