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电子电信

主题

  • 7篇雷达
  • 6篇视距
  • 6篇超视距
  • 6篇超视距雷达
  • 5篇天波超视距
  • 4篇天波超视距雷...
  • 2篇数据处理
  • 2篇频谱
  • 1篇软件架构
  • 1篇收发
  • 1篇双站
  • 1篇驱动方式
  • 1篇人机
  • 1篇人机交互
  • 1篇最优分布
  • 1篇系统架构
  • 1篇系统架构设计
  • 1篇可用度
  • 1篇雷达回波
  • 1篇回波

机构

  • 8篇中国电子科技...
  • 1篇合肥讯飞数码...

作者

  • 8篇余陈钢
  • 3篇陈志坚
  • 3篇卢琨
  • 2篇明亮
  • 2篇吴振雄
  • 1篇唐鸣
  • 1篇张晓华

传媒

  • 6篇现代雷达
  • 1篇火控雷达技术
  • 1篇信息化研究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0
  • 1篇200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天波超视距雷达回波边缘效应抑制处理方法被引量:1
2021年
天波超视距雷达在探测目标时,由于距离和方位分辨率低,在探测波位边缘,目标距离或方位单元会在短时间内不变化,这种现象被称为回波边缘效应,会直接影响目标跟踪处理和目标航迹运动趋势的判别。文中设计了一种基于保护波束的回波边缘效应抑制处理方法,通过对保护子波束内回波进行数据处理后,消除了因边缘效应产生的目标位置不准确的现象,航迹跨波位跟踪的能力得到较大提高,从而提升了航迹跟踪连续性。
韩彦明余陈钢夏新仁祝志勇
关键词:超视距雷达
基于原始频谱的天波超视距雷达回波特性分析方法被引量:1
2015年
天波超视距雷达工作环境复杂,受外部干扰和杂波的影响较大,使得超视距雷达目标回波特性十分复杂。为了对目标进行判别和有效跟踪,就必须分析掌握雷达各种回波和目标特性。文中设计了一种基于雷达原始频谱的回波特性分析方法,该方法以原始频谱为基础,将回波点迹及跟踪航迹数据与频谱数据进行同步对比分析,同时对频谱信息进行噪声基底、杂波展宽、覆盖率等统计评估,有效地分析超视距雷达回波特性以及对目标跟踪进行有效地分析和验证。
余陈钢陈志坚
关键词:超视距雷达
基于节点最优分布B样条的火箭弹开舱点时间估算方法
2016年
本文介绍了用基于节点最优分布B样条的算法来估算火箭弹开舱点时间的方法。利用火箭弹开舱时加速度突变的特征,找出加速度突变的时刻,从而估算出火箭弹的开舱点时间。
余陈钢
关键词:B样条
天波超视距雷达的回溯关联技术被引量:1
2010年
传统的数据关联算法中,若连续几个周期内的目标回波不满足建批准则,则会导致首次定位时间滞后于雷达首次发现时间。针对天波超视距雷达,文中提出一种回溯关联技术,该技术通过对建批阶段之前的回波进行回溯,将找到的点迹和建批阶段的航迹一并平滑输出。通过数据验证表明,基于回溯关联技术的目标跟踪算法可将目标定位时间更接近于雷达发现时间,在一定意义上提前了雷达定位时间,还可以将该技术推广到其他复杂环境下的雷达中。
明亮陈志坚余陈钢唐鸣
关键词:超视距雷达数据处理
天波超视距雷达双站收发同步覆盖模型设计被引量:2
2016年
在高频天波超视距雷达中,采用发射站和接收站双站分置,而发射站和接收站相隔较远,需要对雷达探测区域建立收发站空间同步覆盖的转换模型,使接收站接收波束覆盖区域与发射站发射波束覆盖区域进行同步覆盖。在已知选定的发射波束覆盖区域的情况下,文中通过设计的转换模型计算出接收波束覆盖区域及其接收波束参数,包括波束中心指向、波束宽度、子波束间隔等,从而实现接收波束覆盖区域与发射波束覆盖区域在空间地理位置上同步覆盖,使雷达系统能有效地探测到覆盖区域内的目标。
余陈钢张晓华吴振雄
关键词:超视距雷达
一种超视距雷达工作频率可用度评估方法被引量:2
2018年
天波超视距雷达的工作频率依靠电波环境探测系统通过对电离层环境的探测和评估后提供。而在选定的工作频率下,雷达实际探测效果和工作频率可用度,需要根据雷达原始回波数据进行综合评估和判别。文章设计了一种基于雷达原始频谱的工作频率可用度评估方法,该方法以原始频谱信息为基础,对噪声基底、杂波展宽、杂波强度、覆盖率等要素进行统计评估,然后对几种要素的统计分值进行综合计算,得到雷达频率可用度评估分值,并以该评估分值为依据判别雷达工作频率的可用度高低,从而决策是否需要对工作波位进行频率调整。
余陈钢卢琨
关键词:超视距雷达可用度
天波超视距雷达目标录取方法的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天波超视距雷达(OTHR)的工作方式和工作环境比较复杂,雷达的定位精度、检测概率和数据率与常规雷达不同,容易受外部噪声和杂波的影响。由于电波要通过电离层传播来探测目标,电离层的瞬时变化和多模式会污染雷达回波信号,并产生多路径效应,使超视距雷达测量得到的目标数据存在不确定性和模糊性,要从这种数据中正确识别出目标并能自适应关联跟踪处理是很困难的事。文中根据OTHR雷达的实际情况,参照常规雷达的目标录取方法,在自动跟踪的基础上,研究并开发出适合超视距雷达工作的人工录取和半人工录取方法,使得雷达在恶劣环境下也能充分发挥正常的工作能力。
陈志坚余陈钢卢琨
关键词:超视距雷达数据处理
雷达操作系统架构设计
2018年
介绍了雷达操作系统(ROS)的定义及其特点,然后,对其与传统操作系统的差异进行了对比分析,并给出了设计需求描述。针对雷达设备的特殊性,提出了ROS的整体架构,包括开发环境、程序结构和运行模式。面向底层硬件的驱动设计方面提出了三类驱动方式,并给出了相关标准数据结构。文中以国产“飞虹”雷达操作系统为例,对所提出架构的设计要素分别进行了说明和验证。
卢琨余陈钢吴振雄蒋威明亮
关键词:软件架构驱动方式人机交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