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宏伟

作品数:53 被引量:155H指数:7
供职机构:山西省地震局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地震局科研项目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计划山西省青年科技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9篇天文地球
  • 3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0篇地震
  • 8篇地震台
  • 7篇地壳
  • 6篇数值模拟
  • 6篇水位
  • 6篇值模拟
  • 5篇地震活动
  • 5篇噪声
  • 4篇地震前
  • 4篇应变场
  • 4篇震前
  • 4篇水层
  • 4篇前兆
  • 4篇前兆异常
  • 4篇井水位
  • 4篇含水
  • 4篇含水层
  • 4篇背景噪声
  • 4篇层析成像
  • 3篇应力场

机构

  • 53篇山西省地震局
  • 21篇太原大陆裂谷...
  • 3篇太原理工大学
  • 2篇中国地震局地...
  • 2篇中国地震局
  • 2篇中国地震台网...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新疆维吾尔自...
  • 1篇中国辐射防护...
  • 1篇中国地震局地...
  • 1篇辽宁省地震局

作者

  • 53篇李宏伟
  • 15篇宋美琴
  • 11篇吴昊昱
  • 11篇张淑亮
  • 11篇王霞
  • 10篇李丽
  • 9篇王霞
  • 5篇吕芳
  • 3篇曾金艳
  • 3篇王秀文
  • 3篇梁向军
  • 3篇刘素珍
  • 3篇刘瑞春
  • 3篇任瑞国
  • 2篇范雪芳
  • 2篇吕永青
  • 2篇李自红
  • 2篇吕睿
  • 1篇宋志英
  • 1篇崔子健

传媒

  • 14篇山西地震
  • 9篇地震地磁观测...
  • 6篇国际地震动态
  • 4篇大地测量与地...
  • 3篇山西建筑
  • 2篇地震工程学报
  • 1篇地震地质
  • 1篇科技通报
  • 1篇世界地震工程
  • 1篇地震
  • 1篇地震研究
  • 1篇震灾防御技术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2
  • 4篇2021
  • 3篇2020
  • 5篇2019
  • 9篇2018
  • 14篇2017
  • 7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同地震窗P波频散衰减的异常变化特征
宋美琴王霞李宏伟梁向军李丽
山西裂谷带形变应变场演化特征及与地震的关系被引量:1
2016年
利用山西及邻近地区的地壳形变测量资料,给出山西裂谷带形变场(垂直、水平)演化图像、重力场演化等信息;研究山西裂谷带拉张、挤压、地面沉降等受力状况与地震活动之间的关系,结合多次中强地震震例,探讨地震预报的方法。
王秀文崔子健杨国华祝意青李宏伟
关键词:形变地震
基于应力场的山西北部前兆异常可靠性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代县水准、代县地电、定襄水氡和静乐水位等异常作为山西北部地震趋势预测主要依据,这些前兆异常起始时间跨度长、差异大,甚至同一观测台站不同观测手段的异常所表现的物理意义也不相同。以往前兆异常识别依靠的是单一手段的现场调查和震例研究成果,很少与其他前兆观测手段结合起来进行综合研究,特别是从区域应力场的角度进行异常机理分析,因此,异常信度也相对较低。如何有效甄别这些异常的可靠性,必需依靠场上信息,从区域应力场来解析这些差异性。
张淑亮陈慧李丽李宏伟
关键词:区域应力场前兆异常可靠性分析西北部地震趋势预测物理意义
基于背景噪声的山西地区瑞利波速度层析成像
宋美琴王霞李宏伟吴昊昱
2010年河津M_S4.8地震前后单台波速比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12
2016年
在收集和整理2001年1月—2014年10月山西地区震相观测报告基础上,以2010年1月24日河津MS 4.8地震前后,山西南部4个记录震相数据连续性较好的地震台站(夏县、临汾、隰县、安泽)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台多震和达法,对波速比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震中以北的临汾和安泽地震台,在震前具有持续2—3年的中期波速比低值异常;地震台站不同方位细化分析表明,震前临汾地震台西南方位和隰县地震台正南方位的波速比时间曲线出现短期异常变化。综合分析认为,单台波速比异常与地震台站方位和孕震区范围明显相关,且接收穿透孕震区较好射线的地震台短期异常较明显。
李丽宋美琴吴昊昱李宏伟
关键词:波速比孕震区
太原盆地交城断裂带北段工程避让范围研究
2024年
在系统分析和整理交城断裂带北段探测成果的基础上,采用地质探槽剖面法、经验统计法及数值模拟法,预测评估交城断裂带北段在发生最大潜在震级M_(S)7.2地震时的同震地表破裂带宽度,探讨不同方法结果的精度和可靠性,并提出采用综合加权方法确定交城断裂带北段地表破裂带宽度。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探测方法精度、断层上下盘效应等影响因素,确定交城断裂带北段工程避让区为F_(1)^(1)迹线西侧外延15.0m至F_(1)^(2)迹线东侧外延86.9m范围。该结果对交城断裂带沿线的国土规划利用、建(构)筑抗震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该方法可为同类研究提供借鉴。
曾金艳李宏伟陈文李自红
关键词:数值模拟法地表破裂带
2014年大同地电阻率NW测向异常分析被引量:10
2016年
2014年大同地震台地电阻率NW测向出现年变畸变现象,经现场调查,发现观测环境、观测系统正常;利用褶积滤波法去除降雨量和地下水位影响,发现年变幅减小变化依旧存在;应用小波变换方法进行处理,发现小波能谱可较好反映地电阻率变化,且2014年NW向地电阻率数据的小波能谱及其相对变化显著增大,而在张北及大同成组地震前,曾出现类似变化,而且小波能谱值越大,对应发生的地震震级越大。
刘素珍李自红张淑亮殷志刚李宏伟王霞
关键词:地电阻率
临汾中心地震台体应变大幅变化的异常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为明确临汾中心地震台体应变大幅变化的原因,按照中国地震局异常核实要求,山西省地震局进行异常落实。通过对体应变观测系统、观测环境等情况和钻孔辅助观测资料进行分析,重点利用固体潮振幅比和频谱分析方法对异常数据进行对比,认为引起体应变大幅变化的原因是传感器故障,属于非地震前兆异常。
陈永前李宏伟
关键词:体应变前兆异常
土壤氢浓度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利用地表自由逸出气体、溶解于水和吸附于土壤中的气体浓度变化来监测预报地震是当前国内外广泛采用的地震预报方法之一,随着高精度痕量氢浓度ATG-6118H型数字化测氢仪在地震观测技术中的应用,对于一个新开展的观测项目,必须研究它的动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范雪芳李宏伟孙小龙向阳
关键词:影响因素土壤地震观测技术气体浓度
基于背景噪声的山西地区地震波速度层析成像
山西断陷带自北而南呈"S"型展布,由五个断陷盆地组成,大致呈N N E向排列,全长1200km,区域地壳速度结构的研究将对该区地震活动的深部构造环境、动力学背景、危险性判定等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意义。本文基于山西及其周边地...
宋美琴王霞李宏伟吴昊昱
文献传递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