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刚
- 作品数:2 被引量:12H指数:1
- 供职机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春晖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感染HIV孕产妇的心理应激分析及关怀支持对策被引量:11
- 2010年
- 目前全球艾滋病(AIDS)病人在人口中的比例出现下降趋势,女性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的比例增长较快,而且大多数为育龄妇女。从心理应激角度对感染HIV女性的相关心理社会因素进行考察,将具有重要的医学和社会学意义,可更好地为女性的艾滋病防治工作服务。该文在分析感染HIV孕产妇心理应激源及心理应激反应的基础上,从环境和个体角度提出对感染HIV孕产妇实施关怀和社会支持的对策。
- 王迎春李爱琴朱玉芹彭刚李洲林瑞应
- 关键词:艾滋病孕产妇心理应激关怀社会支持
- HIV感染孕妇心理应激源状况及影响因素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研究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孕妇的心理应激源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云南省德宏州农村地区44例HIV感染孕妇作为样本,采用自制的HIV感染孕妇人口学及社会心理情况调查问卷、Buffalo艾滋病相关生活事件调查表(BHLE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大五人格问卷进行调查。结果被调查对象的平均年龄为25.7岁,年龄范围为19~37岁;民族构成中傣族有18例,占40.9%;其次是汉族和景颇族,各为12例;另有傈僳族1例,彝族1例;调查对象知道自己感染了HIV的时间为9 d^60月,平均为12.1月;HIV感染孕妇最大的应激源来自于社会关系方面,得分为(16.39±12.09)分,其次为健康方面的应激源(7.93±11.60)分,其他依次为经济方面、工作方面、宗教,得分分别为(2.80±3.15),(1.32±2.99),(0.80±2.36)分。结论 HIV感染孕妇的心理应激源主要表现在社会关系方面,其人口学及社会心理因素与应激源关系不明显,而神经质人格特征和客观社会支持明显影响艾滋病相关事件的发生及强度。
- 王迎春梁志中李爱琴彭刚
- 关键词:艾滋病孕妇心理应激应激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