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阳

作品数:4 被引量:13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碳储量
  • 2篇杉木
  • 2篇退耕
  • 2篇耕地
  • 1篇森林管理
  • 1篇森林生态
  • 1篇森林生态学
  • 1篇杉木林
  • 1篇杉木人工林
  • 1篇碳含量
  • 1篇退耕地
  • 1篇退耕还林
  • 1篇退耕还林地
  • 1篇气候
  • 1篇气候变化
  • 1篇人工林
  • 1篇自然恢复
  • 1篇撂荒
  • 1篇撂荒地
  • 1篇林地

机构

  • 4篇中国林业科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4篇姜春前
  • 4篇白彦锋
  • 4篇彭阳
  • 3篇孙睿
  • 3篇徐睿
  • 2篇汪思龙
  • 1篇李娟
  • 1篇施志娟

传媒

  • 2篇林业科学研究
  • 1篇世界林业研究
  • 1篇浙江农林大学...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杉木人工林伐后2种恢复模式碳储量的比较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为了探讨恢复模式对森林生态系统碳库的影响,[方法]利用定位研究方法,对比分析了湖南会同杉木人工林皆伐后2种恢复模式(自然恢复和人工恢复)20年时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其空间分布。[结果]表明:(1)自然恢复植被层碳储量明显大于人工恢复,自然恢复的乔木层碳储量比人工恢复的高22.56%。自然恢复的乔木层各器官碳储量的分配比为干﹥枝﹥根﹥叶﹥皮,而人工恢复为干﹥根﹥枝﹥皮﹥叶。林下植被层和凋落物层碳储量所占比例非常小,自然恢复的灌木层、草本层和凋落物层碳储量分别为人工恢复的3.99、5.94、1.14倍。(2)自然恢复的土壤层碳储量比人工恢复的小;自然恢复表层(0 10 cm)土壤碳含量和碳储量均比人工恢复的大,但其它土层则相反;2种恢复模式的土壤碳含量、碳储量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不同恢复土壤各层碳储量所占分配比差异明显。(3)自然恢复各组分碳储量为乔木层﹥土壤层﹥凋落物层﹥灌木层﹥草本层,而人工恢复为土壤层﹥乔木层﹥凋落物层﹥灌木层﹥草本层。[结论]自然恢复模式更有利于伐后林地植被层碳储量的恢复,而人工恢复模式更有利于伐后林地土壤层碳储量的恢复。从整个森林生态系统看,杉木人工林皆伐后林地自然恢复模式固碳能力高于人工恢复模式,恢复模式对碳储量在生态系统各组分的分配也产生了一些影响。
施志娟白彦锋孙睿彭阳姜春前汪思龙
关键词:杉木人工林自然恢复碳储量碳含量
湖南会同县杉木人工林管理碳汇的核算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通过制定森林管理参考水平,计量并核算森林管理活动的合格净碳汇清除量。[方法]采用核证减排标准中农业、林业和其他土地利用项目的自愿碳标准,选取其中改善森林管理的项目方法学标准,并结合不可抗力及湖南会同县的杉木人工林林地资源现状,进行计量和核算湖南会同县杉木人工林的合格碳汇量。该方法学标准包括4个碳库,即地上部分、地下部分、枯死木和木质林产品。[结果]对30年生和23年生杉木人工林进行森林管理活动后,林分碳储量变化量和碳汇量都有明显增加。森林管理参考水平在考虑皆伐的碳排放后的净碳汇量为-82.79 t二氧化碳当量·hm^(-2),30年生和23年生的总碳汇量分别为441.00、715.46 t二氧化碳当量;实际合格总碳汇量分别为606.59、881.06 t二氧化碳当量。[结论]不同的森林管理采伐强度对30年生和23年生林分碳汇量的影响差异显著。本文分别基于湖南会同森林生态实验站第1代杉木人工林建立参考水平和生态站2代杉木人工林制定参考水平核算会同县杉木人工林碳汇量,结果是基于后者参考水平核算的会同县杉木人工林合格的碳汇量比基于前者参考水平核算的多30 t二氧化碳当量·hm^(-2)。
李娟白彦锋彭阳姜春前汪思龙孙睿徐睿
关键词:森林管理杉木林
耕地造林和撂荒2种植被恢复方式碳储量差异被引量:2
2018年
为了解耕地在造林和撂荒这2种恢复方式下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差异和分配特征,并为估算森林碳汇提供基础数据支撑,在2016年7-8月,采用野外样地调查并结合室内测定对湖南会同恢复14 a的退耕还林地(即耕地造林)和农田撂荒地(即耕地撂荒)进行植被、凋落物以及土壤碳储量的调查。结果表明:(1)退耕还林地的生物量碳储量显著(P<0.05)高于农田撂荒地。其中,退耕还林地的乔木层碳储量高于农田撂荒地,并且前者是后者的2.76倍,但灌木层和草本层正好相反。(2)耕地在2种恢复方式下土壤碳质量分数均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依次减小。农田撂荒地土壤碳储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也依次减小,但退耕还林地土壤碳储量的大小为20~40 cm>0~10 cm>40~60 cm>10~20 cm>60~80 cm。退耕还林地0~80 cm深土壤碳储量略高于农田撂荒地,但两者没有显著差异(P>0.05)。(3)退耕还林地生态系统碳储量要高于农田撂荒地。2种恢复方式下各组分碳储量大小均为土壤层>乔木层>凋落物层>草本层>灌木层。研究显示,在试验时段内,耕地采用造林的方式其固碳能力要优于撂荒的方式。
彭阳白彦锋姜春前徐睿刘秀红
关键词:森林生态学耕地退耕还林地碳储量
森林恢复定义及恢复后生态系统碳储量变化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森林恢复在减缓全球气候变暖方面的作用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文中探讨森林恢复的定义,概述退化地和退耕地采取森林恢复措施后其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变化以及影响恢复过程中植被和土壤碳储量的因素,并提出森林恢复后生态系统碳储量变化研究存在的不足及未来发展趋势。
彭阳白彦锋徐睿姜春前孙睿
关键词:退耕地碳储量气候变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