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云云
- 作品数:9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与胰腺导管腺癌患者预后的荟萃分析
- 2021年
- 目的探索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s,TIL)对胰腺导管腺癌(pancreatic ductal adnocarcimoma,PDAC)患者术后复发风险和生存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检索并筛选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Web of Science数据库自建库至2020年2月有关TIL和PDAC预后相关的研究,利用荟萃分析计算患者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和无复发生存期(disease free survival,DFS),使用风险比(hazard ratio,HR)和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进行系统评价TIL的预测价值。结果本研究纳入7篇文献共804例患者,荟萃分析发现CD8^(+)TIL增加的PDAC患者具有更长的OS(HR=0.49;95%CI:0.38~0.63;P<0.001)与DFS(HR=0.56;95%CI:0.43~0.73;P<0.001);CD4^(+)TIL增加也意味着更长的OS(HR=0.66;95%CI:0.51~0.84;P=0.001),但与DFS无关(HR=0.76;95%CI:0.48~1.20;P=0.243);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1,PD-1)^(+)TIL增加与OS延长具有显著相关性(HR=0.36;95%CI:0.22~0.59;P<0.001)。然而,CD3^(+)TIL、FoxP3^(+)TIL、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1,PD-L1)^(+)TIL增加与PDAC患者的OS和DFS均无相关性。结论某些TIL亚型对PDAC患者的生存和疾病复发风险具有预测价值,TIL可作为临床判断PDAC患者预后的重要参考因素。
- 杨云云苟玉东郑侠周杰
- 关键词:胰腺导管腺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预后
- 一次性多功能接头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次性多功能接头,包括吊瓶,吊瓶底部外壁套设连接有橡胶密封圈,橡胶密封圈外壁套设连接与第一连接器,第一连接器远离吊瓶一端设有鹅颈橡胶伸缩带,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拥有的鹅颈橡胶伸缩带...
- 张建国马兆明刘桂荣杨云云
- 文献传递
- 调强放疗联合化疗对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影像学表现与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 探究调强放疗联合化疗对中晚期食管癌患者临床疗效、肿瘤标志物、影像学表现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2019年4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108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治疗方案分为放疗组(58例)与联合组(50例)。给予放疗组患者调强放疗治疗,共治疗6周,联合组患者在其基础上加用化疗,21 d为1个周期,治疗3个周期,两组患者均随访1年(其中1年内死亡者随访追踪至死亡日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生活质量和功能状态评分、影像学表现,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随访1年生存情况。结果 与放疗组比,联合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随访1年生存率显著升高;与治疗前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卡氏(KPS)评分均显著升高,联合组显著高于放疗组;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均显著降低,联合组显著低于放疗组;病灶最大长轴径线、病灶最大短轴径线均显著缩短,联合组显著短于放疗组(均P<0.05);两组患者血小板降低、放射性食管炎、白细胞减少及放射性肺炎发生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调强放疗联合化疗对中晚期食管癌的近期疗效突出,可降低患者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改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缩小肿瘤直径,且治疗期间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短期生存率较高。
- 杨云云邵艳马兆明杨帆刘冰
- 关键词:中晚期食管癌调强放疗化疗生活质量
- 老年食管癌67例患者的临床特征和调强放疗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70岁以上老年食管癌的临床特征、调强放疗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03~2016-03我院放疗科收治的67例70岁以上老年食管癌的临床资料,包括首发症状、患者相关性延迟诊断、病变部位、病理特征、病变长度、临床分期、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等。全组病例均采用调强放疗,处方剂量为50-60 Gy,单次剂量为1.8-2.0 Gy;观察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 67例患者首发症状为进食梗阻,占88.1%;患者相关性延迟诊断〉2个月占61.2%;病变部位为胸中段占59.7%;鳞癌占89.5%;病变长度〉5 cm占71.6%;Ⅱ和Ⅲ期占89.5%;有心肺等基础疾病的占59.7%。64例患者按处方剂量完成放疗,完成率为95.5%,其中CR 9例(14.1%),PR 48例(75.0%),NR 7例(10.9%),有效率89.1%。急性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为22.4%,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为100%,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为11.9%,全部为1、2级不良反应。结论老年食管癌主要以进食梗阻为首发症状,患者相关性延迟诊断时间较长,病变部位以胸中段常见,病理类型以鳞癌为主,病变长度〉5 cm占大多数,临床分期以Ⅱ和Ⅲ期为主,绝大多数有心肺等基础疾病。调强放疗的近期疗效可,耐受性好,是老年食管癌主要的治疗手段。
- 马建华尚玉萍王忠明陈程杨云云刘宝玲屠婷婷
- 关键词:食管癌调强放疗老年人
- 放疗联合多西他赛、顺铂同期化疗治疗中晚期鼻咽癌的疗效观察
- 目的:探讨放疗联合多西他赛、顺铂同期化疗治疗中晚期鼻咽癌的疗效.方法:95例确诊为中晚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同期放化疗组(A组)47例和单纯放疗组(B组)48例,A组在放射治疗的第1、5周给予多西他赛加顺铂加方案化疗;B组...
- 黄关宏王洪伟屠婷婷陈程刘宝玲陈丹丹杨云云马建华王忠明
- 关键词:鼻咽癌放疗放化疗
- 67例老年食管癌的临床特征和调强放疗的临床观察
- 马建华尚玉萍王忠明陈程杨云云刘宝玲屠婷婷王洪伟黄关宏
- 预后营养指数与食管鳞癌放疗疗效及预后的相关性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放疗前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PNI)与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放疗近期疗效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本院的152例不宜手术或拒绝手术而接受根治性放疗的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ROC曲线及Youden指数确定PNI的最佳临界值。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食管鳞癌放疗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结果PNI最佳临界值为48.9,曲线下面积0.717,敏感度为89.1%,特异度为72.6%。PNI与ESCC患者的病灶长度、T分期、临床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长度、临床分期、PNI与ESCC患者的预后有关;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PNI为影响ESCC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PNI是一种无创、经济及便捷的全身炎性反应指标,在食管鳞癌患者放疗疗效预测及预后判断中有重要价值。
- 张建国陆颖芝邵艳杨云云黄关宏马兆明
- 关键词:预后营养指数食管鳞癌预后
- 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两种分割放射治疗模式的剂量学比较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比较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短程大分割放射治疗与常规分割放射治疗的剂量学,探究不同放射治疗分割方式对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的影响和差异。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40例行保乳根治术的早期乳腺癌女性患者,按术后放射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短程大分割组(11例)和常规分割组(29例),比较两组患者危及器官(OAR)所受剂量、急性放射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结果:治疗后,短程大分割组患者OAR的患侧肺(V_(5)、V_(10)、V_(20)、V_(30)和平均剂量)、左乳癌心脏(V_(5)、V_(10)、V_(20)和平均剂量)所受放射治疗剂量明显低于常规分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_(肺)=3.62,t=2.56,t=2.20,t=2.92,t=3.79;t_(心脏)=2.28,t=2.21,t=2.29,t=3.37;P<0.05)。两组患者健侧肺、脊髓及健侧乳腺所受放射治疗剂量和急性反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短程大分割组和常规分割组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76,t=7.92;P<0.05)。结论: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给予短程大分割调强放射治疗剂量学可靠,未增加放射治疗不良反应,且能有效降低部分OAR放射治疗受量,不增加抑制免疫功能的风险。
- 姜厚军周杰杨云云陈程严维江
- 关键词:早期乳腺癌剂量学急性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