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方晓松

作品数:3 被引量:78H指数:2
供职机构:电力规划设计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电气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主题

  • 2篇
  • 1篇低碳电力
  • 1篇电力
  • 1篇电网
  • 1篇调度
  • 1篇新能源
  • 1篇用户侧
  • 1篇优化经济
  • 1篇直流
  • 1篇直流电
  • 1篇直流电网
  • 1篇随机化
  • 1篇碳排放
  • 1篇碳排放强度
  • 1篇能源
  • 1篇氢能
  • 1篇氢能应用
  • 1篇燃料
  • 1篇灵活性
  • 1篇经济调度

机构

  • 3篇电力规划设计...
  • 2篇清华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中国电力科学...

作者

  • 3篇方晓松
  • 1篇张宁
  • 1篇姚伟
  • 1篇王顺超
  • 1篇宋永华
  • 1篇胡泽春
  • 1篇张瑞卿
  • 1篇杨俊
  • 1篇李保卫

传媒

  • 1篇电力系统自动...
  • 1篇电网技术
  • 1篇电力自动化设...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用户侧电力碳排放强度的评估原则与模型被引量:27
2012年
针对电力碳足迹评估问题,借鉴生命周期环境影响的评价思路,提出基于潮流追踪理论的用户侧电力碳排放强度评估模型。模型追溯负荷有功源头,计入传输损耗,按电力来源属性评估其清洁程度,使碳排放分析覆盖电力系统运行的各主要环节,而电力设施建设和燃料供应过程不包含在内。评估结果反映了电力消费的间接环境影响,有利于用户了解并管理其碳足迹,可为用户所应承担的碳排放责任及成本提供合理依据,并有利于提高用户响应清洁能源消纳的积极性。仿真算例验证了上述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李保卫胡泽春宋永华方晓松杨俊
关键词:低碳电力碳排放强度
碳中和背景下西部新能源传输的电氢综合能源网构想被引量:49
2021年
在碳中和背景下,未来40年中国电力系统将发生更深度的低碳转型,如何构筑足以支撑高电气化社会庞大用能需求的低碳化运行模式给传统电力系统带来了巨大挑战。文中在探讨发电低碳化给电网带来的挑战和未来可能的技术应对方案的基础上,针对未来中国西部高比例新能源电源的大范围汇集、远距离送出和间歇性电能消纳问题,给出了与之相适应的电氢综合能源网的构建原则,提出了近期和远期西部电氢综合能源网初步方案及相应的关键技术需求。研究表明:基于电压源换流器的直流电网技术以及氢能与电力系统结合的电氢综合能源网有望成为中国碳中和目标下实现西部大规模新能源开发的可行技术解决方案之一。
丁剑方晓松宋云亭郑超唐晓骏姚伟
关键词:直流电网氢能应用
基于半正定松弛与高斯随机化的电制燃料设施联合煤电机组优化经济调度方法被引量:2
2023年
给出一种电制燃料设施与煤电机组联合运行的方案,可在产生电力、甲醇等重要二次能源的同时,提高发电系统灵活性。为了对联合机组进行合理调度,实现提升灵活性的同时确保经济性最优,提出了电制燃料设施联合煤电机组参与调频服务的优化经济调度方法。在充分考虑调频服务市场规则的情况下,构建了电制燃料设施与煤电机组联合参与单次调频的优化经济调度模型,相比已有研究该模型更加准确;针对含max函数的NP-hard非线性模型求解困难的问题,提出了采用分类转换并利用半正定松弛对原问题进行松弛,通过高斯随机化求解的方案。算例分析表明所提方法具有准确、高效的优势,为灵活能源设施与煤电机组联合运行的优化经济调度提供了参考。
张鹏飞王顺超张瑞卿何肇方晓松张宁
关键词:灵活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