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篇农民
  • 1篇担保
  • 1篇抵押
  • 1篇抵押担保
  • 1篇三农
  • 1篇实践教学
  • 1篇实践教学体系
  • 1篇视域
  • 1篇农村
  • 1篇农村产权
  • 1篇农村集体资产
  • 1篇农民教育
  • 1篇农民教育培训
  • 1篇农民培训
  • 1篇农艺
  • 1篇农艺师
  • 1篇权能
  • 1篇人才队伍建设
  • 1篇准公共产品
  • 1篇资产

机构

  • 5篇浙江农林大学
  • 1篇杭州师范大学
  • 1篇国资委

作者

  • 5篇李震华
  • 1篇赵光武
  • 1篇陈国林
  • 1篇刘龙青
  • 1篇吴洪恺
  • 1篇蒋玉蓉

传媒

  • 2篇浙江农业学报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新农村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卓越农艺师实践教学体系探究被引量:6
2016年
从现实需要出发,分析了卓越农艺师的实践教学定位及能力培育的路径。加强植物生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构建实践教学新体系,以科研带动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科研素养和创新精神;以作物高效生产和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提高指导作物生产和农业相关领域的专业能力和创业本领。聚焦创新、创业和现代农业,以综合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为核心,提出培养"强实践、能创新"卓越农艺师的实践教学模式。
李震华赵光武蒋玉蓉吴洪恺陈国林
关键词:作物生产实践教学体系
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验与对策研究——以浙江省德清县为例被引量:5
2017年
对浙江省唯一的全国农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德清县进行分析,解析其在试点近两年来的经验与成效,特别是以落实"八项制度创新"为抓手,赋予农民"六项权能",逐步明确了产权关系,规范了运行机制,建立了交易平台,激活了抵押功能,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德清模式"。通过剖析"德清模式"的措施和经验,总结经验和成效,为我国推进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提出对策。针对试点中发现的问题,建议合理设置并妥善界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以"静态管理"模式完善股权固化改革;赋予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法人地位;构建科学合理的法人治理结构,完善村级经济组织经营机制;规范集体经济组织收入分配,逐步缩小集体福利分配的范围;加快推进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建设,拓展农村产权抵押担保试点。
林航李震华
关键词:农村集体资产
准公共产品视域下农民培训管理制度创新——基于浙江农民大学的调查被引量:5
2021年
提高农民培训质量是一项系统工程,完善管理是其关键环节。目前我国农民培训管理制度不完善,未能充分体现其准公共产品属性,存在一定程度的供需错配。基于准公共产品理论,以浙江农民大学这一浙江省级农民培训平台为例,分析了基于实际需求的农民培训系统组织构架及其运行机制。其形成的政府主导、其他渠道共建的准公共产品供给管理模式和多元化需求表达机制、多主体监督管理机制、严格的培训机构准入机制和合理的绩效评价考核机制等,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经验值得借鉴。
李震华顾益康刘龙青
关键词:农民培训准公共产品
农民教育培训与乡村人才培养刍议
2024年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各地高度重视乡村人才培养、队伍建设和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但囿于农村发展历史、环境、基础条件等多方面原因,乡村人才队伍建设相对薄弱。农民教育培训作为乡村人才培养的主要手段和途径,在教学建设、管理和服务上有诸多不足,值得研究和探索。
唐祖平李震华
关键词:农民教育培训人才队伍建设
基于大数据的“三农”信息个性化服务平台研究被引量:6
2018年
作为农业大国,我国的农村发展、农业兴衰、农民生活均是国家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前提。农业知识、农村劳务、农产品的需求存在多样性、规格不一和季节变化快等特点,其供求双方的有效对接须要借助"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以便在动荡变化的市场中及时取得消费者的产品诉求,同时依据大数据的信息形成有针对性的销售方案,以便满足不同用户。基于大数据技术,设计了"三农"(即农村、农业、农民)个性化服务平台功能架构、技术架构并阐述了"三农"信息的个性化推荐流程。在个性化服务平台中重点描述了淘人、淘物和淘知识等三大功能。
吴达胜李震华
关键词:大数据三农服务平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