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华平
- 作品数:3 被引量:17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0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不同液体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对肺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炎性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探讨不同液体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D)对肺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炎性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全身麻醉下行肺癌根治术患者80例,ASAⅠ或Ⅱ级,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对照组(C组)、乳酸钠林格组(R组)、聚明胶肽组(P组)和6%羟乙基淀粉130/0.4组(H组),每组20例。P组和H组分别于麻醉诱导前90min静脉滴注聚明胶肽和6%羟乙基淀粉130/0.4,速率20mL·kg-1·h-1,扩容量20mL·kg-1,R组和C组分别滴注乳酸钠林格液和生理盐水6-8mL·kg-1·h-1。分别于AHHD前(T0),AHHD后即刻(T1)、2h(T2)和6h(T3)时采血,测定血清TNF-α、IL-6、IL-8、IL-10、NO、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与T0比较:T2—T3时C组、R组、P组和H组血清TNF-α、IL-6、IL-8、IL-10、NO含量及MDA活性升高,SOD含量降低(P〈0.05);与C组比较:R组、P组和H组T2—T3时血清TNF-α、IL-6、IL-8、NO含量及MDA活性降低,IL-10及SOD含量升高(P〈0.05);与R组比较:P组和H组T2—T3时血清TNF-α、IL-6、IL-8、NO含量及MDA活性降低,IL-10及SOD活性升高(P〈0.05);与P组比较:H组T2—T3时血清IL-10及SOD含量升高,NO含量及MDA活性降低(P〈0.05),血清TNF-α、IL-6及IL-8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应用乳酸钠林格液、聚明胶肽或6%羟乙基淀粉130/0.4行AHHD,可抑制肺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炎性反应及氧化应激反应,且6%羟乙基淀粉130/0.4效果最佳。
- 王永盛熊华平谢平
- 关键词:羟乙基淀粉聚明胶肽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氧化应激
- 鼻咽通气道联合面罩通气在乳腺肿块切除术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探讨鼻咽通气道联合面罩通气在乳腺肿块切除术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行乳腺肿块切除术患者按不同的通气方式分为2组。鼻咽通气道联合面罩组(A组)30例,喉罩组(B组)30例。观察2组患者诱导前(T0)、插入通气罩即刻(T1),插入通气罩后5(T2)、10(T3)min及手术开始后5(T4)、10(T5)min和拔出通气罩即刻(T6)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PETCO2)和使用七氟烷吸入的浓度;记录2组患者苏醒时间(停用七氟醚至呼之睁眼)、拔除通气罩的时间(停用七氟醚到完全苏醒)及不良反应(术中上呼吸道梗阻、反流误吸、体动及术后咽部不适)的发生等情况。结果 2组患者诱导后均能较好的保留自主呼吸。B组患者在T1、T6时间点HR、MAP均较A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在T1、T2时间点PETCO2均较T0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患者在T2、T3时间点使用七氟烷吸入的浓度均明显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患者苏醒时间、拔除通气罩时间与B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患者术后咽部不适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咽通气道联合面罩通气能够安全、有效的运用于乳腺肿块切除术中。
- 查本俊谢平吴志云邓莎熊华平
- 关键词:乳腺肿块切除术鼻咽通气道面罩喉罩通气
- 胸椎旁神经阻滞用于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临床观察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评价胸椎旁神经阻滞(TPVB)用于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0例择期拟在全身麻醉下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单纯全身麻醉组(G组)和TPVB复合全身麻醉组(GP组),每组20例。2组患者均选择静脉麻醉诱导气管插管,采用静吸复合麻醉维持。GP组于麻醉诱导前在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行T4—5椎旁神经阻滞;G组麻醉诱导前不给予任何处理。2组患者均于术毕使用舒芬太尼自控静脉镇痛,分别于术后2、24、48h时记录镇痛情况(VAS评分)、术后24及48h患者静脉自控(PCI)泵按压次数以及背景输注总量;观察2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嗜睡及呼吸抑制)的发生率。并分别于术前及术后24h时采集患者静脉血2mL,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水平。结果 GP组术后2、24h的VAS评分,术后24、48hPCI泵按压次数及背景输注总量均明显低于G组(均P<0.05);2组48h时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0%,GP组为30.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出现呼吸抑制。2组术前血清VEGF及MMP-9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均较术前明显升高,G组较GP组升高的更明显(均P<0.05)。结论与单纯全身麻醉比较,PTVB复合全身麻醉用于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佳,并可抑制患者术后血清VEGF和MMP-9水平的升高。
- 张海华熊华平
- 关键词:胸椎旁神经阻滞肺癌根治术术后镇痛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