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志华
- 作品数:5 被引量:32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东省第二中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中医药局建设中医药强省科研课题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侧卧位下肢牵引架辅助行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分析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比较侧卧位牵引架辅助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平卧位行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7年10月广东省第二中医院89例患者分别采用侧卧位下肢牵引架(侧卧组,58例)及平卧位(平卧组,31例)行PFNA内固定术,比较两组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疗效。结果:侧卧位组出血量较平卧位组少,手术时间也较平卧位组短,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侧卧位下肢牵引架辅助行PFNA内固定术可以减少手术时间及减少出血量,术后疗效与平卧位组相当。
- 邓崇礼吴少鹏朱志华
- 关键词:卧位下肢牵引股骨粗隆间骨折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
- PDGF-BB与脊柱黄韧带增生肥厚致腰椎管狭窄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BB)在腰椎黄韧带中的表达与黄韧带增生肥厚致腰椎管狭窄的相关性。方法:10例黄韧带增生肥厚腰椎管狭窄者为LSS组,1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者为LDH组,术前采用腰椎核磁共振的T1轴住加权像,经腰椎关节突平面定位,精确测量两组黄韧带厚度:分别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PCR)法、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对比检测正常黄韧带与增生肥厚黄韧带腹侧、增生肥厚黄韧带背侧PDGF—BBmRNA和PDGF-BB蛋白表达的差异。结果:LSS组黄韧带显著厚于LDH组(P〈0.05);增生肥厚黄韧带内部纤维化程度明显高于正常黄韧带(P〈0.05),PDGF-BB主要在增生肥厚黄韧带背侧呈显著表达;退变增生肥厚黄韧带背侧PDGF-BBmRNA表达显著高于正常黄韧带(P〈0.05):退变增生肥厚黄韧带背侧PDGF-BB蛋白表达显著高于正常黄韧带(P〈0.05)。结论:PDGF-BB在增生肥厚黄韧带内背侧过度表达是引起脊柱黄韧带增生肥厚的主要原因,并导致腰椎管狭窄症。
- 张宇吴少鹏李参天邓崇礼梁灿德古伟文朱志华陈建庭
- 关键词: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腰椎管狭窄症免疫印迹法
- 温阳通络方对去势雌性大鼠瘦素、脂联素及骨密度的影响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观察温阳通络方对去势雌性大鼠骨密度及脂肪因子的影响,探讨温阳通络方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方法:48只SPF级SD雌性大鼠分为4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组及西药对照组,模型组、中药组及西药对照组采用双侧卵巢并行氢化可的松皮下注射的方法造模,假手术组采用切除卵巢周边与卵巢等量的脂肪,中药组灌胃温阳通络方,西药组给与雌激素戊酸雌二醇片,假手术组、模型组灌服等量蒸馏水,12周后进行称重及骨密度检测,摘眼球采血,Elisa法检测血清瘦素及脂联素水平。结果:各组大鼠造模前及给药前体重无差异;经药物干预12周后各组大鼠体重均有增加,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中药组及西药对照组大鼠体重均有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温阳通络方及西药对照组体重显著降低(P<0.05),中药组与西药对照组两组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瘦素水平中,中药组与西药对照组比较,西药对照组水平稍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脂联素水平方面,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给药干预后,中药组、西药对照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与西药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阳通络方可有效增加去除卵巢联合氢化可的松造模成功的肾阳虚证大鼠的骨密度,并明显提高瘦素水平并降低脂联素水平,促进成骨、抑制破骨。
- 邓崇礼曾明珠吴少鹏李参天古伟文梁灿德朱志华
-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瘦素脂联素骨密度去势大鼠
- 浮针联合参麦注射液关节腔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讨浮针联合参麦注射液关节腔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1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5例)及对照组(56例),治疗组予浮针联合参麦注射液关节腔注射,对照组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均每周1次,连续治疗5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及治疗后7周采用WOMAC评分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疼痛、僵直、功能等WOMAC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浮针联合参麦注射液关节腔注射能较好地改善膝骨关节炎的症状,作用持久。
- 邓崇礼吴少鹏朱志华
- 关键词:膝骨关节炎参麦注射液疗效
- 脊柱经皮侧后路椎间孔镜配以中药熨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19
- 2015年
- 目的:回顾性分析脊柱经皮侧后路椎间孔内镜配以中药熨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10月~2014年3月行腰椎X线正侧位片、过伸过屈动力位片、腰椎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及核磁共振成像(MRI)辅助诊断1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局部麻醉下先行椎间盘造影术明确腰椎间盘突出主要责任节段,明确后行经皮侧后路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术后患者腰椎部位全部配合中药外用熨敷治疗。入院和术后随访时对患者腰腿痛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腰椎功能。结果:18例患者均成功实施手术,1例术中神经根损伤,无患者转开放手术。随访平均14.2个月。VAS由术前的平均7.17分下降到末次随访时的2.1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DI由术前平均53.15降至末次随访时的21.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脊柱侧后路椎间孔内镜配以中药熨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长期疗效满意,总体安全,并发症少,复发率低。
- 张宇简伟许学猛吴少鹏李参天邓崇礼梁灿德古伟文朱志华张浩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