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地球化
  • 2篇地球化学
  • 2篇地球化学特征
  • 2篇地质
  • 2篇地质意义
  • 2篇化学特征
  • 1篇岩体
  • 1篇找矿
  • 1篇找矿方向
  • 1篇闪长岩
  • 1篇水系沉积物
  • 1篇锆石
  • 1篇复式岩体
  • 1篇冈底斯
  • 1篇冈底斯带
  • 1篇白垩纪
  • 1篇LA-ICP...
  • 1篇测年

机构

  • 3篇四川省地质矿...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作者

  • 3篇曾伟
  • 2篇邓泽锦
  • 1篇魏永峰
  • 1篇赵志强
  • 1篇宋忠友
  • 1篇林美英
  • 1篇罗巍
  • 1篇唐士军
  • 1篇余旭辉

传媒

  • 1篇新疆地质
  • 1篇四川地质学报
  • 1篇中国西部科技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7
  • 1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藏北物玛错地区扎弄朗当日白垩纪复式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被引量:1
2021年
扎弄朗当日复式岩体呈不规则状、近椭圆状侵位于早白垩世多尼组和去申拉组火山岩地层中。早白垩世闪长岩、二长闪长岩为钙碱性-高钾钙碱性准铝质岩,具有低K_(2)O、高CaO的特征;晚白垩世形成的石英闪长岩、石英二长岩为高钾钙碱性-钾玄岩、准铝质-过铝质岩,明显有K_(2)O升高、CaO降低的特点。复式岩体富集轻稀土和Rb、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强烈亏损Nb、Ta、P和Ti等高场强元素,从早白垩世以幔源成分为主向晚白垩世以壳源成分为主演化,形成于典型的活动大陆边缘环境,始于班公湖-怒江洋向南俯冲消减过程中,止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洋陆转换完成后的后碰撞伸展环境。
余旭辉唐广成朱国宝邓泽锦邓泽锦
关键词:复式岩体白垩纪地球化学特征
西藏通门一带1:5万水系沉积物异常评价及找矿方向探讨
2011年
本文以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为基础,分析了16种元素的富集与分散特征,对典型异常进行了解释和评价。在异常评序、异常解释推断的基础上,以成矿地质条件和化探综合异常为基础,结合已知矿床、矿(化)点划分出恩玖铜银多金属矿找矿远景区、卡部铜金多金属找矿远景区、拉多山铁多金属矿找矿远景区、普松铜铅锌找矿远景区、叉山母铜金多金属找矿远景区,为今后宏观地质找矿提供新的思路。
宋忠友唐士军曾伟
关键词:水系沉积物找矿方向
别若则错地区早白垩世晚期闪长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被引量:8
2017年
别若则错地区早白垩世晚期闪长岩体侵位于去申拉组、多尼组中,内部可见较多的暗色镁铁质包体。通过对闪长岩进行LA-ICP-MS锆石U-Pb测年,获得(108.3±1.4)Ma、(107.7±1.3)Ma两个岩石结晶年龄,形成时代为早白垩世晚期。岩石具高Al_2O_3、Na_2O和低TiO_2、MgO、MnO特征,为准铝质钙碱性系列岩石(ACG)。稀土元素总量为58.99×10^(-6)~84.84×10^(-6),(La/Yb)N为4.53~5.97,δEu=1.03~1.29。在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分布模式上呈右倾形态,在原始地幔标准化蛛网图上,富集Ba,K,Rb,亏损Nb,Ce,Zr,初步认为该岩石主要源于受俯冲流体交代的地幔楔的部分熔融,岩石中表现出的轻微混染特征可能受俯部块片脱水形成的流体交代地幔楔作用控制。闪长岩形成于一种成熟度较高的俯冲火山弧环境,是班公湖-怒江洋向南俯冲消减的产物。
魏永峰邓泽锦赵志强曾伟陈大健林美英罗巍
关键词:冈底斯带LA-ICP-MS锆石U-PB测年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