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兰
- 作品数:2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新生代断—拗转换面的厘定被引量:8
- 2014年
- 以近年来东海盆地西湖凹陷新增加的钻井资料和区域连片三维地震资料为基础,通过对区域二维地震大剖面进行重新解释,对主要控凹的同沉积断裂活动史进行了定量分析,并对T30(平湖组顶界面)、T34(宝石组顶界面)和T24(花港组顶界面)三个地震不整合面的规模、不整合面上下断层发育程度和地层厚度横向的变化、以及不整合面上下沉积旋回和沉积相转换的强度进行了比较。指出只有T30界面才是西湖凹陷从伸展断陷盆地转换为拗陷盆地的转换面,此不整合面的规模最大,界面上下的构造样式、沉积相和断层活动指数的转变强度最大;而T34界面仅为两个断陷幕之间的次级不整合面,T24界面仅为两个拗陷幕之间的次级不整合面。
- 杨彩虹王英民曾广东张兰万丽芬李昆周兴海郭颖吴嘉鹏
- 关键词:东海盆地西湖凹陷新生代不整合面
- 柴达木盆地狮子沟构造带分层变形特征被引量:5
- 2010年
- 柴西地区构造带与阿尔金断裂近垂直,与昆仑山山前断裂近平行,以基底逆冲断层、压扭性断层、反转断层为主要构造要素发育的强变形带构成不同尺度构造单元的边界.通过精细的构造解析,认为狮子沟构造带的滑脱层与细砂山组沉积是伸展体制转向挤压体制的关键.柴西地区中、新生代经历了裂陷伸展与挤压收缩交替变化的构造演化过程,可以划分为侏罗纪裂陷、白垩纪坳陷、古近纪弱裂陷、新近纪-第四纪挤压收缩等构造演化阶段.根据物理模拟实验分析了狮子沟构造带的分层变形特征.
- 王建乔高嵩蒿王丽琼张兰龚鑫于福生
- 关键词:构造带构造演化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