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晓敏

作品数:8 被引量:14H指数:1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肝硬化
  • 3篇肝硬化患者
  • 2篇血管
  • 2篇血管活性
  • 2篇血管活性肠肽
  • 2篇胃肠
  • 2篇胃动素
  • 2篇胃泌素
  • 2篇结石
  • 2篇活性
  • 2篇活性肠肽
  • 2篇肝功
  • 2篇肝功能
  • 2篇肠肽
  • 1篇代偿
  • 1篇代偿期肝硬化
  • 1篇胆管
  • 1篇胆管结石
  • 1篇胆管造影
  • 1篇胆囊

机构

  • 8篇河南科技大学

作者

  • 8篇刘晓敏
  • 4篇张英剑
  • 2篇张腊梅
  • 2篇郭虹
  • 2篇王萍
  • 1篇焦燏烽
  • 1篇白晓红
  • 1篇谢镭
  • 1篇郭二伟
  • 1篇陈茜
  • 1篇王宏运
  • 1篇张腊梅
  • 1篇张静
  • 1篇许锦锦
  • 1篇周新
  • 1篇郑玉峰

传媒

  • 1篇河南科技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罕少疾病杂志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2篇2020
  • 2篇2018
  • 2篇201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网络证据认定研究——以专利无效宣告为视角
2020年
本文主要研究专利无效宣告程序中的网络证据认定问题,以近年来涉及网络证据的专利无效案件为研究对象。目前互联网已成为世界上最迅捷、最广泛的信息传播媒介,已越来越多地影响和改变人们的日常生活。互联网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随之而来的,各种基于网络的纠纷也层出不穷。因为互联网的存在,已经打破了原有传统的纸质证据,而越来越多的网络证据出现,因为网络具有不稳定、易破坏、可修改等特性,导致在现实中运用网络证据时,易对于网络证据的认定产生争议。因其具有的这些特性,给网络证据认定的过程中带来诸多问题,其中就包括对于获取的网络证据是否真实及其公开性的认定问题,同时这两个问题也是本文讨论的重点。本文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对专利无效宣告案件中网络证据认定问题进行研究。
刘晓敏
关键词:网络证据
肝硬化患者胃肠功能紊乱的临床研究
目的:本课题通过对肝硬化患者进行消化道症状积分评定,同时结合测定患者空腹血清胃泌素、胃动素、血管活性肠肽水平,从而探讨肝硬化患者胃肠功能紊乱与肝硬化程度的关系,为肝硬化胃肠功能紊乱的预防及治疗提供帮助。  方法:选择20...
刘晓敏
关键词:肝硬化胃肠功能紊乱血清胃泌素胃动素血管活性肠肽肝功能损害
文献传递
一种增强型双向膨胀锚固螺丝钉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增强型双向膨胀锚固螺丝钉,包括钉身,所述钉身的最左端为锥形实心的螺丝钉头;所述钉身的内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滑动安装有紧固件;所述紧固件包括圆环状的紧固盘,所述紧固盘的边沿处垂直向右安装有两块弧形紧...
陈茜焦燏烽谢镭郭二伟白晓红刘晓敏
文献传递
胆管胸膜瘘三例
2020年
胆管胸膜瘘是胆道系统与胸膜腔之间的病理性交通,是肝胆疾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该病较为典型的临床表现是胆汁性胸水、胸闷、呼吸困难,CT、MRI检查、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或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可明确诊断,治疗方法主要有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术、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胆管胸膜瘘修补术等。由于胆管胸膜瘘症状隐匿且临床较少见,常被误诊、漏诊,现报告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3例胆管胸膜瘘患者。
张英剑张静恒冰琳刘晓敏李怡然刘祥瑞
关键词:胆管结石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
影响肝硬化失代偿患者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探究
2024年
目的探讨多次进行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MSCs)肝内移植及不同时间间隔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02月-2023年12月失代偿期肝硬化自愿接受治疗患者51例,随机分为单次移植组、多次移植组和对照组,各17例。对比三组实验室指标、影像学检查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三组肝功能及凝血功能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多次移植组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低于单次移植组与对照组,白蛋白水平高于单次移植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次移植组白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次移植B组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低于A组,白蛋白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影像学检查显示,多次移植组肝脏占位病变、门静脉血栓以及腹水发生率均低于单次移植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次移植组肝脏占位病变、门静脉血栓以及腹水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仅多次移植组术后发生2例发热,经对症处理后消失。三组不良反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UC-MSCs多次移植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肝脏功能,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同时,HUC-MSCs多次移植治疗的频率、间隔时间对疗效也有一定的影响,其中间隔3个月的疗效优于间隔1个月。
刘晓敏祁冉郑玉峰蒋珍张腊梅
关键词:失代偿期肝硬化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影响因素
肝硬化患者胆囊结石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了解肝硬化患者胆囊结石的发生率,同时分析其影响因素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5年8月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128例肝硬化患者为肝硬化组,并以同期门诊行体检者140例为健康对照组;其中肝硬化组根据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标准分为肝功A级(A组)、肝功B级(B组)、肝功C级(C组)。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空腹血清ALB、空腹血清CCK水平的测定。分析肝硬化胆囊结石的发生与性别、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腹腔积液、血清ALB及CCK的关系。结果:(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肝硬化组胆囊结石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35.2%vs 8.6%,P<0.05);且随着肝功能损害程度加重,胆囊结石的发生率随之升高,即B组和C组患者的胆囊结石发生率显著高于A组患者(A组22.9%vs B组35.0%vs C组50.0%,P<0.05)。肝硬化并发腹腔积液患者的胆囊结石发生率较无腹腔积液、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38.6%vs 22.2%vs 8.6%,P<0.05)。肝硬化组血清ALB水平较健康对照组降低(P<0.05),且随着肝功能损害程度加重而变化;而肝硬化组血清CCK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同样随着肝功能损害程度加重而变化。肝硬化患者胆囊结石发生率无性别差异(P>0.0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血清ALB含量是影响肝硬化患者胆囊结石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影响因素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硬化患者易发生胆囊结石,其发生与性别无关,而与肝功能损害程度、腹腔积液、血清ALB及CCK水平等有关,其中ALB是肝硬化患者伴胆囊结石的重要影响因素。
刘晓敏王萍王宏运张腊梅周新许锦锦张英剑
关键词:肝硬化胆囊结石胆囊收缩素腹水肝功能分级
肝肾淀粉样变性合并胃癌1例
2018年
患者男,75岁。因腹胀、纳差、恶心、腹泻1年余,加重1个月,于2016年3月313入院。1年前患者因腹胀、纳差,伴恶心,间断腹泻,大便为黑色稀水样,3~47次/d,无呕吐、呕血,多次在当地医院按“胃炎”治疗,
张腊梅王萍刘晓敏郭虹张英剑
关键词:肾淀粉样变性胃癌腹胀纳差恶心腹泻
肝硬化患者胃肠激素水平与消化道症状积分的相关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胃肠激素水平与消化道症状积分的关系。方法收集肝硬化患者95例(肝硬化组),并根据Child-Pugh肝功能分级将其分为肝功能A级组45例、肝功能B级组23例、肝功能C级组27例,纳入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NC组)。收集所有受试者的一般资料及胃肠激素水平、肝硬化患者消化道症状积分并分组进行比较。相关分析评估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肝硬化组患者血清胃泌素(GAS)、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均明显高于NC组,胃动素(MTL)水平低于NC组;肝功能C级组患者血清GAS、VIP水平均高于肝功能A级组、B级组及NC组,但血清MTL水平均低于肝功能A级组及NC组;不同肝功能分级的3组患者血清GAS水平均高于NC组,血清MIL水平均低于NC组,肝功能B级组、C级组患者血清VIP水平均高于NC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肝硬化患者消化道症状积分、Child-Pugh肝功能分级与血清GAS、VIP水平呈负相关,与血清MIL水平呈负相关;肝硬化患者Child-Pugh肝功能分级与消化道症状积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胃肠激素水平的紊乱导致其胃肠功能障碍,进而影响消化道症状积分。以上变化与肝硬化病情的进展及肝功能损害程度密切相关。
鲁申奥陈艳靳江郭虹张英剑刘晓敏
关键词:肝硬化胃泌素胃动素血管活性肠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