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焕利 作品数:4 被引量:51 H指数:4 供职机构: 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生物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更多>> 发文基金: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环境科学与工程 更多>>
PASP、PAA与PBTCA阻垢性能的对比实验研究 被引量:16 2010年 采用静态阻垢法研究了聚天冬氨酸(PASP)、聚丙烯酸(PAA)和2-膦酸基丁烷-1,2,4-三羧酸(PBTCA)对碳酸钙和硫酸钙的阻垢性能,并用旋转挂片法研究了3种阻垢剂作用下湿法石灰脱硫浆液系统的结垢规律.研究发现:随着阻垢剂浓度的增加,3种阻垢剂都表现出溶限效应;相同实验条件下,3种阻垢剂对碳酸钙的静态阻垢性能表现为PBTCA>PAA>PASP;对中性和碱性环境,pH对阻垢剂阻硫酸钙垢的性能影响较小;随着温度的升高和反应时间的延长,3种阻垢剂阻硫酸钙的阻垢率先增大后减小;对湿法石灰脱硫浆液系统,3种阻垢剂作用下,单位面积挂片上的结垢量均是随着阻垢剂质量浓度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在浓度达到30mg/L时,挂片上的结垢量都很小. 覃海华 李彩亭 刘海 张巍 曾光明 高宏亮 李焕利关键词:阻垢性能 生物浸取电解锰渣中锰的研究 被引量:25 2009年 为了评价生物法浸取电解锰渣中锰的可行性,利用锰渣土壤中筛选出的2种锰抗性强的微生物Serratiasp.和Fusariumsp.浸取电解锰渣中的锰,并采用优化的BCR(European Commun ity Bureau of Reference)连续萃取方案对浸取前后的金属锰进行形态分析,研究其浸出率和浸取前后锰的形态变化特征。同时考察了3种萃取剂EDTA、HNO3和CaC l2对锰的萃取效率及萃取后金属锰的形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Serratiasp.和Fusariumsp.对锰都表现出一定的浸取能力,Fu-sariumsp.的浸取能力尤为显著,3 d后锰浸出率达到56.5%,为锰污染的微生物治理和资源化利用提供科学依据。3种萃取剂对锰的浸取效果为EDTA>HNO3>CaC l2,平均萃取效率依次为50.0%、28.8%和21.2%。浸取前后,酸溶解态锰所占比例变化较显著,说明酸溶解态锰是比较容易浸取的形态。 李焕利 李小明 陈敏 曹建兵 杨麒 曾光明 刘精今关键词:电解锰渣 金属锰 化学萃取 优势菌种浸取电解锰渣中锰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6 2011年 采用电解锰废渣中分离出的一种锰抗性强的微生物Fusarium sp.浸取电解锰渣中的锰。研究了不同矿浆浓度、微生物生长活动、锰渣和培养基等对锰浸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体积比为2%(v/v)时,矿浆浓度(m/v)对锰浸取效率影响显著,矿浆浓度过低(<2%)或者过高(>10%)对锰浸取效率都有不利影响。矿浆浓度为10%时锰浸取效率最高,达80%以上;微生物的生长活动对浸取过程有显著的影响;而锰渣的存在则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溶液的pH,进而影响锰浸取效率;培养基对锰浸取效率的贡献达50%左右。 黄华军 李小明 曹建兵 张忠辉 李焕利 方丽 杨慧 杨麒 刘精今关键词:优势菌种 微生物浸出 电解锰渣 影响因素 嗜热菌株AT07-1的分离鉴定及其在污泥溶解预处理厌氧发酵产氢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009年 从湖南大学花园土壤中采集样品,用稀释涂布法分离和纯化适于污泥溶解的典型嗜热菌菌株,从中选出一株高效菌进行形态观察,并对其进行生理生化鉴定.结果表明,该菌株的革兰氏染色为阳性,呈细杆状,产芽孢,为好氧或兼性需氧细菌,最适生长温度为65℃,最适生长pH值为6.8-7.5.通过16SrDNA碱基测序和对比证实,该菌株是目前尚未报道过的一株嗜热菌,GenBank中注册命名为Bacillus thermophilicbacteriaAT07-1(注册号:FJ231108).同时,将其纯种菌用于嗜热酶溶解(solubilization by thermophilic enzyme,S-TE)污泥稳定化处理,接种该嗜热菌可促进污泥中悬浮固体的溶解,2.5d时接种试验挥发性悬浮固体(volatile suspended solid,VSS)溶解率达到59.41%,比不接种试验同期提高了25.58%,达到了EPA规定的污泥稳定化要求.进一步对经AT07-1预处理的污泥厌氧产氢效果进行研究,试验结果显示,接种处理后污泥发酵产氢效果良好,高出未接种处理(65℃热处理)污泥26.4%,发酵气体中只含有H2和CO2. 汤迎 李小明 杨永林 杨麒 曾光明 郭亮 朱小峰 李焕利 潘维关键词:嗜热菌 污泥 S-TE 生物产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