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武江燕

作品数:16 被引量:32H指数:4
供职机构:会宁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计划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0篇小麦
  • 10篇春小麦
  • 6篇旱地
  • 5篇旱地春小麦
  • 4篇品比
  • 4篇品比试验
  • 4篇旱区
  • 3篇性状
  • 3篇干旱
  • 3篇半干旱
  • 2篇新品系
  • 2篇休耕
  • 2篇栽培
  • 2篇试验初报
  • 2篇水地
  • 2篇水地春小麦
  • 2篇水分
  • 2篇水分利用
  • 2篇品系
  • 2篇籽粒

机构

  • 16篇会宁县农业技...
  • 7篇甘肃农业大学
  • 2篇兰州大学
  • 1篇灵台县农业技...

作者

  • 16篇武江燕
  • 11篇刘宏胜
  • 7篇牛俊义
  • 7篇高玉红
  • 7篇吴兵
  • 6篇李映
  • 3篇任亮
  • 3篇任稳江
  • 2篇张小红
  • 1篇刘学彬
  • 1篇李亚利
  • 1篇曾芳荣
  • 1篇苏平
  • 1篇孙叶
  • 1篇苏平

传媒

  • 4篇甘肃农业科技
  • 3篇安徽农业科学
  • 3篇现代农业科技
  • 1篇土壤通报
  • 1篇中国马铃薯
  • 1篇麦类作物学报
  • 1篇农业科技与信...
  • 1篇中国种业
  • 1篇寒旱农业科学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8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会宁水地春小麦新品种引进试验
2018年
[目的]开展会宁水地春小麦新品种引进试验。[方法]在会宁水地春小麦种植区,对近年来会宁县引进的水地春小麦新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参试品种均较A3(CK)增产,其中A4和A5产量最高,分别为6 835.50、6 334.80 kg/hm^2,居参试材料第1、2位;其次为A2、A9和A8,产量为6 168.90、6 168.90、5 834.10 kg/hm^2,居参试材料第3、4位。上述品种综合农艺性状优良,抗逆性强、丰产性好,产量较A3(CK)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结论]A4、A5和A2适宜在会宁沿黄灌区推广种植;A9和A8适宜在不保灌区及沟坝地推广种植。
杨建红武江燕刘宏胜吴兵牛俊义高玉红李映
关键词:水地春小麦
半干旱地区耕地休耕制度试点技术模式操作规程被引量:1
2021年
休耕即通过休耕管护,对地下水漏斗区、重金属污染区、生态严重退化地区开展综合治理,已成为一个研究热点问题。本文以保墒促苗、土壤理化改善为核心,制订了包括范围、环境要求、休耕流程、休耕栽培的技术规程,重点就休耕地的地块选择、绿肥品种、种植时期、播种方式、播种量、机具选择、还田方式、杀青时期、翻压深度、深翻深度、深耕质量、有机肥施入时期、耙耱保墒等关键管护技术提出具体操作规范,为充分发挥休耕管护在半干旱地区干旱缺水、生态严重退化区域的地力提升作用,确保急用之时能够复耕,复耕后能高产出等提供参考。重点提出按照春季种植绿肥→杀青还田→深翻晒垡→秋季增施有机肥→耙耱保墒(镇压)的流程,落实休耕地年度管护措施,实现耕地质量提升,做到休而不荒、休而不废。
任亮任稳江齐向辉赵仰徽武江燕赵贵宾李城德尤艳蓉
关键词:绿肥种植半干旱地区
甘肃中部水地春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初报被引量:2
2018年
在甘肃中部会宁半干旱区水地春小麦种植区对近年来引进水地春小麦新品种的丰产性、抗逆性及适应性进行客观、公正、科学地鉴定。结果表明:陇春30号、宁春39号、陇春41号抗逆性强,籽粒饱满,千粒重高,产量高,产量较对照宁春4号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其中陇春30号、宁春39号两年试验产量居参试品种第一位、第二位,在田间自然条件下表现对条锈病高抗,综合农艺性状表现优良,可在会宁灌溉农业区大面积示范种植。
李斌刘宏胜刘宏胜武江燕
关键词:水地春小麦品比试验
旱地春小麦新品系比较试验初报被引量:1
2022年
为能更好地培育出适合会宁旱地农业区种植的抗逆性强、丰产性好的春小麦新品种,加快当地春小麦新品种利用和更新换代,在会宁半干旱春麦种植区对近年来选育出的9个旱地春小麦新品系进行了品比试验。结果表明,轮选07068-3-16生育期为100 d,较对照品种西旱2号早熟4 d;出苗率高,抗倒性强;丰产性优,较对照品种西旱2号增产9.06%,且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06083-7-6、06024-10-9抗逆性较强,成熟落黄好,籽粒饱满,色泽好,产量较高,均较对照品种西旱2号增产7.25%。综合考虑,轮选07068-3-16、06083-7-6,06024-10-9综合农艺性状表现优良,建议进入甘肃省旱地春小麦区域试验。
李艳春吴兵刘宏胜刘宏胜高玉红李映高玉红武江燕
关键词:旱地春小麦新品系品比试验
会宁县旱地春小麦新品种引育比较试验
2018年
在会宁县半干旱区,对会宁县近年来引育的旱地春小麦新品种(系)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06081-3-3、甘春27号、陇春35号、05152-1-6-8、甘春25号等品种(系)抗逆性强,产量高,综合农艺性状表现优良,产量较对照西旱2号增产2.33%以上。综合2年试验结果,甘春27号、陇春27号、甘春25号、定西42号2年试验均表现较好,适应性强,丰产性好,根据品种特性可在会宁适宜区域示范种植。
李斌刘宏胜刘宏胜武江燕
关键词:春小麦性状旱地
抗旱优质春小麦新品种甘春27号的选育及相关技术被引量:4
2018年
抗旱优质春小麦新品种甘春27号,原代号05052-2,为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与会宁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合作,以定西35号为母本、会宁8750为父本杂交,历时12年(2004-2016年)选育而成。2016年1月14-15日经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甘春27号。该品种具有优质、抗旱、抗病、抗倒、早熟、耐瘠、稳产、成熟落黄好、适应性强等特点。适宜在甘肃古浪、白银、临夏、定西、榆中等同类生态区种植。
刘宏胜刘宏胜吴兵牛俊义武江燕武江燕
关键词:春小麦选育
5个糜子新品种在会宁县旱川地的引种试验初报被引量:3
2020年
在旱川地一膜免耕多年种植的栽培条件下,对引进的5个糜子新品种进行了品比试验。结果表明:5个糜子新品种在会宁县均能正常成熟。以陇糜14号折合产量最高,为4854.5 kg/hm^2,较对照品种陇糜10号增产26.84%;陇糜13号次之,折合产量为4700.0 kg/hm^2,较对照增产22.80%。且这2个品种综合性状表现良好,生育期适中,适宜在会宁及周边同类生态地区种植。
杨建红武江燕张小红
关键词:糜子引种
不同覆膜栽培方式对旱作春小麦土壤温度和籽粒产量的影响被引量:4
2018年
为了解不同覆膜方式对西北黄土高原旱作春小麦的调温和增产效果,以露地穴播为对照,研究了全膜平作覆土穴播、全膜垄沟覆土穴播和全膜平作无土穴播对春小麦生育期土壤温度和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春小麦不同生育时期,覆膜处理存在增温和降温的双重效果。地膜覆盖在春小麦生长初期有明显的增温效果,0~25cm土层的平均温度比对照提高0.31~0.93℃,其中春小麦苗期全膜垄沟覆土穴播处理在5cm土层的温度最高,比露地穴播处理提高了0.80℃。在春小麦扬花期和灌浆期,覆膜处理下0~25cm土层的温度分别比对照降低了0.25和0.43℃,全膜平作无土穴播处理的降幅最大,分别达到0.63和0.89℃。3种覆膜栽培处理0~25cm土壤温度的变异系数(18.24%~20.33%)均低于露地穴播处理(20.50%),以全膜垄沟覆土穴播处理的土壤温度波动最小。不同覆膜穴播处理间的单位面积穗数和穗粒数有显著差异,分别比露地穴播处理增加了4.07%~6.60%和3.00%~15.53%,而千粒重差异不显著。全膜平作覆土穴播、全膜垄沟覆土穴播和全膜平作无土穴播处理均可使春小麦显著增产,增产率分别为21.08%、21.92%和9.64%,前两个覆膜处理间产量差异不显著,但二者产量均显著高于全膜平作无土穴播处理。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下,全膜垄沟覆土穴播和全膜平作覆土穴播是旱作春小麦实现高产的最佳覆膜栽培方式。
刘宏胜刘宏胜吴兵吴兵高玉红李映牛俊义武江燕
关键词:地膜覆盖旱作春小麦土壤温度籽粒产量
旱区集雨种植方式对春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被引量:5
2018年
水分是限制西北黄土高原旱区春小麦增产的一大瓶颈,如何最大限度地挖掘有限降水的生产潜力,实现土壤水分的有效利用,是该区春小麦高产高效种植的关键所在。试验在黄土高原半干旱雨养条件下,以露地穴播为对照,分析了3种不同集雨覆膜种植方式(全膜平作覆土穴播、全膜垄沟覆土穴播和全膜平作无土穴播)对麦田耗水量、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旨在为促进春小麦增产和提高降水利用效率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春小麦全生育期,覆膜处理0~200 cm土壤贮水消耗量明显高于露地穴播处理53.35 mm,以全膜垄沟覆土穴播处理的土壤贮水消耗量最多,较对照处理显著增加了49.78%,而其他两种覆膜处理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同覆膜处理的春小麦总耗水量差别不明显,但显著高于对照处理5.23%。覆膜种植增加了春小麦抽穗至灌浆期阶段的耗水,此阶段的耗水量和耗水比例均最大,平均分别为124.49 mm和46.25%,而全膜垄沟覆土穴播处理在此阶段的耗水量最高,显著高于露地穴播处理21.33%。全膜平作覆土穴播、全膜垄沟覆土穴播和全膜平作无土穴播处理分别可使春小麦增产21.08%、21.92%和9.64%。3种覆膜栽培方式下以全膜平作覆土穴播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其次为全膜垄沟覆土穴播处理,二者显著高于对照处理15.36%和13.24%,而全膜平作无土穴播处理的最低,与对照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可见,全膜覆土穴播平作和垄作两种集雨覆膜栽培模式均可以实现旱地春小麦生产的高产高效,但还需要进一步筛选适合西北黄土高原旱区春小麦高产稳产的最佳种植模式。
刘宏胜刘宏胜吴兵高玉红李映李映牛俊义武江燕
关键词:春小麦籽粒产量水分利用效率
旱地春小麦种植密度与产量及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5
2018年
以小麦品种甘春27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种植密度对小麦产量的影响,以及密度与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逐渐增加,小麦的株高、穗长、小穗数和穗粒数以及千粒重均呈现依次递减的趋势,而穗数的变化趋势与之相反。小麦的籽粒产量随着密度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以375万粒/hm^2处理的产量最高,300万粒/hm^2处理的次之,分别比产量最低的525万粒/hm^2处理显著增加了4.12%、2.81%(P<0.05)。相关分析表明,小麦的穗数和穗粒数与种植密度呈极显著相关关系(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987和-0.993,而籽粒产量与密度之间的相关系数仅为0.497(P>0.05)。通过关联分析可知,小麦种植密度与主要农艺性状及籽粒产量的关联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穗数、产量、株高、小穗数、千粒重、穗长、穗粒数,表明受密度影响最大的性状因子是穗数。虽然小麦种植密度与籽粒产量的相关性不显著,但是二者之间的关联度较大,说明合理密植仍是旱地小麦增产的关键。在本试验条件下,甘春27号小麦品种的最佳播种密度为375万粒/hm^2。
武江燕刘宏胜牛俊义吴兵李映高玉红杨建红
关键词:春小麦种植密度农艺性状灰色关联度分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