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英扬

作品数:5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病毒
  • 4篇呼肠孤病毒
  • 4篇番鸭
  • 4篇番鸭呼肠孤病...
  • 3篇原核表达
  • 3篇B株
  • 2篇蛋白
  • 2篇基因
  • 2篇Y
  • 1篇圆环病毒
  • 1篇生物信息
  • 1篇生物信息学
  • 1篇生物信息学分...
  • 1篇全基因
  • 1篇全基因序列
  • 1篇全基因组序列
  • 1篇全基因组序列...
  • 1篇猪圆环病毒
  • 1篇猪圆环病毒2...
  • 1篇细胞

机构

  • 5篇福建农林大学

作者

  • 5篇吴异健
  • 5篇张英扬
  • 4篇陈强
  • 2篇吴宝成
  • 1篇黄一帆
  • 1篇叶财旺
  • 1篇郑玲红

传媒

  • 5篇中国兽医科学

年份

  • 2篇2018
  • 3篇201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猪圆环病毒2型2d基因型毒株的全基因组序列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根据Gen Bank中猪圆环病毒2型(PCV 2)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用PCR方法从福州郊区某猪场疑似PMWS仔猪病料处理后接种育传三代的PK-15细胞中扩增1个分离毒株的全基因组,并将其克隆到p MD-18T载体上,对鉴定为阳性的重组质粒送检测序。对该分离株的基因全序列及其开放阅读框2(ORF2)进行同源性分析及遗传进化关系分析。PCR鉴定结果显示,本试验中分离到的病毒属于PCV2,命名为PCV2-FZ株。全基因组序列分析显示,分离株全基因组大小为1 767 bp,含有11个开放性阅读框,其中ORF2大小为705 bp,共编码234个氨基酸。PCV2-FZ株与参考毒株基因全序列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4.3%~99.4%,与SD毒株同源性最高,为99.4%;与DK1980PMWSfree和DK1990PMWSfree毒株同源性最低,为94.3%。分离株与参考毒株ORF2核苷酸同源性为89.2%~99.4%,其中与SD毒株同源性最高,为99.4%,与DK1980PMWSfree毒株和DK1987PMWSfree毒株同源性最低,均为89.2%。全基因组与ORF2序列遗传进化树分析均表明,PCV2-FZ株属于PCV2d基因型。本研究从福建省首次分离并鉴定了1株PCV2d型毒株,这对PCV2流行病学研究和遗传变异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吴异健陈强陈强叶财旺张英扬张英扬刘立荣李鸿文朱二鹏吴宝成
关键词:猪圆环病毒2型全基因序列
番鸭呼肠孤病毒YB株μA基因的克隆分析与原核表达被引量:1
2018年
为了对番鸭呼肠孤病毒(MDRV)μA基因进行克隆分析和原核表达,本研究设计了1对特异性引物,对MDRV-YB株的μA基因进行RT-PCR扩增,扩增产物经过双酶切后克隆到p ET-32a(+)载体中,经测序验证成功后,将重组质粒转化至E.coli BL21(DE3)感受态细胞中,进行IPTG诱导表达及条件优化。随后对表达产物进行SDS-PAGE以及W estern-blot分析。结果显示,成功构建了包含MDRV-YB株A基因的原核重组质粒,并获取了A蛋白的基因序列。序列分析结果显示,MDRV-YB株μA基因CDS大小为2 199 bp,负责编码732个氨基酸,该基因核苷酸序列与传统MDRV的同源性为83.8%~99.7%,与新型鸭源呼肠孤病毒(NDRV)的同源性约为82.5%,与鹅源呼肠孤病毒(GRV)同源性为80.9%,而与禽(鸡源)呼肠孤病毒(ARV)的同源性仅为73.1%;进化树分析μA基因的结果显示,MDRV-YB株属于传统型呼肠孤病毒,该蛋白氨基酸序列中无潜在的信号肽序列,6个潜在的N-糖基化位点以及45个磷酸化位点;SDS-PAGE分析表明,目的蛋白为分子质量约为99.7 ku的融合蛋白,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其IPTG最佳诱导温度为33℃,浓度为0.8 mmol/L,时间为6 h;Western-blot结果显示,表达的目的蛋白能与抗MDRV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表明其具备良好的反应原性。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索MDRV μA蛋白功能奠定了基础。
张英扬蔡栋灵朱二鹏陈强李鸿文林绍青骆钰刘珍妮林琳李烨吴异健
关键词:番鸭呼肠孤病毒原核表达
番鸭呼肠孤病毒YB株NS基因的序列分析及原核表达被引量:1
2017年
为实现番鸭呼肠孤病毒(MDRV)YB株NS非结构基因的克隆分析及原核表达,首先经RT-PCR扩增NS基因的完整编码序列(CDS),并将其克隆到p ET-32a(+)载体中。测序后对获得的NS基因进行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分析。将重组质粒转化至E.coli BL21(DE3)感受态细胞中,进行IPTG诱导表达及条件优化。对表达产物进行SDS-PAGE分析和Western-blot分析。测序结果显示,成功构建了包含MDRV-YB株NS基因的原核重组质粒p ET-YB-NS,并获取了NS基因序列。序列分析结果显示,MDRV-YB NS基因的CDS大小为1 908 bp,编码635个氨基酸;该基因核苷酸序列与传统MDRV的同源性为98.2%~99.4%。遗传进化树分析显示,MDRV-YB株处于传统型MDRV分支上。该蛋白氨基酸序列中并不含有潜在的信号肽序列,但是含有2个潜在的N-糖基化位点以及61个磷酸化位点。经IPTG诱导表达后,SDS-PAGE分析显示,成功高效表达出分子质量约为88.7 ku的融合蛋白(p-NS),表达时IPTG最佳诱导时间、浓度和温度分别为5 h、0.4 mmol/L和36℃。Western-blot结果显示,表达的p-NS蛋白能特异性识别MDRV阳性血清,表明表达产物具备良好的反应原性。上述结果表明,MDRV NS非结构基因的克隆分析及其蛋白表达的实现,为进一步研究MDRV NS蛋白功能奠定了基础。
蔡栋灵张英扬陈强朱二鹏林琳刘珍妮骆钰黄烨敏李烨吴异健
关键词:番鸭呼肠孤病毒原核表达
猴头菇多糖对MDRV感染番鸭血清中细胞因子及激素水平的影响被引量:5
2017年
为研究猴头菇多糖(HPS)对番鸭呼肠孤病毒(MDRV)感染番鸭血清中的细胞因子及激素的影响,以探讨HPS对MDRV感染雏番鸭所致免疫抑制免疫调节作用。本试验借助已建立的MDRV自然感染模型进行HPS防治MDRV感染的试验,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方法检测试验番鸭血清中部分细胞因子和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MDRV感染能抑制番鸭机体分泌IL-1、IL-2、IL-4、生长激素(G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在感染中后期促进试验番鸭机体分泌糖皮质激素(GC),引起免疫应答下降或停止;HPS预防用药可以促进MDRV感染番鸭分泌IL-1、IL-2和IL-4;维持ACTH含量的相对稳定,抑制MDRV感染番鸭GC含量的急剧升高,促进GH的分泌,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研究表明,HPS预防用药可通过调节MDRV感染番鸭部分细胞因子和激素的分泌量,参与机体免疫调节的过程,缓解MDRV感染番鸭的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降低死亡率,促进免疫抑制番鸭的康复,为HPS在临床上防治MDRV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郑玲红吴异健廖加磊蔡栋灵张英扬朱二鹏周五朵吴宝成黄一帆
关键词:番鸭呼肠孤病毒细胞因子激素
番鸭呼肠孤病毒YB株μB蛋白的原核表达与生物信息学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为研究番鸭呼肠孤病毒YB株(MDRV-YB株)μB蛋白基因与其他多株参考毒株之间的遗传进化关系以及对该序列的结构功能预测和进行蛋白的原核表达,本试验通过RT-PCR方法从MDRV中特异性扩增μB基因,并构建重组质粒pET-YB-μB,经测序获得其完整的CDS区;通过DNAstar等软件对MDRVYB株μB基因进行生物学信息分析,预测其编码蛋白的结构功能;重组质粒转化E.coli BL21(DE3)感受态细胞,经IPTG诱导表达μB融合蛋白。结果显示,μB蛋白基因CDS区全长2031 bp,共编码676个氨基酸;μB蛋白分子式为C3217H5105N879O1014S27,不存在信号肽,可能含有4个N-糖基化位点、85个磷酸化位点,二级结构中α螺旋结构、β螺旋结构、β转角结构和无规卷曲的氨基酸残基分别占27.6%,53.3%,10%和9.1%;在核苷酸同源性方面MDRV-YB株μB基因与番鸭呼肠孤病毒ZJ2000M株同源性高达99.8%,与其他多株鸡源呼肠孤病毒、鸭源呼肠孤病毒和鹅源呼肠孤病毒同源性都很低,仅为67.3%~69.6%;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MDRV-YB株与MW9710株处于最近的分支;SDS-PAGE和Western-blot分析结果显示,经IPTG诱导,重组质粒pET-YB-μB成功表达了大小约为99.1 ku的μB融合蛋白,并且该蛋白反应原性良好。本试验结果为MDRV的遗传进化和μB蛋白功能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为进一步研究MDRV的致病机制提供了数据支撑。
陈强张英扬蔡栋灵刘珍妮骆钰林绍青李鸿文周五朵朱二鹏吴异健
关键词:番鸭呼肠孤病毒原核表达生物信息学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