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梦瑶 作品数:13 被引量:37 H指数:4 供职机构: 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更多>>
光源、性别及光处理时间对草地贪夜蛾趋光行为的影响 2023年 为研发高效、精准的监测防控设备,利用八臂行为选择装置系统测定不同光源、性别和光处理时间下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的趋光行为。结果显示,在紫外光(波长365 nm)、紫光(波长420~430 nm)、蓝光(波长465~475 nm)、绿光(波长525~535 nm)、黄光(波长585~595 nm)和红光(波长655~665 nm)6种波长光源下,草地贪夜蛾混合种群(雌雄成虫比为1∶1)对紫外光光源的趋光选择率最高,为25.61%,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其次为紫光和蓝光光源,趋光选择率分别为16.30%和8.82%,对红光的趋光选择率最低,为4.76%。在紫外光刺激下,草地贪夜蛾雌成虫的趋光选择率显著高于混合种群(雌雄成虫比为1∶1),在红光刺激下,雄成虫的趋光选择率显著高于雌成虫。另外,在紫外光刺激下,光处理时间60 min草地贪夜蛾雌成虫的趋光选择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表明光源与性别因素均影响草地贪夜蛾的趋光行为,光处理时间对草地贪夜蛾的趋光行为影响较小,且与光源及性别因素有关。 张亚南 刘雨欣 李梦瑶 姚梦语 魏国树关键词:光源 性别 趋光行为 20%灭蝇胺·噻虫胺悬浮剂不同剂量防治韭菜迟眼蕈蚊幼虫的田间药效试验 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明确20%灭蝇胺·噻虫胺悬浮剂不同剂量对韭菜迟眼蕈蚊幼虫的防治效果,为药剂生产及田间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灌根法测定不同剂量20%灭蝇胺·噻虫胺悬浮剂对韭蛆的田间防效。[结果]对韭菜灌根1次,14 d后各处理的20%灭蝇胺·噻虫胺悬浮剂900、1350、1800 g a.i./hm^2对韭菜迟眼蕈蚊幼虫的防效均达90%以上。[结论]20%灭蝇胺·噻虫胺悬浮剂900~1800 g a.i./hm^2的对韭蛆防效好,建议推广使用。 王忠燕 苑士涛 李梦瑶 高子涵 魏国树关键词:韭菜迟眼蕈蚊 田间试验 韭菜迟眼蕈蚊紫外敏感视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光强度对其表达量影响 被引量:3 2019年 为明确韭菜迟眼蕈蚊Bradysia odoriphaga紫外敏感视蛋白基因Bo-uv的作用及其与趋光性的关系,利用常规PCR方法克隆获得Bo-uv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分析了其敏感视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与其它12种昆虫同源蛋白氨基酸序列之间的系统进化关系,运用qPCR技术检测了不同发育阶段、不同组织及不同光强度下Bo-uv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Bo-uv基因cDNA全长2 757 bp,开放阅读框1 542 bp,编码514个氨基酸。韭菜迟眼蕈蚊紫外敏感视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与其它12种昆虫同源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一致性为21.93%~43.00%,与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最高。Bo-uv基因在韭菜迟眼蕈蚊蛹末期、成虫期表达,在成虫头部的相对表达量较高。在0~10 000 lx光强范围内雌、雄成虫体内该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均呈先增高后降低趋势。与对照相比,1 000 lx光强度下其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10 000 lx时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表明光强度能够有效地调控Bo-uv基因的表达,该基因在韭菜迟眼蕈蚊感知外界光刺激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安立娜 范凡 杨小凡 李梦瑶 刘小侠 魏国树关键词:韭菜迟眼蕈蚊 趋光性 光强 韭菜迟眼蕈蚊成虫行为活动昼夜节律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本研究旨在明确韭菜迟眼蕈蚊Bradysia cellarum成虫行为活动的昼夜节律,为其室内饲养、行为学研究和研发精准、高效的监测与防控新技术提供依据。【方法】室内系统观察记录了韭菜迟眼蕈蚊成虫羽化盛期求偶、交配、产卵、移动与静息等行为的昼夜节律,分析了其特定行为的时间分配特征。【结果】韭菜迟眼蕈蚊成虫的运动行为和静息行为白天和黑夜均有发生,夜间的繁殖行为(求偶、交配和产卵)频次高于白天的,各时间点的移动、静息和繁殖行为频次占比间均具有显著性差异。韭菜迟眼蕈蚊雌雄成虫的求偶节律相同,一天中求偶有两次高峰,分别出现在3:00和7:00。韭菜迟眼蕈蚊雌雄成虫的交配节律与雌成虫的产卵节律相似,雄成虫移动行为频次占比的峰值时刻均出现在3:00时,雌成虫移动行为频次占比的峰值时刻则出现在19:00时。雌雄成虫静息行为的频次占比均无明显昼夜节律高峰。在日时间分配上,雌、雄成虫以静息行为的时间占比最多,分别为89.53%和89.90%;求偶行为的时间占比最少,分别为0.56%和0.89%。雌雄成虫各行为的日时间占比差异不显著。【结论】韭菜迟眼蕈蚊成虫的求偶、交配、产卵、移动和静息行为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且不同行为的发生频率和活动峰值的时间点有所差异。 李梦瑶 张亚南 葛亚菲 杨小凡 范凡 魏国树关键词:韭菜迟眼蕈蚊 昼夜节律 求偶 交配 产卵 10%噻虫胺种子处理干粉剂防治马铃薯田蛴螬的田间防效 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明确10%噻虫胺种子处理干粉剂不同剂量,对马铃薯田蛴螬的防治效果,为马铃薯田间生产提供科学药剂防治依据。[方法]依照农药药效试验方法,进行不同剂量的10%噻虫胺种子处理干粉剂对马铃薯田蛴螬的防治效果比较。[结果]10%噻虫胺种子处理干粉剂4.0 g处理1 kg马铃薯种薯薯块,马铃收获时块茎果实防效和害虫防效,分别达84.49%、90.00%。[结论]10%噻虫胺种子处理干粉剂4.0 g处理1 kg马铃薯种薯薯块对马铃薯块茎和蛴螬防治效果最好,建议推广适用。 洪大伟 黄彤彤 李梦瑶 苑士涛 魏国树关键词:噻虫胺 干粉剂 蛴螬 14%氟虫腈·嘧菌酯悬浮种衣剂防治玉米二点委夜蛾的田间药效试验 2016年 [目的]明确14%氟虫腈·嘧菌酯悬浮种衣剂对玉米二点委夜蛾的防治效果及用药量。[方法]采用药剂拌种法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14%氟虫腈·嘧菌酯FS有效成分使用剂量药种比为1∶750对玉米二点委夜蛾药后7 d的防效可达90.69%,与对照药剂50 g/L氟虫腈FS拌种处理差异显著。[结论]14%氟虫腈·嘧菌酯悬浮种衣剂能有效防治玉米二点委夜蛾,并对玉米的出苗率无不良影响。 韩慧 李娜 李梦瑶 苑士涛 魏国树关键词:氟虫腈 嘧菌酯 玉米种衣剂 二点委夜蛾 4种不同药剂对马铃薯蛴螬的防治效果评价 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旨在明确不同药剂对马铃薯蛴螬的防治效果及果实防效,并确定施药时期和用量。[方法]选择1%氯虫苯甲酰胺·氟氯氰菊酯颗粒剂、2%噻虫胺·氟氯氰菊酯颗粒剂、2%噻虫胺·嘧菌酯颗粒剂、0.5%噻虫嗪颗粒剂4种药剂,采用撒施法进行田间试验。[结果]在所选4种药剂中,2%噻虫胺·氟氯氰菊酯颗粒剂的防治效果最好,300、375、450 g a. i./hm^(2)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9.00%、91.32%、92.87%。且有效成分450 g a.i./hm^(2)处理的果实防效达到91.84%。[结论]2%噻虫胺·氟氯氰菊酯颗粒剂具有快速、高效、对作物安全的特点,可用于马铃薯蛴螬的防治。 张亚南 刘雨欣 李梦瑶 苑士涛 魏国树关键词:马铃薯 蛴螬 田间防效 杀虫剂 3种不同药剂对玉米二点委夜蛾的防治效果评价 2021年 [目的]通过田间试验,选择防控玉米二点委夜蛾效果较好的药剂,并确定施药时期、用量和方法。[方法]选择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18.7%氯虫·高氯氟悬浮剂、0.7%噻虫胺·氟氯氰菊酯颗粒剂3种药剂,采用喷雾处理和撒施法检测对玉米出齐后对二点委夜蛾的杀灭效果,并进行田间试验。[结果]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防治玉米二点委夜蛾,药后14 d防效均达到91%以上。18.7%氯虫·高氯氟悬浮剂,药后14 d防治效果均在92%以上。0.7%噻虫胺·氟氯氰菊酯颗粒剂,药后14 d,防治效果均达到94%以上。[结论]玉米苗出齐之后,防控二点委夜蛾卵孵化盛期或低龄幼虫期,0.7%噻虫胺·氟氯氰菊酯颗粒剂防治效果最好,18.7%氯虫·高氯氟悬浮剂和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在防治时也可以进行交替使用,对玉米生长、有益天敌种类和数量等无不良影响。 李梦瑶 刘雨欣 张亚南 葛亚菲 苑士涛 魏国树关键词:二点委夜蛾 杀虫剂 田间防效 32%螺虫乙酯·依维菌素悬浮剂不同剂量防治梨木虱田间药效 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明确32%螺虫乙酯·依维菌素悬浮剂不同剂量对梨木虱的防治效果及对梨树和非靶标有益昆虫等的安全性,明确其适宜的施药时期、用量和方法。为田间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喷雾器将不同剂量32%螺虫乙酯·依维菌素悬浮剂均匀喷洒于受害植株各部位。[结果]对梨树进行喷药1次,15d后32%螺虫乙酯·依维菌素悬浮剂有效成分量53、64、80mg/kg对梨木虱防效效果均达到90%以上。[结论]32%螺虫乙酯·依维菌素悬浮剂有效成分量53~80mg/kg对梨木虱防效效果显著,建议推广使用。 黄彤彤 苑士涛 李梦瑶 范凡 杨静然 魏国树关键词:梨木虱 田间试验 粘虫板在葱黄寡毛跳甲成虫种群监测上的应用 被引量:3 2019年 葱黄寡毛跳甲Luperomorpha suturalis Chen属鞘翅目叶甲科跳甲亚科寡毛跳甲属,主要分布于山东、河北、河南、安徽、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山西等省区,寄主植物为韭、葱、蒜(龚韵清和陈世骧,1954;王书永等,2010)。该虫以幼虫为害韭菜根部,不为害鳞茎,根受害后地上症状不明显。 洪大伟 范凡 李梦瑶 王猛 魏国树关键词:跳甲属 种群监测 粘虫板 成虫 跳甲亚科 寄主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