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欢

作品数:4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湖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血蜱
  • 2篇牛蜱
  • 2篇唾液
  • 2篇微小牛蜱
  • 2篇菌群
  • 2篇PCR-DG...
  • 2篇DGGE
  • 1篇生物菌
  • 1篇生物菌群
  • 1篇微生物
  • 1篇微生物菌
  • 1篇微生物菌群
  • 1篇细菌
  • 1篇立克次氏体
  • 1篇菌群分析
  • 1篇斑点热
  • 1篇斑点热群
  • 1篇PCR-DG...
  • 1篇变性梯度凝胶...
  • 1篇长角血蜱

机构

  • 4篇湖南农业大学

作者

  • 4篇唐欢
  • 3篇程天印
  • 1篇和小明
  • 1篇唐莲
  • 1篇江叔芳

传媒

  • 1篇中国兽医杂志
  • 1篇湖南畜牧兽医
  • 1篇中国预防兽医...
  • 1篇黑龙江畜牧兽...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狼源和羊源长角血蜱体内菌群分析
2016年
采用PCR-DGGE技术分析狼、羊长角血蜱体内携带菌群情况。无菌条件下将样品用液氮研磨成粉,试剂盒提取细菌总DNA;通用引物扩增细菌16S r DNA V3区并进行DGGE电泳,分析、选取7条优势条带,回收克隆测序。结果显示,狼、羊长角血蜱体内共携带7种优势菌,其中兰斯格军团杆菌(Legionella lansingensis)、皮可克立克次氏体(Rickettsia peacockii)、RSV70AB1-2细菌(Bacterium SV70AB1-2)、JNCZJb F1细菌(Bacterium JNCZJb F1)为二者共有;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 sp)和一种不可培养的细菌存在于狼源长角血蜱体内;拉乌尔特立克次氏体(Rickettsia raoultii)存在羊源长角血蜱体内。长角血蜱寄生在不同宿主体内所携带优势菌群存在一定差异。
唐莲江叔芳唐欢
关键词:PCR-DGGE长角血蜱微生物菌群
微小牛蜱唾液菌群的PCR-DGGE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为了解微小牛蜱唾液内的菌群结构信息,采用PCR-DGGE技术对微小牛蜱半饱血、饱血雌成虫唾液内菌群结构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微小牛蜱半饱血、饱血雌成虫唾液内菌群结构有较大差异,饱血中细菌比半饱血多两种,分别为莫拉菌和不动杆菌;唾液内菌群与全蜱菌群差异极大。在检出的细菌中多数具有一定的致病性,故微小牛蜱叮咬可能会引起人或动物发生多种细菌性疾病。
向亮亮唐欢程天印
关键词:DGGE微小牛蜱唾液细菌
褐黄血蜱唾液菌群结构分析被引量:10
2016年
为了解褐黄血蜱唾液内细菌的种类和传播途径,本研究分别提取褐黄血蜱饱血、半饱血的蜱虫及其唾液细菌总DNA,以其为模板,以通用引物扩增细菌16S r DNA V3区,并对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唾液内优势菌序列分别与狡诈球菌、鞘氨醇单胞菌属、立克次体、不可培养的细菌序列高度相似。虫体的优势菌序列与葡萄球菌属、立克次体、柯克斯体属的序列相似。饱血、半饱血蜱的唾液菌群结构存在一定差异,而蜱虫与其唾液的菌群结构差异很大。本研究表明褐黄血蜱唾液含条件致病菌,有经唾液传播疾病的潜在风险。
和小明唐欢程天印
关键词:PCR-DGGE唾液菌群
微小牛蜱立克次氏体的检测被引量:1
2016年
为利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检测微小牛蜱体内携带立克次氏体的种类,无菌条件下提取微小牛蜱总DNA,以设计的引物RPCS.569P/RPCS.1262n和通用引物RPCS.877P/RPCS.1258GCn扩增立克次氏体gltA基因,DGGE电泳分离,选取条带进行回收克隆测序。结果表明:微小牛蜱之卵、饱血雌成蜱、半饱血雌成蜱、雄成蜱内均只含2种立克次氏体;测序、分析显示分离菌为立克次氏体属斑点热群。说明微小牛蜱具有潜在斑点热病源传播风险。
唐欢向亮亮程天印
关键词:微小牛蜱立克次氏体斑点热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