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琦

作品数:3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法医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2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篇法医
  • 2篇法医病理
  • 2篇法医病理学
  • 2篇病理
  • 1篇动脉
  • 1篇动脉栓塞
  • 1篇刑事
  • 1篇刑事责任
  • 1篇刑事责任能力
  • 1篇血栓
  • 1篇血栓栓塞
  • 1篇致死
  • 1篇中毒
  • 1篇栓塞
  • 1篇司法
  • 1篇司法精神
  • 1篇司法精神病
  • 1篇司法精神病学
  • 1篇死亡时间
  • 1篇推断死亡时间

机构

  • 3篇中山大学
  • 1篇广州军区广州...
  • 1篇广州市刑事科...
  • 1篇黄山市中医院

作者

  • 3篇李琦
  • 1篇刘双高
  • 1篇赵虎
  • 1篇成建定
  • 1篇唐双柏
  • 1篇黄雷
  • 1篇侯一丁
  • 1篇郝博
  • 1篇黄翠
  • 1篇赵建
  • 1篇邓茜

传媒

  • 1篇中国法医学杂...
  • 1篇中国司法鉴定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酒精相关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行为特征与刑事责任能力
2023年
【目的】分析酒精相关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行为特征,探索犯罪行为特征与刑事责任能力的关系。【方法】收集酒精相关犯罪嫌疑人的基本信息、酒精使用信息、作案前后精神症状、犯罪学行为特征及鉴定意见。【结果】慢性酒精中毒组的饮酒史25.0(13.3~30.0)年显著长于急性酒精中毒组1.2(0~14.3)年。慢性酒精中毒组85.0%每日饮酒次数不少于1次,52.5%有晨饮或睡前饮酒习惯,92.5%以独饮为主。酒精中毒暴力性犯罪占比57.6%。慢性酒精中毒者作案时精神状态52.5%存在谵妄,急性酒精中毒者作案时精神状态84.6%存在朦胧状态。慢性酒精中毒组42.5%为病理性动机作案,急性酒精中毒组69.2%为现实动机作案。急性酒精中毒组96.2%被评定为完全刑事责任能力,慢性酒精中毒组50.0%被评定为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结论】与急性酒精中毒犯罪嫌疑人相比,慢性酒精中毒者的饮酒史长,饮酒频率高、有明显的晨饮或睡前饮酒习惯。酒精中毒犯罪案件性质多为暴力性犯罪。与慢性酒精中毒组相比,急性酒精中毒组的作案动机具高度选择性,多被评为完全刑事责任能力。
刘春艳李琦杨宁邓茜曹灿璨郝博刘璐赵虎
关键词:酒精中毒犯罪行为特征刑事责任能力司法精神病学
脑组织与其相关分析推断死亡时间的研究进展
2021年
推断死后间隔时间(postmortem interval, PMI)一直是法医学鉴定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可用于推断PMI的尸体检材有很多种,脑组织因其独特的解剖学位置与生理功能,是推断PMI的重要检材之一。本文从三个方面将根据脑组织推断PMI的方法进行综述,包括了通过脑组织的温度、形态特点等尸体现象推断PMI;通过死后脑脊液、脑组织的成分,如简单元素、小分子物质、蛋白质、DNA、RNA变化规律等生化改变推断PMI;通过脑组织、硬脑膜的生物力学特征、电学特性等物理特征推断PMI。虽然根据脑组织推断PMI的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但是由于PMI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应用时仍需结合现场环境、案情等运用多种指标综合判断。本文综述了根据脑组织推断PMI的方法,旨在为法医学PMI推断提供参考。
李琦赵建牛勇
关键词:法医病理学脑组织
肺动脉栓塞致死23例法医学分析
2013年
目的总结分析肺动脉栓塞致死的一般特点,探讨法医病理学鉴定要点及注意事项。方法对2001~2011年在中山大学法医鉴定中心鉴定的23例肺动脉栓塞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肺动脉栓塞致死以男性多见;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31~70岁之间;主要诱因是严重外伤、长期卧床后运动,以下肢静脉系统血栓形成并脱落致肺动脉栓塞最为常见。结论对肺动脉栓塞致死案例法医病理学鉴定要点进行了总结。
胡东阳黄雷侯一丁刘双高黄翠李琦成建定唐双柏
关键词:法医病理学肺动脉栓塞血栓栓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