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军

作品数:3 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蚌埠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营养
  • 1篇营养干预
  • 1篇知识知晓
  • 1篇知晓
  • 1篇知晓率
  • 1篇社区2型糖尿...
  • 1篇糖尿
  • 1篇糖尿病
  • 1篇糖尿病患者
  • 1篇年级
  • 1篇情绪
  • 1篇情绪管理
  • 1篇情绪管理能力
  • 1篇小学生
  • 1篇慢性病
  • 1篇家庭功能
  • 1篇健康
  • 1篇交往焦虑
  • 1篇干预
  • 1篇病患

机构

  • 3篇蚌埠医学院
  • 3篇蚌埠市疾病预...

作者

  • 3篇陈军
  • 2篇姚荣英
  • 1篇张敏
  • 1篇江城梅
  • 1篇赵文红
  • 1篇付连国
  • 1篇张勤
  • 1篇刘华青
  • 1篇朋文佳

传媒

  • 2篇蚌埠医学院学...
  • 1篇卫生研究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情绪管理能力对4-6年级小学生交往焦虑与攻击行为的影响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了解情绪管理能力对4-6年级小学生交往焦虑与攻击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蚌埠市四、五、六年级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内容为小学生一般情况、攻击行为量表(AQ)、情绪管理能力量表和交往焦虑量表(IAS)四个部分。采用偏相关和层次回归法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攻击行为方面,男生攻击行为得分(72.74±18.09)高于女生(66.31±17.53)(P〈0.01),五年级学生攻击行为得分(71.76±18.06)高于四年级(69.24±18.95)和六年级学生(68.40±17.19)(P〈0.05)。三者关系分析显示,控制性别、年级后,攻击行为与情绪管理能力呈负相关(r=-0.463,P〈0.01),与交往焦虑呈正相关(r=0.229,P〈0.01),情绪管理能力与交往焦虑呈负相关(r=-0.234,P〈0.01);情绪管理能力在交往焦虑与攻击行为中起到部分中介和调节作用(P〈0.01),中介作用占总效应的46.08%,而调节作用仅占总效应的3.5%。结论情绪管理能力在4-6年级小学生的交往焦虑与攻击行为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提高情绪管理能力,可以降低交往焦虑程度与减少攻击行为的发生。
姚荣英陈军张勤朋文佳付连国
关键词:小学生交往焦虑情绪管理
蚌埠市淮上区居民慢性病危险因素分布及健康知识知晓现况调查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了解蚌埠市淮上区城乡居民中慢性病危险因素的分布及相关防治知识知晓情况,为开展有针对性的行为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年龄在18岁以上的常驻居民,对其慢性病危险因素及健康知识的知晓率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总吸烟率和总饮酒率分别为29.5%和22.6%,男性吸烟率为46.6%、饮酒率为38.6%;均高于女性的5.0%和6.1%(P<0.01);62.2%的居民不参加体育锻炼,男性不锻炼率为61.7%,与女性不锻炼率6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能坚持每天吃早餐的居民为12.0%,口味重者23.0%,每天不吃乳制品或小于200 g者78.9%,经常吃烟熏制品者8.4%,不良饮食行为中男女性口味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慢性病危险因素知晓情况调查中,"肥胖是高血压的影响因素"的知晓率(46.5%)和"吃糖是糖尿病的影响因素"的知晓率(43.2%)最高。社区居民的健康知识主要来源于电视和医生。结论:较高比例的社区居民中存在慢性病有关的危险行为;居民获取健康知识的渠道较单一;应对重点人群进行健康教育,以减少居民慢性病健康危险因素。
陈军杨荣姚荣英
关键词:慢性病知晓率
家庭功能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营养干预效果的影响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索家庭功能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营养干预效果的影响。方法:对社区58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营养师主导的营养教育-膳食指导-营养咨询综合营养干预,检测患者空腹血糖变化,采用自行设计的饮食行为问卷评价其行为改变,APGAR量表评价家庭功能。结果:58例APGAR总平均得分为(7.22±2.47)分,其中家庭功能良好者为34例(58.6%),APGAR得分为(9.00±1.30)分;家庭功能中度障碍者19例(32.8%),APGAR得分为(5.21±0.71)分;家庭功能重度障碍者5例(8.6%),APGAR得分为(2.80±0.45)分。不同家庭功能2型糖尿病患者年龄、性别、教育水平、病程、身高、体质量及体质量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干预后,家庭功能良好、中度障碍和重度障碍的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行为得分均较营养干预前明显提高(P<0.01)。不同家庭功能组间饮食行为得分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庭功能良好的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变化较营养干预前降低(P<0.05);家庭功能中度障碍和重度障碍的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变化与营养干预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家庭功能组空腹血糖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营养治疗需要患者家庭成员支持,改善家庭功能是社区开展糖尿病营养干预所需要的。
刘华青张敏江城梅赵文红陈军陈道丽代泾
关键词:家庭功能营养干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