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川

作品数:3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2篇烃源
  • 1篇须家河组
  • 1篇岩石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源岩
  • 1篇致密储层
  • 1篇三叠
  • 1篇三叠统
  • 1篇上三叠统
  • 1篇上三叠统须家...
  • 1篇数学模型
  • 1篇天然气
  • 1篇天然气集输
  • 1篇天然气集输管...
  • 1篇烃源岩
  • 1篇网络
  • 1篇流体
  • 1篇集输
  • 1篇集输管道
  • 1篇集输管网

机构

  • 3篇中国石化
  • 2篇中国石化石油...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作者

  • 3篇何川
  • 2篇马中良
  • 2篇郑伦举
  • 2篇王强
  • 2篇王强
  • 1篇缪九军
  • 1篇李渡
  • 1篇谯英
  • 1篇郑凤
  • 1篇孟庆华

传媒

  • 2篇石油实验地质
  • 1篇天然气工业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0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川西天然气集输管网系统最优规划研究被引量:7
2006年
川西天然气集输管网系统庞大而复杂,而管网最优规划是在气田开发地面工程建设中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它不仅涉及到从井口到一级集气站,从一级集气站到二级集气站等的管网布置,还涉及到各级和各个集气站的布局。文章针对效益和费用两个目标,建立了川西集输管网系统最优规划的数学模型,并应用资源优化ReO软件进行了仿真计算,得出了川西管网的最优规划方案。该管网系统最优规划研究成果,不仅适用于新建天然气管网系统,还适用于已建管网系统的评价和改造。
何川孟庆华李渡谯英郑凤
关键词:天然气集输管道网络数学模型
烃源岩生排烃模拟实验技术现状、应用与发展方向被引量:12
2021年
烃源岩生排烃模拟实验已成为研究烃源岩生、排、滞油气机理的重要技术手段。对生排烃模拟实验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归纳与总结。目前根据反应体系的开放程度,生排烃模拟实验方法可分为开放体系、封闭体系和限制体系3类;模拟实验的方式主要有单温阶累计生排油气模拟和多温阶连续生排油气模拟2种;实验边界条件主要有模拟的温度、压力体系、时间、样品形态及无机反应介质等5类。生排烃模拟实验在明确油气生、排、滞过程及其主控因素,建立不同类型沉积有机质的油气演化模式,评价沉积盆地的油气资源潜力和进行油气源对比与示踪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目前的生排烃模拟实验具有局限性,需要在实验边界条件、源—储—藏协同成烃成藏物理模拟和多因素共控作用下油气形成动力学模拟方面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何川郑伦举郑伦举马中良王强
关键词:烃源岩影响因素
烃源流体—储集岩协同演化模拟实验及地质启示——以川西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为例被引量:3
2022年
流体—岩石相互作用是致密砂岩油气藏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深入研究流体—岩石相互作用对储层致密化的影响机制对厘清优质储层的分布规律尤为重要。以川西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为例,开展了封闭环境条件下,Ⅲ型烃源流体—长石石英砂岩储层协同演化模拟实验。Ⅲ型烃源岩生成的大量CO_(2)在140℃或170℃储层地温条件下会导致砂岩储层中碳酸盐胶结物发育,是砂岩储层致密化的主要影响因素;烃源流体的滞留效应对储层致密化至关重要;封闭成岩体系下,致密油气勘探应以寻找有利于原生孔隙形成与保存的有利沉积相砂体为指向,在半开放—开放体系成岩环境下,应以寻找酸性流体优势运聚区次生孔隙发育的储层为指向。
马健飞马中良马中良郑伦举缪九军何川
关键词:致密储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