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红丹

作品数:6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辽宁省固沙造林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樟子松
  • 3篇章古台
  • 3篇章古台沙地
  • 3篇沙地
  • 2篇樟子松人工林
  • 2篇人工林
  • 2篇林业
  • 1篇药剂
  • 1篇药剂防治
  • 1篇油松
  • 1篇生态
  • 1篇生态屏障
  • 1篇树种
  • 1篇树种筛选
  • 1篇松沫蝉
  • 1篇辽西北
  • 1篇辽西北半干旱...
  • 1篇林业科技
  • 1篇林业科技工作
  • 1篇灌木

机构

  • 6篇辽宁省固沙造...

作者

  • 6篇李红丹
  • 2篇张日升
  • 2篇曹宇
  • 2篇刘建华
  • 1篇刘敏
  • 1篇宋鸽
  • 1篇赵素华
  • 1篇王殿金
  • 1篇孙海红
  • 1篇曹文生
  • 1篇迟琳琳
  • 1篇安宇宁
  • 1篇肖巍
  • 1篇董晓文
  • 1篇刘淑玲
  • 1篇吴晓文
  • 1篇尤国春

传媒

  • 6篇防护林科技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1
  • 2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加强林业科技支撑,建设我国北方生态屏障
2010年
阐述了辽宁省固沙造林研究所科技支撑工作取得的成效,提出了当前要以建设我国北方生态屏障为目标,加大科技支撑力度,提高科技服务的针对性、适用性和有效性。科技支撑工作要以林农需求为导向,加强应用型研究;以提高林业生产力为目标,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加强科技推广和科技服务;以提高示范带动作用为前提,加强产、学、研结合的基地建设。
曹文生王殿金孙海红李红丹左一均
关键词:林业生态屏障
樟子松人工林松沫蝉药剂防治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通过在辽宁章古台地区的樟子松人工林中开展药剂防治松沫蝉试验,结果表明:若虫期用注干方法防治松沫蝉时,当注射浓度为30%甲胺磷大于15mL时,杀虫率可达到40%以上;喷洒药剂防治松沫蝉成虫时,敌杀死、功夫、阿维素菌、甲维盐等4种药剂中敌杀死效果最好,将敌杀死应用于飞防中,效果明显,杀死松沫蝉达411-1 181头·株-1。
李红丹张日升刘敏宋鸽刘建华
关键词:樟子松人工林松沫蝉药剂防治
章古台沙地樟子松人工林病虫害的防治被引量:9
2011年
叙述了章古台沙地自引种樟子松成功后,在不同时期发生的主要病虫害种类、危害及其防治方法。通过选择最佳种源、培育优良无性系、降低造林和经营密度、营造混交林、合理修枝等措施,结合化学与生物防治,控制林分病虫害的发生与发展。
董云峰颜景红李红丹迟琳琳曹宇
关键词:樟子松病虫害
章古台沙地适生灌木树种筛选被引量:2
2014年
通过对章古台沙地上10个科16种灌木树种进行的成活率、保存率、树高、地径等指标的调查,结合各树种定性的生长表现,初步筛选出11种灌木。又连续2年对这11种灌木的树高和地径进行调查,进一步筛选出7种灌木,分别是蒙桑(Morus mongolica)、黄柳(Salix gordejevii)、欧李(Cerasus humilis)、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ia)、树锦鸡儿(Caragana arborescens)、胡枝子(Lespedeza bicolor)、小叶鼠李(Rhamnus parvifolia)。这7种灌木可以在沙地上健康而稳定地生长,没有回枝现象,4年生苗木树高可达1m以上,地径可达1cm以上。
李增兴李斌尤国春李红丹
关键词:章古台沙地灌木
章古台沙地3种松树人工林天然更新比较
2014年
通过对章古台沙地樟子松、赤松、油松人工林天然更新规律、密度、生长指标的测定及覆盖对其1年生幼苗越冬保存率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3种松树人工林更新方式主要为林隙更新和林缘更新,赤松有林下更新。降水量的大小显著影响天然更新密度和越冬保存率,降水量大的年份天然更新密度大、越冬保存率高。试验地内1年生幼苗天然更新的密度大小为赤松>樟子松>油松;自然越冬保存率大小为油松>赤松>樟子松。围封区内自然越冬存活下来的2年生以上幼树天然更新的密度大小为赤松>油松>樟子松。7年生林缘天然更新3树种生长指标大小分别为树高———赤松>油松>樟子松,地径———油松>樟子松>赤松,侧枝数和枝条总生长量———油松>赤松>樟子松。1年生幼苗经覆盖后越冬保存率远高于未覆盖的,因此应采取覆盖等人工促进措施,保证樟子松、赤松、油松1年生幼苗安全越冬。
刘淑玲安宇宁吴晓文李红丹
关键词:章古台樟子松赤松油松
辽西北半干旱地区林业科技工作之我见被引量:2
2010年
阐述了半干旱地区林业发展的不利因素和存在问题及其在选育耐旱树种、抗旱造林技术、森林经营与有害生物控制、低产低效林改造与更新技术、林地经济等方面面临的科学研究任务,提出了通过培育和发展森林资源,保护和建设好森林生态系统,构建生物多样,加大科研与技术推广投入等建议。
赵素华肖巍张日升刘建华李红丹董晓文曹宇
关键词:林业科技工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