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泽旭
- 作品数:2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非稳态法测定稠油油藏相对渗透率实验研究被引量:12
- 2010年
- 为了更好地了解稠油油藏的开发特点,针对实际油藏地质特点和流体性质特征,通过室内实验,用水驱油非稳态法测定稠油油藏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在数据处理过程中,用JBN经验公式法进行计算,采用对数对其进行拟合与回归计算,做出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进而得出实验结果。结果表明,两相渗流区比较大,残余油饱和度比较高,水相渗透率相对比较低,等渗点饱和度大于50%。通过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可判断此油藏的润湿性,此稠油油藏为弱亲水油藏。在水驱油过程中,见水时间较早,见水时压差为0.72,突破时所对应的采收率还不到30%,最终采收采收率较低。此研究能为提高采收率技术决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在以后相关润湿性的研究中可以通过相渗曲线来进行判断。
- 阳晓燕杨胜来李秀峦刘泽旭李武广
- 关键词:水驱油稠油油藏相对渗透率
- 蒸汽驱大孔道形成及砂堵效果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油田开发一旦进入中高含水期,驱油过程中所形成的大孔道就会导致流体窜流、注入蒸汽浪费,生产井见效变差,从而严重影响蒸汽驱的驱油效果。利用室内一维填砂管实验对大孔道形成及其出砂量进行描述,通过实施砂堵前后渗透率的变化来评判砂堵大孔道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砂堵后渗透率可以降低到初始值。通过相似准则原理的转换,用三维箱体模型模拟实际油藏,对蒸汽驱过程中注砂的瞬时油气比、累计采出程度进行了分析,认为注砂封堵大孔道不宜过早,含水率达到90%时实施封堵效果较好。并提出用合适浓度的瓜胶悬浮液携砂封堵蒸汽驱所形成的大孔道,效果更加显著。
- 阳晓燕杨胜来刘泽旭
- 关键词:大孔道蒸汽驱砂堵驱油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