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桂娟
- 作品数:11 被引量:70H指数:5
- 供职机构:厦门理工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经济管理机械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电活性聚合物微型发电机被引量:18
- 2010年
- 通过实验分析了电活性聚合物在静电场中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的内部机理,研究了电活性聚合物发电原理,定量分析了电活性聚合物产生的电能。运用非线性连续介质力学理论,分析了Yeoh模型、Mooney-Rivlin模型和Ogden模型的不同应变能函数,建立了电活性聚合物变形特性的数学模型。讨论了电活性聚合物在不同状态下的力学特性,构建了能量收集方程及运动学方程。最后,基于电活性聚合物发电原理,采用丹佛斯生产的电活性聚合物材料建立了风力发电机实验装置平台。实验结果表明:电活性聚合物在10%应变状态下,充电电压为1200V时,一次循环收集的电能为13.7mJ。这些实验为电活性聚合物致动器、传感器和微型发电机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 陈明林桂娟宋德朝
- 关键词:电活性聚合物微型发电机
- 复杂产品研发技术风险管理研究与应用被引量:21
- 2009年
- 从分析和控制产品研发技术风险的角度,定义产品研发技术风险.提出了由产品技术风险和过程技术风险构成的技术风险二维模型,建立了复杂产品研发的技术风险管理体系结构.在功能层次上,技术风险管理包括技术风险识别、技术风险评估、制订风险处理计划、技术风险跟踪、技术风险控制;而在过程层次上,则包括总体系统级、子系统级、部件级、工艺级和制造级等过程.最后,结合高精度光刻机产品研发,对复杂产品研发技术风险管理进行了应用验证.
- 陈明林桂娟
- 关键词:技术风险管理风险评估
- 电活性聚合物的力学性能及发电应用被引量:7
- 2011年
- 依据电活性聚合物机械能向电能的转换机理,研究电活性聚合物发电原理.采用Mooney-Rivlin模型建立了电活性聚合物变形特性的数学模型,分析了材料在不同状态下的力学特性.并分析了电活性聚合物在静电场中的受力情况,能量收集方程及运动学方程.采用丹佛斯生产的电活性聚合物材料,构建电活性聚合物风力发电机实验平台;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分析实验数据和现象,结果证实了电活性聚合物发电的原理.
- 林桂娟宋德朝陈明王克胜
- 关键词:电活性聚合物风力发电机
- 电活性聚合物能量转换机理及实验研究
- 2016年
- 基于介电高弹聚合物理论构建电活性聚合物发电过程的数学模型,以揭示硅树脂电活性聚合物在电致大变形过程中的机电耦合规律及能量转换机理;根据能量收集的循环过程建立了恒电压、恒电荷、恒电场和恒电流条件下的能量收集模型及混合能量收集模型;针对机电能量的转换效率对比分析各种模型的性能;同时,搭建风能发电机实验装置并进行恒电荷条件下发电过程的能量收集实验.结果表明,恒电荷条件下的能量收集模型的能量转换效率最高.
- 林桂娟张欣波王克胜
- 关键词:电活性聚合物压电性能
- 电活性聚合物发电基本原理及应用研究被引量:5
- 2011年
- 剖析了电活性聚合物在静电场中机械能和电能相互转换的内部机理,主要针对电活性聚合物发电原理进行分析研究。在不考虑能量损耗的理想前提下,探讨电活性聚合物在发电过程中3种能量循环过程。最后,采用丹佛斯生产的电活性聚合物(DEAP)材料,建立了电活性聚合物发电机实验装置平台,分析恒电荷状态下收集能量过程。试验验证了电活性聚合物发电原理。实验结果表明,作为新型智能材料的电活性聚合物在发电应用领域前景广阔。
- 林桂娟刘刚宋德朝
- 基于CC-Link现场总线的远程智能监控系统被引量:22
- 2010年
- 提出基于CC-Link现场总线的破碎机生产线远程智能监控与故障诊断系统。该系统采用三菱Q00CPU PLC、CC-Link主站模块QJ61BT11N、三菱GT1575-VNBA触摸屏对生产线进行控制,多种监测信号通过分布式I/O组件和CC-Link传送至PLC进行处理。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简洁、可靠、实时性强,减少现场操作人员,提高生产安全性和效率,为CC-Link现场总线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
- 林桂娟宋德朝陈明周详发
- 关键词:集散控制破碎机
- 电活性聚合物发电机理被引量:3
- 2013年
- 为了推动电活性聚合物(DEAP)的发电产业化,本文根据电活性聚合物材料的电致大应变特性,分析了该材料的应力应变及本构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电活性聚合物的有效工作区域,揭示电活性聚合物在静电场中机电耦合及能量转换的内部机理,并研究了该材料的发电机理。最后,仿真研究了能量转换效率与应力应变的关系。根据能量循环过程,提出了恒电荷能量收集模型。采用丹佛斯生产的硅树脂超弹性材料,构建了DEAP发电实验平台,采用仿真及实验研究验证了电活性聚合物发电机理。仿真结果表明:电活性聚合物工作在应变为25%,激励电压为1.3kV时,能到达最大的能量密度,约为5.8mJ/cm3。实验结果表明:应变越大,收集能量越大,与理论分析越吻合.
- 林桂娟张欣波王克胜
- 关键词:能量转换
- 基于nRF24L01无线抢答器的研制被引量:3
- 2013年
- 采用Silicon Laboratories公司的C8051F310单片机作为主机与终端控制单元,选用nRF24L01无线通信芯片(PTR6000)研制基于nRF24L01无线通信模块的智能抢答系统.系统采用Visual C++6.0自主开发了Windows可视化界面对抢答控制系统进行操作与控制.通过使用合理抢答流程和程序方案设计,实现了优异、公平、公正的无线抢答过程.
- 林桂娟丁焕琪
- 关键词:NRF24L01无线通信
- 电活性聚合物发电实验被引量:2
- 2013年
- 依据电活性聚合物电致大变形特性,揭示其机电耦合规律及能量转换机理.采用丹佛斯生产的硅树脂电活性聚合物材料,构建电活性聚合物风能发电机实验平台,在不同激励电压,不同行程,不同频率下,开展大量恒电荷收集能量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应变与激励电压越大,发电装置收集能量越大,当行程为30 mm,激励电压为1 700 V时,收集能量达到36.2 mJ,验证了理论分析结果的正确性.
- 林桂娟张欣波王克胜
- 关键词:电活性聚合物机电耦合能量转换
- 基于活动的产品研发过程技术风险识别建模被引量:5
- 2011年
- 以研发过程的基本单元——研发活动作为分析对象,将复杂产品研发过程技术风险分解成活动内的技术风险和活动间的技术风险;通过活动的分解和活动内技术风险因素的识别,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出活动内的技术风险;从风险分析的角度,将活动间各种关系的技术风险归结为串联关系和独立关系的技术风险,建立活动间技术风险识别模型.目前该方法已运用于微电子装备的研发过程的技术风险识别中.
- 陈明毛燕芬林桂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