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姜山

作品数:2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化学工程

主题

  • 2篇微通道
  • 2篇传质
  • 2篇传质特性
  • 1篇单乙醇胺
  • 1篇氧化碳
  • 1篇乙醇
  • 1篇乙醇胺
  • 1篇气液两相流
  • 1篇吸收CO2
  • 1篇离子
  • 1篇离子液
  • 1篇离子液体
  • 1篇两相流
  • 1篇化学吸收
  • 1篇混合气
  • 1篇二氧化碳
  • 1篇醇胺

机构

  • 2篇天津大学

作者

  • 2篇马友光
  • 2篇朱春英
  • 2篇姜山
  • 1篇付涛涛
  • 1篇杜威

传媒

  • 2篇化工学报

年份

  • 2篇201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微通道内离子液体/乙醇混合溶液吸收CO2的传质特性被引量:4
2017年
采用高速摄像仪对微通道内离子液体/乙醇混合溶液吸收CO_2的传质行为进行了实验研究。考察了弹状流型下气液两相流量比和离子液体浓度对液侧体积传质系数kLa和液侧传质系数kL的影响。当离子液体浓度不变时,kLa、kL均随气液流量比的升高而增大并逐渐趋于恒定。当液相流量不变时,对于不同浓度的离子液体溶液,液侧体积传质系数kLa和液侧传质系数kL随气液流量比的变化曲线出现了交叉点。在交叉点之前,kLa和kL均随着离子液体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在交叉点之后,kLa和kL均随着离子液体浓度的增大而增大。提出了用于预测液侧体积传质系数kLa的新的量纲1经验关联式,预测效果良好。
张璠玢朱春英付涛涛姜山杜威张沁丹马友光
关键词:微通道离子液体二氧化碳传质
微通道内单乙醇胺水溶液吸收CO2/N2混合气的传质特性被引量:5
2017年
采用高速摄像仪对400μm×400μm T形微通道内单乙醇胺(MEA)水溶液吸收混合气中CO_2过程的气液两相流及传质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微通道内的压力降采用压力传感器进行测量。考察了弹状流型下气液两相流量及MEA浓度对压力降、比表面积和传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MEA浓度不变,气液两相流量增大时,压力降、比表面积、传质系数、体积传质系数和增强因子均增大,并逐渐趋于恒定。当气液流量不变,MEA浓度增大时,压力降、传质系数、体积传质系数和增强因子增大,但比表面积减小。实验条件下,压力降范围为2.00~5.23 kPa,化学吸收过程的传质系数范围为7.74×10^(-4)~2.97×10^(-3) m·s^(-1)。对于伴有快速化学反应的传质过程,以Sherwood数、Reynolds数、Schmidt数及增强因子为变量建立了体积传质系数的预测关联式,平均偏差为5.09%,具有良好的预测性能。
姜山朱春英张璠玢马友光
关键词:微通道气液两相流化学吸收传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