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包紫薇

作品数:9 被引量:53H指数:3
供职机构: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结核
  • 4篇肺结核
  • 2篇阴性
  • 2篇荧光
  • 2篇荧光定量
  • 2篇支气管
  • 2篇支气管肺泡
  • 2篇支气管肺泡灌...
  • 2篇支气管肺泡灌...
  • 2篇痰涂片
  • 2篇痰涂片阴性
  • 2篇痰涂片阴性肺...
  • 2篇涂片
  • 2篇洗液
  • 2篇灌洗
  • 2篇灌洗液
  • 2篇肺泡
  • 2篇肺泡灌洗
  • 2篇肺泡灌洗液
  • 2篇TB-DNA

机构

  • 8篇苏州市第五人...
  • 1篇苏州大学

作者

  • 8篇包紫薇
  • 4篇吴妹英
  • 4篇唐佩军
  • 4篇王霞芳
  • 3篇沈兴华
  • 3篇刘佳
  • 2篇叶志坚
  • 2篇张建平
  • 2篇曾令武
  • 2篇李苏梅
  • 1篇冯彦军
  • 1篇周琳
  • 1篇肖玉梅
  • 1篇张耀刚
  • 1篇时翠林
  • 1篇王泓
  • 1篇刘义安

传媒

  • 3篇抗感染药学
  • 2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国际流行病学...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苏州地区非结核分枝杆菌病病原学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了解苏州地区非结核分枝杆菌(NTM)病的病原学特征。方法回顾性选取就诊于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确诊为NTM病患者,收集年龄、性别等基本信息,同时对留痰、肺泡灌洗液、脑脊液、尿沉渣、胸腹水等NTM阳性样本进行全基因测序,建立基因进化树分析菌株间同源性,对100%同源样本进行全基因组共线分析。结果苏州地区共发现NTM病例67例,病例由2014年的3例增加到2018年的22例,以胞内分枝杆菌为主(38株,56.7%)。基因进化树分析发现堪萨斯分枝杆菌各菌株间同源性偏高。同一患者的菌株基因共线性范围较高。结论苏州地区NTM病发现例数逐年增多,致病菌种以胞内分枝杆菌为主。今后需密切关注堪萨斯分枝杆菌在人际间传播的可能性。
刘佳肖玉梅曾令武张耀刚包紫薇吴妹英
关键词:非结核分枝杆菌基因树病原学
含利福喷丁与含利福平的抗结核方案对初治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的比较被引量:11
2020年
目的:比较含利福喷丁与含利福平的抗结核方案对初治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8年12月间在医院住院就诊的初治肺结核患者500例资料,其初治抗结核方案均为2 HRZE/4HR(含利福平组),其中136例因利福平不良反应将抗结核方案调整为2 HLEZ/4 HL(含利福喷丁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2月、6月末的痰菌阴转率和1年后的痰菌复阳率及其疗程结束时的肺部病灶吸收有效率的差异。结果:500例初治肺结核患者采用2 HREZ/4 HR方案治疗过程中,其中按疗程完成治疗的患者236例(含利福平组),136例患者因出现肝功能异常、皮疹、血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将其抗结核方案调整为2 HLEZ/4 HL(含利福喷丁组),按疗程完成治疗的含利福喷丁组患者92例;含利福喷丁组患者试用利福喷丁后再次发生利福平样不良反应的26例,少于含利福平组(156例次);含利福喷丁组患者在治疗2月末、6月末的痰结核菌阴转率与含利福平组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1年后的痰菌复阳率、疗程结束时的肺部病灶吸收有效率经组间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福喷丁用于抗结核治疗的效果与利福平相当,且毒副反应程度较后者轻,符合当前其长效、高效、新型、低毒的临床评价。
包紫薇刘佳王泓
关键词:利福喷丁利福平骨髓抑制
荧光定量PCR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TB-DNA对痰涂片阴性肺结核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TB-DNA对痰涂片阴性的肺结核的诊断价值分析。方法采集180例痰涂片阴性的肺结核病患者及100例非结核性肺部疾病患者100例(肺炎、肺癌及矽肺患者),应用荧光定量PCR检测BAL...
李苏梅包紫薇唐佩军王霞芳
文献传递
苏州地区2011年——2017年间9528例肺结核患者合并症的原因分析及其分布趋势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分析苏州地区住院肺结核患者的合并症原因及其分布趋势,为改善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1年-2017年间收治的肺结核患者9 528例病历资料,并发症6 927例,其中肺外结核和咯血患者设为青少年组(n=4 389例),糖尿病、耐药、药物反应患者设为中老年组(n=2 538例);分析其肺结核合并症谱、时间和年龄分布的趋势。结果:6 927例住院肺结核并发症患者占肺结核患者的72.70%;肺结核合并症如肺外结核3 453例、糖尿病1 075例、咯血936例、耐药389例和药物反应1 074例;青少年组并发症例数(3 380例)低于中老年组(3 547例))P<0.05);肺外结核患者占肺结核患者(PTB)比例为36.24%,糖尿病占11.28%,药物不良反应占11.27%,咯血占9.82%和耐药占4.08%;并发症的患病比例总体呈上升趋势(χ~2=23.503,P<0.01)。结论:苏州地区肺结核患者主要合并症为肺外结核、糖尿病;患者年龄小于40岁的人群合并肺外结核概率为最高,大于60岁易出现耐药、药物反应,应规范肺结核患者合并症的诊疗,以提高对复杂肺结核病的诊断治疗水平。
姚琳顾斌斌王霞芳沈兴华张建平包紫薇时翠林沈颖杰唐佩军吴妹英
关键词:肺结核合并症肺外结核咯血耐药药物反应
基于随机森林模型和Logistic回归模型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的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采用随机森林模型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TBM)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为TBM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采集2016年1月—2021年1月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107例TBM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79例)和预后不良组(28例),采用随机森林模型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TBM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随机森林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脑脊液蛋白含量、脑脊液腺苷脱氨酶水平、发热、意识障碍、瘫痪、病程、性别、治疗史、居住地、复视或视力下降为评分较高的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脑脊液蛋白含量高、有发热、存在意识障碍与TBM患者预后不良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基于随机森林模型和Logistic回归模型的分析显示,脑脊液蛋白含量、发热和意识障碍与TBM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是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高度重视对患者这些因素的管控,减少患者预后不良的发生。
周琳周琳刘佳叶志坚曾令武吴妹英沈兴华
关键词:LOGISTIC回归模型结核性脑膜炎预后影响因素
荧光定量PCR对痰涂片阴性肺结核的临床诊断价值被引量:31
2018年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PCR检测对痰涂片阴性的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采集180例痰涂片阴性的肺结核病患者及100例非结核性肺部疾病患者(肺炎、肺癌及矽肺患者)的支气管灌洗液(BALF),应用荧光定量PCR检测BALF中的TB-DNA,同时进行BALF结核杆菌培养及抗酸染色法检查结核杆菌,比较不同方法对肺结核的临床诊断效率。结果肺结核组中BALF中TB-DNA阳性检出率为62.77%,显著高于BALF抗酸染色法的阳性检出率33.89%(P<0.05),与BALF结核杆菌培养法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1个月后TB-DNA的阳性检出率也高于抗酸染色法(P<0.05)。结论荧光PCR定量检测TB-DNA能提高结核杆菌的检出率,可作为诊断及判断疗效的方法。
李苏梅包紫薇唐佩军王霞芳
关键词:结核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荧光定量PCRTB-DNA
菌阴肺结核诊断流程的思考
为了做好菌阴肺结核病人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工作,通过研究TB-Ab、38KDa、16KDa、LAM抗体及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s)、TB-DNA、基因芯片检测、病理学技术在临床菌阴肺结核早期和快速诊断中的应用,并对各种...
吴妹英包紫薇沈兴华王霞芳唐佩军叶志坚
文献传递
苏州市637例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患者出院后88例核酸复检阳性病例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 对苏州市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病毒株感染患者,经治疗出院后复检阳性情况进行分析,为出院患者的隔离管理、健康监测及疫情防控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13日—2022年5月10日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出院健康监测期间核酸检测情况分为复阳组及未复阳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基本信息、疫苗接种情况、首次达到出院标准时间、发病初期淋巴细胞计数等临床特征,并分析复阳组复阳时间、二次入院后达到出院标准时间。结果 637例出院病例中复阳病例88例,复阳率13.8%。复阳组平均年龄明显大于未复阳组(P<0.05),但在性别、体重指数(BMI)及合并基础性疾病上无统计学差异。复阳组发病初期淋巴细胞下降人数比例明显高于非复阳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637例患者疫苗接种针次达2针及以上人数共500例,占比78.5%,两组患者疫苗接种情况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发病至初次达到出院标准时间间隔中位数均为9天,复阳时间为出院后第1~23天,中位天数为第3天,发生在出院后14天内的占97.7%,复阳后二次达到出院标准时间为3~14天,间隔中位数为3天。结论 高龄、淋巴细胞数作为与复阳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值得被重视。较其它病毒株,奥密克戎感染患者核酸转阴及住院时长明显缩短。按新版诊疗方案可以让部分患者提前出院、节约医疗资源,并未对复阳率造成较大影响,新版诊疗指南更科学、合理,能更科学而有效的指导各地疫情防控。
张金荣闵翼张建平冯彦军包紫薇吴洵洵刘义安
关键词:核酸检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