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王锋
- 作品数:6 被引量:101H指数:5
- 供职机构:榆林市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莫西沙星治疗老年支原体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10
- 2016年
- 目的:探讨莫西沙星治疗老年支原体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老年支原体肺炎患者80例,年龄60-79岁,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应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红霉素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莫西沙星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退热时间、住院时间、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水平以及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且实验组患者退热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临床治疗总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莫西沙星能显著提高老年支原体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 薛世民蒋伟贾娟张王锋吴桂莲
- 关键词:莫西沙星支原体肺炎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
- 外周血细胞外囊泡miR-191表达水平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诊断价值分析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外周血细胞外囊泡miR-191表达水平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榆林市第二医院收治的60例早期NSCLC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体检的60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收集2组患者外周血细胞外囊泡,比较2组患者外周血游离和细胞外囊泡miR-191表达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血浆中细胞外囊泡miR-191表达水平在早期NSCLC中的诊断效能,并分析外周血细胞外囊泡miR-191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相关性。结果透射电镜分析结果显示早期NSCLC患者外周血细胞外囊泡含量丰富、形态完整、大小不等,纳米颗粒跟踪分析结果显示纳米颗粒粒径,最大峰值为(167.6±10.3)nm,大多数颗粒的直径小于200 nm。观察组患者细胞外囊泡miR-19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t=15.686,P<0.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显示细胞外囊泡miR-191水平预测早期NSCLC的曲线下面积为83.6%(P<0.05),显著高于癌胚抗原(50.1%)、鳞细胞癌抗原(62.1%)、细胞角蛋白19片段(60.0%)以及三项联合(71.5%)。早期NSCLC患者外周血细胞外囊泡miR-191表达水平与TNM分期有关(t=3.126,P<0.05)。结论早期NSCLC患者外周血细胞外囊泡miR-191表达水平显著增高,可以作为临床检测早期NSCLC中的潜在标志物之一,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张王锋尹建威
- 关键词:生物学标志
- 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6
- 2021年
- 目的探讨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噻托溴铵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榆林市第二医院收治的200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66)、观察1组(n=67)、观察2组(n=67)。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吸入18μg的噻托溴铵粉吸入剂;观察1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1 mL沙丁胺醇气雾剂和2 mL生理盐水配比雾化吸入治疗,2次/d;观察2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1吸/次,2次/d。3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 d后评定治疗效果。观察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3组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与炎性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1.21%,观察1组为85.07%,观察2组为94.03%,观察2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组患者呼气峰流速(PEF)、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水平均上升(P<0.05),且观察2组高于观察1组及对照组(P<0.05)。治疗后,3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显著降低,白细胞介素-10(IL-10)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2组优于观察1组及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应用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噻托溴铵治疗,能够提升治疗效果、改善肺功能,减少患者炎症反应,安全性好。
- 张莉马铭张王锋
- 关键词:沙美特罗替卡松噻托溴铵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肺功能指标炎性因子
- 特布他林联合羧甲司坦片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及对血清MMP-9、MMP-12、TIMP-1的影响被引量:24
- 2020年
- 目的:研究特布他林联合羧甲司坦片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及对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12(MMP-12)、组织型金属蛋白酶抑制物(TIMP-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170例COPD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87例)和对照组(83例)。对照组使用特布他林,观察组联合使用羧甲司坦。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MMP-9、MMP-12、TIMP-1水平,肺功能指标,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MMP-9、MMP-12、TIMP-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最大呼气流速(PEF)、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FEV1/FV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特布他林联合羧甲司坦片治疗COPD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用特布他林,且安全性更高,可能与其能有效降低血清MMP-9、MMP-12、TIMP-1水平有关。
- 薛世民高晓嵘叶瑜张王锋贾娟
- 关键词:特布他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联合疏风解毒胶囊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临床效果及对肺功能、血气指标、血清炎性因子等影响被引量:30
- 2020年
- 目的探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疏风解毒胶囊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临床效果及对肺功能、血气指标、血清炎性因子等影响。方法选取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96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8例。观察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疏风解毒胶囊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1周后临床效果,治疗前和治疗1周后肺功能指标、血气指标、血清炎性因子及降钙素原(PCT)水平,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83%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肺功能指标、血气指标、血清炎性因子及PC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两组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呼气流速(PEF)、动脉血氧分压(PaO2)及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PCT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周后,观察组FEV1、FVC、PEF、PaO2及血清IL-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aCO2及血清IL-6、PC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期间,观察组1例出现轻度恶心症状,对照组3例出现轻度恶心症状。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疏风解毒胶囊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肺功能指标、血气指标、血清炎性因子和PCT水平,且安全性较好。
- 尹建威杨亮张王锋
- 关键词:第1秒用力呼气量动脉血氧分压白细胞介素2
- 吸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效果和依从性、安全性分析被引量:10
- 2019年
- 目的探讨吸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和依从性、安全性。方法选取支气管哮喘8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观察组在对症治疗基础上予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复方干粉剂吸入治疗,对照组在对症治疗基础上予以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吸入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FEV1占预计值百分数(FEV1/FVC)、晨间测定最大呼气峰值流速(PEFam)及晚间测定最大呼气峰值流速(PEFpm)]情况,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自我评价评分,治疗后临床效果,治疗依从性,以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各肺功能指标和临床症状、自我评价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肺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临床症状和自我评价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肺功能指标均高于对照组,临床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3.18%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率为93.18%较对照组治疗依从率95.00%稍低,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11.36%,对照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10.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复方干粉剂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有利于改善患者肺功能及临床症状,且具有较好的治疗依从性和安全性。
- 尹建威冯博琳张王锋
- 关键词:哮喘布地奈德福莫特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