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钱双双

作品数:5 被引量:115H指数:4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畜牧
  • 2篇畜牧业
  • 2篇碳排放
  • 2篇牧业
  • 1篇支配
  • 1篇知识
  • 1篇中国畜牧业
  • 1篇人均纯收入
  • 1篇人均可支配收...
  • 1篇人口
  • 1篇省际
  • 1篇碳排放量
  • 1篇农民
  • 1篇农民人均
  • 1篇农民人均纯收...
  • 1篇耦合协调度
  • 1篇温室气体
  • 1篇协调度
  • 1篇经济带
  • 1篇经济增长

机构

  • 4篇南昌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4篇钱双双
  • 3篇姚成胜
  • 3篇李政通
  • 1篇白彩全
  • 1篇何宜庆
  • 1篇易行
  • 1篇毛跃华

传媒

  • 1篇资源科学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南昌大学学报...
  • 1篇兰州财经大学...

年份

  • 3篇2017
  • 1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中国省际畜牧业碳排放测度及时空演化机制被引量:53
2017年
畜牧业是重要的碳排放源,中国作为畜牧业大国,测度畜牧业碳排放量并揭示其时空演化机制具有重要意义。运用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测度了2000-2014年中国大陆31个省区的畜牧业碳排放,从时间和空间两个层面揭示了中国畜牧业碳排放的变化特征,进而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揭示了畜牧业碳排放和城乡居民收入、城镇化之间的互动机制。结果表明:①2000-2014年,中国畜牧业碳排放总量由12669.899万t增长到13189.955万t,年均增速0.288%,其中畜禽胃肠发酵和粪便管理系统产生的碳排放是其主要来源,两者占畜牧业碳排放总量比重达74.48%~79.50%;②研究期内,中国高、低畜牧业碳排放区空间格局基本保持不变,偏高、中度畜牧业碳排放区呈现出明显的动态演变态势,高、偏高畜牧业碳排放区基本位于边疆草原地区和粮食主产区,且排名前10位的畜牧业碳排放省区占全国畜牧业碳排放比重达57.50%;③2000-2007年,草原牧区是中国畜牧业碳排放增长的核心区;而2007-2014年,农耕牧区演变为中国畜牧业碳排放增长的核心区;④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城镇化对畜牧业碳排放的影响系数分别为0.078、0.127和-0.145,三者动态变化将共同决定今后一段时间中国畜牧业碳排放增长的时空格局。
姚成胜钱双双李政通梁龙武
关键词:城镇化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中国畜牧业碳排放量变化的影响因素分解及空间分异被引量:46
2017年
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占人类活动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18%,已成为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贡献部门。运用全生命周期评价法全面测度了2000-2014年中国大陆31个省区的畜牧业碳排放,采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法,将畜牧业碳排放分解为畜牧业生产效率、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单位农业人口农业生产收益、城镇化和总人口增长5大因素,从时空2个层面揭示了畜牧业碳排放的驱动效应。结果表明:1)2000-2014年,中国畜牧业碳排放总量由1.374×10~8 t增长到1.506×10~8 t,年均增速0.654%,其中畜禽胃肠发酵和粪便管理系统产生的碳排放是其主要来源,两者占畜牧业碳排放总量比例达65.58%~73.23%。2)无论从时间还是空间层面看,畜牧业生产效率都是抑制中国畜牧业碳排放持续增长的最重要因素,单位农业人口农业生产效益则是导致中国畜牧业碳排量持续增长的最重要因素,这一因素对草原畜牧业区和农耕畜牧业区的畜牧业碳排放促进作用非常明显,而对经济发达地区较为有限;总人口增长是促使畜牧业碳排放增长的另一重要因素,尤其是对人口大量流入的经济发达地区和计划生育政策宽松的广大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更为明显。3)2000-2014年,城镇化是有效抑制畜牧业碳排放的第二大因素,而农业结构调整对畜牧业碳排放变化呈现由正向驱动转为负向驱动的变化特征,这一特征在中国畜牧业较为发达的中东部地区表现较为明显。
姚成胜钱双双毛跃华李政通
关键词:温室气体粪便畜牧业空间分异
研发投入、建设用地扩张与经济增长
2017年
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建设用地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运用动态优化研究了建设用地与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拐点效应,并运用索洛余值和广义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了经济增长各要素的贡献率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冲击效应。研究表明:1990—2015年间资本和劳动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分别为0.182和1.015;建设用地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已经跨越了理论上的拐点值,且"资本红利"与"人口红利"需要依托建设用地扩张才能得到充分释放;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已经跨越了理论上的拐点,且研发投入能明显减小资本与劳动对经济增长的负向冲击,我国经济增长的知识红利逐步显现;不仅如此,经济增长对其自身的冲击短期内表现出显著的滞后效应。
李政通姚成胜钱双双
关键词:建设用地经济增长
长江经济带人口-耕地-粮食复合系统协调性时空演变被引量:8
2016年
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长江经济带人口、耕地和粮食三者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1)长江经济带的整体耦合协调度不高。2003年耦合协调度最低,之后快速上升,2013年达到勉强协调类型;(2)长江经济带各地区三者的协调性存在显著的时间差异。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的人口—耕地—粮食的协调性随着时间而逐步演变;(3)长江经济带各地区三者的协调性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各省市当年的协调类型呈现着显著的空间分布特征,长江经济带较高协调性的地区呈现西移的趋势。基于研究结论,为促进长江经济带人口、耕地和粮食三者的协调发展,提出加强耕地保护、推动农业集约化以及加强长江经济带的区域合作等政策建议。
何宜庆易行潘细牙白彩全钱双双
关键词:长江经济带耦合协调度人口耕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