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万荣
- 作品数:40 被引量:199H指数:11
- 供职机构:甘肃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专项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 大黄牡丹汤组方对急性胰腺炎大鼠胰腺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18
- 2014年
- 目的研究大黄牡丹汤组方(RPDP)对急性胰腺炎(AP)模型大鼠胰腺腺泡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大鼠分为药物作用12 h假手术(SO)组、模型组和RPDP组,药物作用24 h SO组、模型组和RPDP组。经十二指肠壁浆肌层穿刺距离胆胰管开口0.3 mm处的胆管,加压注射3.5%牛磺胆酸钠0.1 mL/100 g,建立大鼠AP模型。治疗组造模后立即给予RPDP 40 g/kg灌胃1次,SO组、AP模型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灌胃1次。经RPDP治疗后12 h和24 h,麻醉取血及胰腺组织,检测胰腺组织细胞凋亡率、一氧化氮(NO)含量和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的活性。结果与模型组比较,RPDP组两个时间点的血清淀粉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胰腺组织内NO含量明显升高(P<0.05),胰腺细胞凋亡指数显著增加(P<0.05)。结论 RPDP可诱导急性胰腺炎大鼠胰腺腺泡细胞凋亡,其机制应该与增加胰腺组织iNOS活性和NO含量有关。
- 张延英汪永锋张艳霞李存祥康万荣
-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
- 凹土玉米芯垫料对大鼠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酶系的影响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观察凹土玉米芯垫料对大鼠肝脏细胞色素P450(CytP450)、细胞色素b5(Cytb5)含量及大鼠肝微粒体CYP1A2和CYP2E1活性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普通刨花组、玉米秸组、凹土玉米芯组和对照组,饲养30 d、60 d、90 d时测定大鼠肝脏微粒体CytP450、Cytb5的含量和CYP1A2,CYP2E1活性。结果 60—90 d时普通刨花组、玉米秸组与空白对照组之间CytP450含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凹土玉米芯组与对照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肝微粒体Cytb5含量、CYP1A2、CYP2E1活性各组均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凹土玉米芯对大鼠肝脏细胞微粒体CytP450、Cytb5、CYP1A2和CYP2E1没有诱导或抑制作用,普通刨花组对大鼠肝CytP450有较强的诱导作用,玉米秸也有不同程度的诱导作用,但低于普通刨花的诱导作用。
- 舒畅张延英张延英吴建军陶维天蔺兴遥朱建坤康万荣
- 关键词:垫料细胞色素P450
- 三线定位法在大鼠心脏采血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介绍一种改良的大鼠心脏穿刺采血方法。方法采用90只SPF级Wistar大鼠,雌雄各半,以10%水合氯醛溶液,按0.3 mL/kg体质量行腹腔注射麻醉,三线定位确定穿刺位点,使用采血针采血,利用采血管负压收集血液,记录每只大鼠采血量。结果以单只大鼠采血量达5 mL或以上为终末次采血成功计算成功率,90只大鼠共计采血90次,成功率约为82.2%,离心后血清总量约为260 mL,平均每只大鼠分离血清约为2.8 mL。结论改进后的心脏采血技术定位方法直观易学,且采血量多、血液质量高,同时创伤小、效率高,值得向广大同行推广应用。
- 周灵通宋敏刘小钰蒋林博黄凯董万涛康万荣
- 大黄牡丹汤治疗急性胰腺炎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23年
- 急性胰腺炎(AP)是消化科常见急症之一,由多种原因引起,发生机制复杂,若不及时治疗可导致呼吸衰竭甚至多脏腑功能衰竭,病情严重可致患者死亡。现阶段临床治疗AP仍采用传统西医常规治疗,但其效果有待加强。有大量文献报道及实验数据显示,大黄牡丹汤医治AP患者取得良好的疗效。通过查阅中外有关文献及研究成果,从抑制胰腺的分泌、调控炎性细胞因子、保护肠黏膜、促进细胞凋亡、促进胰腺微循环、氧化应激反应、降低胰腺腺泡内钙超载等方面,对大黄牡丹汤治疗AP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AP临床治疗的发展提供参考。
- 杨丹孙银凤汪永锋张延英汪湛东宋冰康万荣张艳霞
- 关键词:大黄牡丹汤急性胰腺炎
- 昆仑雪菊提取物对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的作用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观察昆仑雪菊提取物对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方法:将35只雄性STZ诱导的糖尿病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昆仑雪菊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吡咯列酮组5组,每组7只;另选7只SPF级雄性Wistar大鼠为正常对照组。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灌服生理盐水,昆仑雪菊低、中、高剂量组分别按100,200,400μg/(g·d)剂量灌胃,吡咯列酮组灌服吡咯列酮10μg/(g·d),连续4周。实验室检测大鼠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血脂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胰岛素分泌水平(INS)、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HE染色胰腺组织并光镜下观察胰岛结构。结果:昆仑雪菊提取物对降低糖尿病大鼠体质量作用不明显(P>0.05),但对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具有降低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胰岛素分泌,下调炎症因子ICAMI、PAI1、MCP1、IL-6的表达,与模型对照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显示各药物组具有保护胰岛β细胞、延缓胰岛衰竭的作用。结论:昆仑雪菊提取物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促进胰岛素分泌、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炎症因子表达有关。
- 舒畅范强杨丽霞姜良恩张邦能康万荣张延英万生芳
- 关键词:STZ糖尿病大鼠模型胰岛素抵抗
- 薏苡仁多糖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Caspase-1介导细胞焦亡通路的影响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探究薏苡仁多糖对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结肠组织细胞焦亡的影响,并从半胱氨酸天冬氨酸酶-1(Caspase-1)介导的细胞焦亡通路阐述其可能机制。方法以饮用葡聚糖硫酸钠(DSS)造模,实验小鼠分为5组:正常组、模型组、薏苡仁多糖高、中、低剂量组(250、500、1000(mg/kgbwd),1次/日灌胃给药,连续14 d。给药同时每天观察小鼠症状、体征变化,作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末次给药24h后取结肠粘膜组织观察粘膜损伤情况,作大体形态损伤指数(CMDI)评分;制备切片,HE染色下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学改变,作结肠组织病理学评分;ELISA法检测结肠组织中活性氧(ROS)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焦亡程度、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NOD样受体蛋白3(NLRP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Caspase-1)、白细胞介素1β、18(IL-1β、IL-18)mRNA的表达。结果薏苡仁多糖能有效改善小鼠的一般情况,减轻结肠组织病理损伤;相比正常组,模型组DAI评分、CMDI评分及结肠组织病理学评分、结肠组织ROS含量、NLRP3、Caspase-1、IL-1β、IL-18 mRNA表达量、细胞焦亡程度均明显增高(P<0.01);相比模型组,薏苡仁多糖各剂量组DAI评分、CMDI评分及结肠组织病理学评分、结肠组织ROS含量、NLRP3、Caspase-1、IL-1β、IL-18 mRNA表达量、细胞焦亡程度均明显降低(P<0.01),尤以高剂量组显著。结论薏苡仁多糖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结肠组织细胞焦亡呈抑制作用,调控Caspase-1介导的细胞焦亡通路是其可能作用机制。
- 李彦龙任彦彦常利军田旭东俞小艳李生财孙平陈世旺武正权徐中康万荣
- 关键词:薏苡仁多糖溃疡性结肠炎
- 中医辨证诊治急性胰腺炎方法研究被引量:31
- 2020年
-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主要是指在各种外界诱导因素下胰酶被异常激活导致的胰腺组织局部急性炎症,同时多伴有体内其他组织器官功能发生改变。在临床上AP是一种病死率极高的急性疾病,且由于现代人不良生活规律和饮食习惯,导致该病的诱因容易出现,同时由于并发症较多易导致预后不良,因此危害较为严重。中医辨证诊治方法在控制AP并发症并减轻腹痛等症状方面有明显效果,主要对中医在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探讨,为中医药的应用及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
- 宋冰汪永锋张延英吴建军张艳霞李存祥康万荣杨娇张建山
-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中医辨证诊治
- 甘肃中医药大学标准化实验动物室建设与管理的探讨
- 目的根据国标建立标准化动物实验室的特点,结合甘肃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建设和管理的工作实际和经验总结,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探讨标准化动物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方面的问题,对优化建设方案,完善管理方法,促进管理规范化等方面进行了探...
- 李存祥张延英蔺兴遥康万荣王水明
- 大黄牡丹汤组方对急性胰腺炎模型大鼠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7
- 2014年
- 目的研究大黄牡丹汤组方(Rhei radix et rhizome peony Decoction Prescription,RPDP)对急性胰腺炎(AP)模型大鼠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 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治疗组。以0.1 m L/min的速度,经十二指肠壁浆肌层穿刺距离胆胰管开口0.3 mm处的胆管,加压注射3.5%牛磺胆酸钠0.1 m L/100 g,建立大鼠AP模型。治疗组造模后立即给予RPDP 40 g/kg灌胃1次,假手术组、模型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灌胃1次。各组分别于造模后4h、8h、12h处死10只大鼠并取血,检测血清中IL-6、IL-β和TNF-α含量;同时切取各时段大鼠胰腺组织,检测MDA、MPO和SOD的含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各时段血清IL-6、IL-β和TNF-α含量均显著减少(P<0.05);各时段胰腺组织中MDA、MPO含量显著降低(P<0.05),SOD含量显著升高(P<0.05)。结论 RPDP有抑制TNF-α、IL-6、IL-β的释放,减少MDA产生,有抗过氧化损伤作用,提高机体对OFR的清除能力。
- 张延英舒畅蔡兴吴建军张艳霞王茸李存祥康万荣王荣
-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炎症介质氧自由基
- 细胞焦亡与相关疾病的中医药干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2年
- 就近年来中医药干预下细胞焦亡在消化、呼吸、神经系统及风湿性、代谢性、心脑血管相关性疾病中的作用及机制探讨等展开综述,冀能为此类疾病的中医药治疗提供科学理论支持及新思路、新理念。
- 李彦龙李斌儒任彦彦常利军田旭东俞小艳李生财孙平刘顺庆康万荣
- 关键词:疾病中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