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丽

作品数:69 被引量:103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地震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19篇专利
  • 7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5篇天文地球
  • 9篇电子电信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41篇地震
  • 26篇光纤
  • 16篇激光
  • 12篇光纤激光
  • 10篇地震观测
  • 10篇探测器
  • 10篇光栅
  • 9篇地震仪
  • 8篇光纤光栅
  • 7篇传感
  • 7篇M
  • 6篇地震监测
  • 6篇拍频
  • 6篇无源光纤
  • 6篇解调
  • 6篇解调系统
  • 5篇地震前
  • 5篇地震前兆
  • 5篇地震台
  • 5篇震前

机构

  • 52篇中国地震局地...
  • 28篇中国科学院
  • 15篇中国地震局
  • 7篇中国地震局地...
  • 7篇珠海市泰德企...
  • 4篇中国地质科学...
  • 3篇北京大学
  • 3篇广东省地震局
  • 3篇陕西省地震局
  • 2篇云南省地震局
  • 2篇中国地震台网...
  • 2篇石家庄铁道大...
  • 2篇学研究院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北京市地震局
  • 1篇山东省地震局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四川省地震局
  • 1篇中国电子科技...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69篇李丽
  • 27篇张文涛
  • 21篇黄稳柱
  • 20篇李芳
  • 10篇刘文义
  • 9篇许健生
  • 4篇车时
  • 4篇张晓东
  • 3篇隗永刚
  • 3篇李营
  • 3篇邵志刚
  • 3篇郑重
  • 3篇丁志峰
  • 3篇唐方头
  • 2篇吕金水
  • 2篇王宝善
  • 2篇李小军
  • 2篇舒优良
  • 2篇李彩华
  • 2篇王龙

传媒

  • 7篇地震科学进展
  • 6篇地震地磁观测...
  • 6篇国际地震动态
  • 5篇地球物理学报
  • 4篇地震工程学报
  • 4篇地球与行星物...
  • 2篇地震学报
  • 1篇知识就是力量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地震
  • 1篇爆炸与冲击
  • 1篇地震研究
  • 1篇应用科学学报
  • 1篇地球物理学进...
  • 1篇传感技术学报
  • 1篇第二届深海研...
  • 1篇中国地震学会...

年份

  • 4篇2024
  • 3篇2023
  • 6篇2022
  • 9篇2021
  • 8篇2020
  • 3篇2019
  • 6篇2018
  • 10篇2017
  • 3篇2016
  • 7篇2015
  • 3篇2014
  • 6篇2012
  • 1篇1999
6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光纤倾斜仪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纤倾斜仪,包括:用于保护内部结构并感受地倾斜的传感器外壳(10);安装于传感器外壳(10)内部并与传感器外壳(10)固定连接的支撑梁(20);安放于支撑梁(20)上可相对支撑梁(20)小幅摆动的刀口(3...
张文涛李丽李芳
文献传递
2016年
在21世纪的前10年里,中国的地震观测台网已经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长期连续地震监测网络。中国的地震观测技术在走过学习、仿效、自主研制等漫长而艰辛的求索之路后,逐步在地震仪、数据传输、数据处理直至信息发布等一系列环节中掌握了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地震观测台网也作为一种科技产品进入到可规模出口的阶段。
李丽
关键词:独立知识产权地震监测全球地震台网数据传输地震台站
“浮冰”上的家园
2020年
1920年12月16日20:06,中国宁夏海原县突然间山摇地动,顷刻间房倒窑塌,人类历史上罕见的毁灭性地震—海源8.5级大地震发生了。尽管这次地震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灾难,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了空前的损失,但它却由此开创了中国首次地震实地科学考察的先河,引发了中国人自己用现代地震仪器观测和研究地震的想法,并于10年后建成了中国人自己管理的第一个地震台—鹙峰地震台。自此以后,中国的地球科学家们就一直在探索地球为什么会发生地震、地震是否可以预测等相关问题。
许健生李丽
关键词:地震台地球科学家浮冰
光纤激光器温度和应变同时测量系统
一种光纤激光器温度和应变同时测量系统,包括:光纤激光器、第一980nm隔离器、第二980nm隔离器、波分复用器、泵浦光源、第一耦合器、第二耦合器,其中所述光纤激光器、第一980nm隔离器、第二980nm隔离器、波分复用器...
黄稳柱张文涛李丽李芳
文献传递
短基线光纤应变仪的研制被引量:1
2015年
形变观测是地震前兆观测的重要手段,形变观测仪器的性能直接决定地震前兆观测资料的质量。传统的胴体长基线形变仪对安装环境要求高、工程造价高,抗环境干扰能力差。减小伸缩仪的基线长度,实现仪器的小型化有助于地震应急快速布设,开展多方位应变观测(例如,垂直分量),也可降低胴体开凿成本,并提高仪器的维护性。鉴于此,国内地震系统已经开始研制短基线/超短基线伸缩仪的研制。光纤地震观测仪器具有传感器无源、抗电磁干扰性强、深井观测耐高温高压、抗雷击等优点,在国内外地震仪器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
张文涛黄稳柱李丽刘文义孔向阳
关键词:超短基线地震前兆观测形变观测观测仪器地震观测仪
节点地震仪电路设计中减小对授时模块干扰的方法被引量:1
2023年
地震仪授时的准确程度直接影响地震定位能力。目前地震仪均采用卫星定位导航系统进行卫星授时。地震仪中的授时模块易受射频干扰,进而导致地震仪授时不准。研究认为高频元件、电源模块、线路设计及地线部署是产生射频干扰的主要原因。本文在实验的基础上发现,增设隔离板、替换元件、优化线路设计及调整地线部署可以稳定地降低地震仪系统对授时模块的电磁干扰,所用技术可应用于提升地震仪的授时准确度。
陈洁赵圣麟关作金黄艳妮李丽
关键词:地震仪印刷电路板电磁干扰
一种光纤倾斜仪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纤倾斜仪,包括:用于保护内部结构并感受地倾斜的传感器外壳(10);安装于传感器外壳(10)内部并与传感器外壳(10)固定连接的支撑梁(20);安放于支撑梁(20)上可相对支撑梁(20)小幅摆动的刀口(3...
张文涛李丽李芳
文献传递
中深井综合地球物理监测试验初步进展
2012年
探索深井综合地球物理监测可以分为3个步骤,在构造运动显著、地震多发区域选择造价合理的井口后,第一步进行同一深度、多手段综合监测;第二步进行不同深度、单一手段的对比监测;第三步进行不同深度、不同手段的综合监测。每一步试验中,都应进行多手段数据综合解析、地下观测与地面观测对比分析。因而,有计划、有步骤、试验性地开展深井地球物理综合观测,从同一深度不同手段的综合观测,到不同深度同一手段的观测,到不同深度多手段的综合观测,最终发展到规模性深井地球物理监测,在地震行业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探索。
李丽彭华杨周胜白宝荣
关键词:综合地球物理中深井步进
预滑活动可能是地震前兆异常远程关联的物理机理
2024年
关注地震前兆异常的远程关联现象,有助于准确预测未来震中位置。2008年汶川M_(W)7.9地震发生前,大约在2008年3月20日前后,华北地块区及次级地块准同步发生了预滑活动。临震前1天,在冀鲁和鲁东黄海地块上,有10个地震台的水位仪、形变仪、地面和井下气压计记录到低频震颤震相Tp,且在地域和时间上与华北地块的预滑活动及此次汶川M_(W)7.9地震的发生相关性较好。推测认为,可能是华北地块区及次级地块在地幔热物质对流力的驱动下发生的震前预滑活动,地下气体逸出激发低频震颤,形成此次汶川M_(W)7.9地震前兆异常的远程关联现象。在数千千米尺度上的预滑活动,可能是地震前兆远程关联的物理机理,厘清异常位置(震中附近或远程关联),对作好未来震中预测具有重要作用。
许健生李丽吴琼武立华高双玲
关键词:地震前兆
中深井综合地球物理监测试验初步进展
<正>探索深井综合地球物理监测可以分为3个步骤,在构造运动显著、地震多发区域选择造价合理的井口后,第一步进行同一深度、多手段综合监测;第二步进行不同深度、单一手段的对比监测;第三步进行不同深度、不同手段的综合监测。每一步...
李丽彭华杨周胜白宝荣
文献传递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