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毅
- 作品数:3 被引量:9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中药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酰胺态氮对菘蓝生长及活性成分积累动态的影响被引量:3
- 2015年
-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浓度酰胺态氮对菘蓝生长及活性成分积累的影响,为菘蓝合理施用有机氮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叶面喷施2次和1次酰胺态氮,随着浓度的增大,菘蓝单株干质量先增加后降低,叶面喷施3次酰胺态氮,随着浓度增大,单株干质量增加;叶面喷施酰胺态氮对叶片的促生长作用大于对根的作用。(2)叶面喷施2次5 g/L的酰胺态氮有利于叶内靛蓝的积累,喷施1次10 g/L利于靛玉红的积累。(3)叶面喷施3次10 g/L的酰胺态氮利于根中(R,S)-告依春含量的积累。研究结果说明酰胺态氮对菘蓝叶中靛蓝、靛玉红与根中(R,S)-告依春含量的动态积累影响不一致。结合酰胺态氮对菘蓝生长的影响,为获得高产优质的大青叶与板蓝根,应在菘蓝苗期叶面喷施质量浓度为15 g/L的酰胺态氮2次。
- 杨月吕婷婷唐晓清李艳张毅王康才
- 关键词:菘蓝靛蓝靛玉红
- 菘蓝苗期生长与气体交换参数对不同浓度酰胺态氮的动态响应被引量:3
- 2015年
- 以盆栽方式研究了苗期菘蓝生长及气体交换参数对不同浓度的酰胺态氮施用次数的响应。结果表明:苗期施用适宜浓度的酰胺态氮能有效地提高菘蓝叶片的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与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也能有效促进主根直径、单株叶与根的鲜质量,其中以浓度为1.0%-1.5%的酰胺态氮施用2次的促进作用明显;建议在菘蓝营养生长前期以促进生长为目的,施用1.0%-1.5%的纯脲有利于其生物量的积累。
- 唐晓清吕婷婷张毅李艳杨月施晟璐王康才
- 关键词:菘蓝气体交换参数
- 氮素形态及配比对夏播菘蓝生长及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被引量:5
- 2017年
- 以来自山西的菘蓝(Isatis indigotica Fort.)为实验对象,采用盆栽法研究铵态氮(NH_4^+-N)、硝态氮(NO_3^--N)和酰胺态氮[CO(NH_2)_2]的不同配比对夏播菘蓝生长,叶和根中的可溶性蛋白质及总氮含量,根中多糖含量,叶中叶绿素相对含量,以及叶中靛玉红和靛蓝、根中(R,S)-告依春的含量和积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施氮处理组的单株叶干质量均高于对照(不施用氮素)组,但单株根干质量或高于或低于对照组,其中,T4[n(铵态氮)∶n(硝态氮)∶n(酰胺态氮)=25∶75∶0]处理组的单株叶和根干质量均最大,且总体上显著高于对照组及其他施氮处理组(P<0.05);而施氮处理组的根冠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各施氮处理组叶中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与对照均无显著差异,但各施氮处理组根中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叶和根中的总氮含量以及叶中的叶绿素相对含量总体上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根中的多糖含量或高于或低于对照组,其中,T6[n(铵态氮)∶n(硝态氮)∶n(酰胺态氮)=0∶75∶25]处理组根中的多糖含量和叶中的叶绿素相对含量均最高,T3[n(铵态氮)∶n(硝态氮)∶n(酰胺态氮)=50∶50∶0]处理组叶和根中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较高。各施氮处理组叶中靛玉红含量总体上显著高于对照组,多数施氮处理组叶中靛蓝含量则显著低于对照组,但各施氮处理组的单株叶中靛蓝和靛玉红积累量总体上高于对照组;其中,T2[n(铵态氮)∶n(硝态氮)∶n(酰胺态氮)=75∶25∶0]处理组叶中靛玉红含量及其单株积累量均最高,T6处理组叶中靛蓝含量最高,而单株叶中靛蓝积累量则以T3处理组最高。各施氮处理组根中(R,S)-告依春含量总体上显著低于对照组,其中,以T1[n(铵态氮)∶n(硝态氮)∶n(酰胺态氮)=100∶0∶0]处理组根中(R,S)-告依春含量最高,T4处理组单株根中(R,S)-告依春积累量最高。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按不同配比施用不同形态氮素,�
- 唐晓清杨月吕婷婷张毅李艳王康才
- 关键词:氮素形态生长性状靛玉红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