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俊
- 作品数:2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科研专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黄河源同德盆地刺状水系初步研究被引量:4
- 2014年
- 在野外调查、实地测量和DEM特征统计的基础上,从形态特征、发育环境和形成机制三个方面介绍了青海黄河源同德盆地出现的一种独特水系,它是在广泛覆盖厚层河相沉积物和风成黄土的平缓宽谷上,由干流下切带动支流溯源冲刷逐渐形成的一系列近平行排列的细短支流,以非对称方式近直角入汇深切干流的水系格局,因支流形似针刺,称之为刺状水系。刺状支流、简单的河道等级结构以及干支流非同期发育都是刺状水系区别于其它水系的显著特征。初步认为刺状水系的发育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有覆盖厚层黄土和河相沉积物的平坦宽谷,二是由干流深切引发的大规模溯源侵蚀。由于历史上青藏高原的不均匀抬升,古同德地区成为沉积盆地,接受了大量的河相沉积和风成黄土。然而,随着共和运动以来青藏高原的不断隆升,古黄河切穿龙羊峡,与盆地内的古水系连通,沉积区转变为易侵蚀区,河流快速下切,支流广泛发育,逐渐形成现今的刺状水系。
- 杜俊王兆印李志威韩鲁杰
- 关键词:青藏高原
- 黄河源玛曲河段河型沿程变化及其原因被引量:13
- 2013年
- 黄河源玛曲河段是一段特殊的冲积平原河道,接连出现了网状河型、分汊河型、弯曲河型和辫状河型,在270km的流程里,冲积河型发生了4次河型沿程变化。通过遥感图像和野外调查相结合,描述玛曲河段河型多样性和河道的基本特征,分析河型沿程变化的原因。玛曲河段的冲积河道主要发生4次河型变化,即网状型-分汊型、网状型-弯曲型、弯曲型-辫状型和辫状型-弯曲型。网状型-分汊型变化的原因是地形限制,泥沙淤积形成沙洲和植被发育。网状型-弯曲型变化的原因是地形限制、河床比降由大变小、河岸物质组成沿程变细。弯曲型-辫状型变化的原因是白河入汇、河床比降变大。辫状型-弯曲型变化的主原因是下游峡谷段河床下切和黑河入汇。
- 李志威王兆印余国安杜俊
- 关键词:沿程变化网状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