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奎
- 作品数:2 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野战外科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更多>>
- 家兔原发性脑干损伤的功能及病理特点研究
- 2015年
- 目的 研究不同损伤程度原发性脑干损伤的功能及病理变化特点。方法 用家兔原发性脑干损伤分级模型,Ⅰ-Ⅳ组撞击能量逐渐增大,每组10只对照组5组。通过解剖肉眼观察、组织HE普通组织化学染色及电镜检测来研究原发性脑干损伤的病理学变化。结果 Ⅰ组脑干损伤功能变化轻微,组织病理表现为局部散在蛛网膜下腔出血,软脑膜局部剥脱,脑干浅表层有少量点状出血,神经细胞水肿,髓鞘和轴索基本正常;Ⅱ组脑干损伤功能变化较明显,病理表现为蛛网膜下腔片状出血,脑干浅层少量点(片)状出血,神经细胞轻度肿胀和空泡化;Ⅲ组脑干损伤反应明显,表现为脑干厚层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干浅层及深部多处点片状出血,神经细胞变性,轴索变性断裂、轴浆萎缩;Ⅳ组脑干损伤异常严重,出现长时间呼吸抑制,8/10动物死亡,病理表现为脑干被厚层蛛网膜下腔血肿包裹,脑干损伤累及全层,镜下可见多发性小出血灶,神经细胞仅残留的细胞核,髓鞘板层严重分层且断裂,轴索离断、崩解;对照组生理功能及病理无异常。结论 随撞击能量增大,脑干损伤功能变化更明显,病理变化更严重,且损伤区域由浅层向深层变化。
- 王小伟籍晓元李奎尹志勇赵辉
- 关键词:法医病理学脑干生理功能
- 家兔原发性脑干损伤的病理特点及其生物力学分析
- 目的 研究原发性脑干损伤的组织病理学特点和脑干组织损伤的生物力学机制.方法 45只家兔随机分为5组(实验组每组10只,对照组5只),用生物Ⅱ型撞击机进行脑干损伤撞击实验:Ⅰ组,驱动压力5.0kPa;Ⅱ组,驱动压力5.2k...
- 赵辉王小伟尹志勇李奎王正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