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京伟

作品数:39 被引量:258H指数:9
供职机构:深圳市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中医
  • 4篇疗效
  • 3篇食管
  • 3篇食管反流
  • 3篇食管反流病
  • 3篇中医药
  • 3篇组方
  • 3篇组方规律
  • 3篇萎缩性
  • 3篇萎缩性胃炎
  • 3篇胃食管
  • 3篇胃食管反流
  • 3篇胃食管反流病
  • 3篇胃炎
  • 3篇疗效评价
  • 3篇临床疗效
  • 3篇流病
  • 3篇慢性
  • 3篇反流
  • 2篇医经

机构

  • 23篇深圳市中医院
  • 14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作者

  • 23篇李京伟
  • 12篇黄彬
  • 7篇吴海滨
  • 7篇康建媛
  • 5篇谢伟昌
  • 5篇郭绍举
  • 4篇汪栋材
  • 3篇刘冬厚
  • 3篇李健
  • 3篇姜小艳
  • 2篇程波敏
  • 2篇徐明珍
  • 2篇宋晓容
  • 1篇刘禹翔
  • 1篇刘青
  • 1篇程淑碧
  • 1篇黄明河
  • 1篇谢瑾琳
  • 1篇童光东
  • 1篇陈建宏

传媒

  • 3篇广州中医药大...
  • 2篇中国民族民间...
  • 2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胃肠病学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中医药信息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新中医
  • 1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企业改革与管...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国卫生产业
  • 1篇中医药临床杂...
  • 1篇管理观察
  • 1篇中医临床研究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中国医疗管理...
  • 1篇TMR经典中...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7篇2021
  • 4篇2020
  • 4篇2019
  • 5篇2018
  • 1篇2015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黄彬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之经验
2021年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是消化系统的一种常见病,属于癌前疾病,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目前西医暂无阻断或逆转萎缩的特效药,中医药在改善临床症状、控制疾病进展,甚至逆转萎缩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黄彬教授认为脾胃虚弱是CAG的发病基础,痰瘀、热毒互结是病机关键,以益气健脾、化痰散瘀、解毒散结为法,运用自拟方消萎化肠方作为基础方,别脉遣方,识症用药,形成“验方+时方+识症”的用药模式,并重视药后调护,常能有效控制CAG的发展,甚至逆转萎缩。
郭玲珑洪欣欣李京伟许艺飞康建媛黄彬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名医经验
公立医院集团化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被引量:5
2018年
医疗卫生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公立医院集团化是我国公立医院体制改革的趋势之一。我国医院集团化主要有托管模式、协作模式、资产重组模式、兼并联合4种模式。目前医院集团化存在外部问题如医疗卫生政策不完善,内部问题如集团内部产权不清、管理制度不完善、人事管理混乱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徐明珍汪栋材吴海滨李京伟
理肠汤内服联合溃疡灵灌肠治疗脾虚湿热型左半结肠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观察理肠汤内服联合溃疡灵灌肠对脾虚湿热型左半结肠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医症候疗效、改良Mayo活动指数及血清C-反应蛋白、血沉、血小板、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评定其综合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其中治疗组予理肠汤内服联合溃疡灵,对照组予服用美沙拉嗪缓释颗粒,2组均按3个月为1个疗程,服完1个疗程后由同一位内镜医师复查结果,比较2组的中医症候疗效、改良Mayo活动指数及血清C-反应蛋白、血沉、血小板、D-二聚体水平,评定其综合疗效。结果:2组在中医症候疗效方面,治疗组的总有效率(87.5%)高于对照组(7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改良Mayo活动指数均显著下降(P<0.01),治疗组除了内镜表现方面,其余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各项血清C-反应蛋白、血沉、血小板、D-二聚体均明显下降(P<0.01),治疗组除了D-二聚体,其余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理肠汤口服配合溃疡灵灌肠能有效缓解脾虚湿热型左半结肠UC患者症状,降低疾病活动指数,减轻炎症反应,改善微循环,对结肠粘膜有很好的保护及修复作用,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
谢伟昌姜小艳李京伟刘冬厚陈绮婷黄明河黄彬
关键词:理肠汤溃疡灵溃疡性结肠炎
健脾理肠汤预防腺瘤性大肠息肉术后复发临床观察被引量:21
2020年
【目的】观察健脾理肠汤预防腺瘤性大肠息肉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大肠息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在内镜下行息肉切除术后给予西医常规处理和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加服健脾理肠汤治疗,疗程为8周。观察2组患者术前、术后半年及1年中医证候评分、腺瘤数及腺瘤平均直径的变化情况,比较2组患者术后半年及1年的息肉复发情况,并评价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1)观察期间,治疗组脱落2例,对照组脱落1例,最终治疗组48例、对照组49例患者纳入研究。(2)术后1年,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79.17%,对照组为57.14%,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术后半年及1年,治疗组腹痛、腹胀、大便次数、大便性状和大便习惯改变等各项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且在术后1年的改善作用均较术后半年明显(P<0.05);而对照组各项中医证候评分虽较术前略有改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除术后半年的大便性状外,治疗组对各项中医证候评分的改善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4)术后半年及1年,2组患者的腺瘤数均较术前明显减少,腺瘤平均直径均较术前明显缩小(P<0.05),且治疗组在减少腺瘤数和缩小腺瘤平均直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5)术后半年,对照组和治疗组的复发率分别为14.3%、8.8%,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对照组和治疗组的复发率分别为30.6%、10.4%,治疗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理肠汤在预防腺瘤性大肠息肉术后复发方面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腺瘤性大肠息肉术后复发率。
陈绮婷谢伟昌李京伟黄彬
关键词:术后复发
多维品质管理工具在医院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9年
深圳市中医院为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保障医疗服务安全,以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为指导,综合应用PDCA循环、品管圈、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根本原因分析法、6S等品质管理工具,加强医院各部门服务质量与安全管理,完善安全(不良)事件管理,打造中医院的医疗服务品质。
谢瑾琳周辉吴海滨李京伟
关键词:PDCAQCCDRGSRCA
开郁降逆汤加减治疗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30例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观察开郁降逆汤加减治疗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联合多潘立酮片治疗,治疗组予开郁降逆汤加减治疗,疗程8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主要单项症状、胃镜下炎症、Hamilton焦虑自评量表(HAMA)、Hamilton抑郁他评量表(HAMD)等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在主要单项症状积分及总积分、内镜下评分、HAMA总分及HAMD总分等方面,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主要单项症状中除反食一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郁降逆汤加减能明显改善肝胃郁热型GERD患者主要单项症状、修复黏膜损伤及缓解焦虑、抑郁症状,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李京伟陈玉琴吴海滨康建媛刘冬厚李健黄彬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病肝胃郁热
胃炎Ⅰ号方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30例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观察胃炎Ⅰ号方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摩罗丹浓缩丸治疗,治疗组予胃炎Ⅰ号方加减治疗,疗程1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在临床症状、胃镜下病变征象及胃黏膜组织病理等方面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疗效总有效率(86.67%)高于对照组(63.33%),治疗组胃镜下征象评分及胃黏膜病理组织变化评分改变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炎Ⅰ号方能明显缓解患者临床不适表现、改善胃镜下病变征象分级及胃黏膜组织的萎缩、肠化、异型增生等病理情况,临床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李京伟吴海滨陈玉琴康建媛谢伟昌黄彬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评价
中医药治疗肝内胆汁淤积性肝病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9年
肝内胆汁淤积性肝病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该病在临床上有着较高的发病率,在临床治疗上有着相当的难度。目前在我国主要通过中医药的多靶点、多机制的治疗方法进行临床治疗。随着我国医学水平的不断进步以及我国人民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如何有效提高肝内胆汁淤积性肝病的治疗效果成为医学界关注的焦点。在这样的背景下,就中医药治疗该疾病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可以为治疗提供依据,同时也可促进治疗技术的发展及进步,具有极大的临床研究意义。
吴海滨李京伟谭梅傲李琦林基伟陈博冕汪栋材
关键词:中医药肝内胆汁淤积肝病
1500例颈椎病康复人群问卷调查及颈椎病防治模式探讨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调查颈椎病康复患者在"人员、设备、资金、信息、制度"5个方面的情况,为构建颈椎病防治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该院所属4个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所辖的1 500例颈椎病康复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家庭成员中了解颈椎病康复知识的比例为35.2%,家庭成员拥有颈椎病康复设备数量为0.8件/人,家庭成员用于颈椎病康复的费用为1 256元/人/年,通过电子媒介获取颈椎病康复知识的比例占到72.3%,颈椎病康复患者随访率为89.5%。结论颈椎病康复人群应制定针对性的措施降低复发率,需要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颈椎病防治新模式。
吴海滨程淑碧宋晓容李京伟程波敏李霞李博涵汪栋材
关键词:神经根型颈椎病
广东省中医类卫生资源需求预测分析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对广东省中医类卫生资源进行预测分析,观察其与"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中的要求是否匹配,为后期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全国中医药统计摘编》中获取广东省2011年—2019年的中医类医院床位数、机构数、技术人员数、执业(助理)中医师数、中药师(士)数等数据,运用灰色系统GM(1,1)模型对广东省中医类卫生资源需求进行预测。结果从2020年—2025年卫生资源数的预测值看,广东省中医类医院卫生资源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2025年床位数、机构数、执业中医师、执业助理医师、卫生技术人员、中医药师数量将分别达到79783张、186所、18886人、611人、100641人、2816人,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6.70%、1.51%、6.93%、4.41%、6.21%、1.12%。与2011年—2019年年均增长率相比,2020年—2025年的执业(助理)中医师数年均增长率将进一步增大,而其他卫生资源的增长率则有所下降。结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应注重提质增效,对中医院的管理应倾向于增强其内部规划的合理性,控制规模及床位数的盲目扩张,进一步优化人才制度和治理体系,以推动广东省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
李金燕徐明珍李京伟何聪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