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彦兵

作品数:29 被引量:36H指数:4
供职机构: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7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 3篇文化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克隆
  • 9篇病毒
  • 8篇绵羊
  • 8篇基因
  • 5篇生物信息
  • 5篇启动子
  • 5篇靶向
  • 4篇真核
  • 4篇真核表达
  • 4篇生物信息学
  • 4篇生物信息学分...
  • 4篇呼吸综合征
  • 4篇核表达
  • 4篇病毒基因
  • 3篇毒力
  • 3篇羊肺炎
  • 3篇银花
  • 3篇原体
  • 3篇支原体
  • 3篇清道夫

机构

  • 26篇石河子大学
  • 9篇新疆泰昆集团...
  • 8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上海市动物疫...

作者

  • 29篇张彦兵
  • 25篇孙延鸣
  • 10篇盛金良
  • 9篇刘良波
  • 7篇邵东华
  • 7篇蒋松
  • 7篇刘珂
  • 7篇邱亚峰
  • 7篇魏建超
  • 7篇李蓓蓓
  • 7篇马志永
  • 6篇张辉
  • 3篇王建梅
  • 3篇石元元
  • 2篇刘海燕
  • 2篇黎倩倩
  • 2篇张晓丽
  • 1篇葛菲菲
  • 1篇夏鹏
  • 1篇童光志

传媒

  • 7篇中国动物传染...
  • 4篇畜牧兽医科技...
  • 4篇中国猪业
  • 3篇动物医学进展
  • 2篇黑龙江畜牧兽...
  • 2篇石河子大学学...
  • 1篇中国兽医学报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畜牧与兽医
  • 1篇中国畜牧杂志
  • 1篇当代畜牧
  • 1篇中国预防兽医...
  • 1篇中国畜牧兽医...

年份

  • 5篇2024
  • 8篇2023
  • 6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兽医外科手术学综合实验课程改革与研究
2023年
兽医外科手术学综合实验是动物医学专业必修课,也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专业课程。过程性考核具有考核内容全面、考核方式灵活、学习效果反馈及时等特点,已经逐步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和采用。在兽医外科手术学综合实验教学过程中采用过程性考核,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评价更全面、更科学,可以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全面和扎实,学习效果更佳。
张彦兵叶翠芳蒋松王建梅盛金良刘良波孙延鸣
关键词:过程性考核课程改革无菌术
重组绵羊肺表面活性物质结合蛋白A的体外生物学活性检测
2021年
旨在研究重组绵羊肺表面活性物质结合蛋白A(rSP-A)对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活性及淋巴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初步分析rSP-A的抑菌活性。使用绵羊肺炎支原体(Mo)感染体外培养的绵羊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以刺激其释放NE,然后应用底物显色法对比分析不同浓度rSP-A对NE活性的影响;使用MTT比色法测定rSP-A对体外培养的绵羊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使用酸化法和平板菌落计数法测定rSP-A对Mo代谢与增殖的影响;应用平板菌落计数法对rSP-A的抑菌活性进行初步分析。NE活性检测结果表明,rSP-A可显著增强Mo刺激绵羊外周血中性粒细胞释放的NE活性(P<0.05),且呈剂量效应关系;淋巴细胞增殖试验显示,rSP-A能够显著抑制淋巴细胞的增殖(P<0.05);代谢试验证实rSP-A对体外培养的Mo的代谢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抑菌试验显示,rSP-A对致病性肺炎链球菌和巴氏杆菌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研究结果说明,真核表达的rSP-A具有明显的生物学活性,这为进一步研究绵羊体内肺表面活性物质结合蛋白A(SP-A)的生物学特性奠定了基础。
李增强赵宁张彦兵李珂儿魏立翔孙延鸣
关键词:绵羊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生物学活性绵羊肺炎支原体
PRRSV N蛋白抗原肽的预测、合成以及针对该抗原肽抗体的制备和应用被引量:2
2018年
基于生物信息学、化学合成技术和免疫学技术,利用预测的抗原肽进行抗体的制备已被广泛地应用。本研究探讨了利用预测的抗原肽制备针对PRRSV N蛋白的特异性抗体。首先,利用生物学软件对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N蛋白进行抗原性预测,获得一个位于蛋白N端16个氨基酸的候选抗原肽。通过BLAST比对,发现该抗原肽在不同北美型毒株中高度保守。其次,采用Fmoc固相法进行抗原肽合成,并将合成的抗原肽通过MBS法偶联到KLH载体蛋白上。随后,将偶联好的抗原肽与弗氏完全佐剂或不完全佐剂混合,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抗血清,并利用IgG亲和层析的方法纯化抗体。最后,利用ELISA、Western 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法(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IFA)对抗体的特异性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利用偶联好的抗原肽包被ELISA板,检测抗体的滴度,纯化抗体的滴度超过1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该抗体(1∶2000)可以特异地识别PRRSV感染的Marc145细胞中的N蛋白,重要的是该抗体可以与不同毒株反应;IFA检测显示,该纯化的抗体(1∶100)可以检测PRRSV感染的细胞。因此,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的PRRSV N蛋白的抗原肽,能有效地应用于抗PRRSV N蛋白抗体的制备,制备的抗体不仅为研究PRRSV N蛋白奠定基础,而且为研究PRRSV与细胞相互作用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工具。
相笑张彦兵石元元李玉明刘珂魏建超邵东华李蓓蓓童光志马志永邱亚峰
关键词: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核衣壳蛋白抗原肽抗体
绵羊microRNAs靶向TNF 3'UTR基因区域分析
2022年
为了探讨绵羊microRNAs(miRNAs)是否靶向TNF 3’UTR区域,以及初步确定miRNAs靶向其基因的区域,笔者以绵羊miRNAs为研究对象,利用PCR方法克隆TNF 3’UTR(3’非翻译区),应用miRanda软件分析miRNAs靶向TNF 3’UTR基因的具体区域和结合能力。结果表明,成功克隆TNF 3’UTR,大小为500 bp;miR-125b、let-7b和let-7c同时靶向TNF 3’UTR基因,表明宿主miRNAs具有潜在的靶向抑制TNF 3’UTR基因表达的能力,初步明确miRNAs靶向TNF 3’UTR基因的具体区域,为进一步探讨miRNAs调节TNF 3’UTR表达提供了基础资料。
曹鑫艳魏立翔高之煜刘良波张辉闫卫疆肖非孙雪梅盛金良张彦兵孙延鸣
关键词:TNFMICRORNASMIRANDA
绵羊干扰素调节因子1基因克隆、序列分析及真核表达
2022年
绵羊干扰素调节因子1(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 1,IRF1)在病原微生物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为研究绵羊IRF1功能,以绵羊肺组织cDNA为模板,扩增IRF1基因ORF,并对其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构建p3×Flag-CMV-14-IRF1重组质粒。将重组质粒转染HEK293T细胞,运用Western blot进行蛋白质鉴定。结果表明,绵羊IRF1 ORF大小为969 bp,编码325个氨基酸;绵羊IRF1氨基酸序列与山羊、猪、人、马相似性分别为100%、91.61%、87.73%和89.44%;进化树显示,绵羊IRF1与山羊、牛、猪、白鳍豚、马等哺乳动物聚类在一起;绵羊IRF1蛋白分子式为C_(1596)H_(2497)N_(435)O_(497)S_(17),理论等电点为5.58,具有1个潜在的N-糖基化位点和多个磷酸化位点,无信号肽和跨膜结构域;该重组蛋白高效表达,分子质量约为50 ku。研究结果为绵羊的IRF1功能研究提供了基础材料。
魏立翔解艺璇高之煜曹鑫艳张彦兵孙延鸣
关键词:生物信息学分析转录因子真核表达
PRRSV非结构蛋白Nsp1α合成肽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应用
2024年
本研究尝试利用PRRSV Nsp1α合成肽进行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并对抗体的特性进行了分析。首先,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预测获得PRRSV非结构蛋白Nsp1α的抗原肽序列;随后,按照此序列合成获得抗原肽,并将其与KLH载体蛋白进行偶联;接下来,将偶联好的抗原肽与弗氏佐剂混合,通过免疫大白兔制备针对Nsp1α合成肽的多克隆抗体;最后,利用ELISA、Western blot及间接免疫荧光法对多克隆抗体的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该多克隆抗体ELISA的效价超过105;利用Western blot可以检测到特异的Nsp1α表达条带,包括瞬时转染的样品和不同毒株病毒感染的样品;利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分析,该多克隆抗体可有效地区分病毒感染和未感染的样品。结果表明,PRRSV Nsp1α合成肽多克隆抗体可以有效地应用于PRRSV Nsp1α表达检测,为进一步研究PRRSV Nsp1α的功能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工具。
解艺璇张彦兵李慧朱琳葛菲菲刘珂魏建超李宗杰邵东华李蓓蓓马志永孙延鸣邱亚峰
关键词: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合成肽多克隆抗体非结构蛋白
一株牛源溶酪巨型球菌致病性及全基因组特征分析
2024年
目的本研究旨在研究1株牛源溶酪巨型球菌(Macrococcus caseolyticus,M.caseolyticus)的致病性和全基因组特征,挖掘该菌株的毒力和耐药相关基因。方法在新疆石河子市某牛场中采集1例病死牛肺脏,从牛肺脏灌洗液中分离鉴定了1株牛源溶酪巨型球菌,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药敏试验、动物感染试验;并通过Illumina的二代测序技术对该菌株进行全基因组框架图构建,构建多个管家基因同源进化树,对编码基因、重复序列、非编码RNA等进行预测,并在GO、KEGG、COG、NR和CAZy数据库对基因组的基本功能特征进行注释,结合NR数据库的注释和PHI、CARD数据库注释,明确其基因组中毒力因子、耐药性等相关基因。结果从牛肺中成功分离到一株M.caseolyticus,通过感染兔子试验证实该菌株具有较强的致病性,病理切片结果显示兔子肺泡数量减少,大量炎性细胞渗出,肺泡囊增大,肺泡囊中充满渗出物,红细胞渗出,细支气管管壁塌陷。该菌经平均核苷酸相似度分类和系统发育树确定为溶酪巨型球菌,全基因组大小为2209314 bp,CG%含量为37.22%,平均长度为855 bp,编码2304个基因;其中tRNA有58个、rRNA有8个、sRNA有1个;含有3条CRISPRs序列。在GO数据库中有1028个基因得到注释,分别注释到分子功能、细胞组分和生物过程3大类;在KEGG数据库中共有1420个编码基因得到注释;在COG数据库中,共注释有23种功能的1961个基因;同时,在全基因组测序结果中发现51个毒力因子和对氨基糖苷类、β-内酰胺类和多肽类等抗生素的多种耐药基因,药物敏感性试验中菌株对测试的12类抗生素仅对磺胺类(复方新诺明)、林可霉素类(林可霉素)、青霉素类(氨苄西林)耐药。结论本研究从病死牛肺脏中分离得到1株牛源溶酪巨型球菌并命名为SHZXbov7,该菌具有较强的致病性,含有多种毒力因子和耐药基因,菌株SHZXbov7的基因组测序和注释将丰富溶酪巨�
薛嘉熹范文雨曹鑫艳高之煜顾兰英张秦川李世义盛金良孙延鸣张彦兵
关键词:耐药基因毒力基因
巴什拜羊重组SPLUNC1蛋白对体外培养的绵羊肺炎支原体生长的影响被引量:6
2016年
为研究重组巴什拜羊短腭、肺及鼻咽上皮克隆1蛋白(rSPLUNC1)对体外培养的绵羊肺炎支原体(MO)生长的影响,本研究以不同浓度(10μg/mL、20μg/mL及40μg/mL)的rSPLUNC1添加于MO培养液中进行培养,并采用平板菌落计数和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其对MO的增殖水平。结果显示:平板菌落计数中,3个rSPLUNC1浓度组菌落数分别比对照组减少37.25%(p<0.01)、48.74%(p<0.01)及67.23%(p<0.01);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2 h后实验组MO 16S rRNA拷贝数降低,4 h时拷贝数最低,3个rSPLUNC1浓度组的拷贝数比对照组降低2.96%(p>0.05)、92.57%(p<0.01)、93.75%(p<0.01)。研究表明,rSPLUNC1对体外培养的MO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张晓丽高宝德刘海燕张彦兵孙延鸣
关键词:巴什拜羊绵羊肺炎支原体荧光定量PCR
绵羊MSR1克隆及其序列分析
2023年
为了解绵羊巨噬细胞清道夫受体1(Macrophage Scavenger Receptor 1,MSR1)基因的生物学信息特征,本研究对绵羊MSR1进行了克隆鉴定,与其他物种的MSR1氨基酸序列进行比对、构建进化树,并进行生物信息分析,预测了MSR1的理化性质。结果显示:绵羊MSR1基因ORF区全长1362 bp,编码453个氨基酸,分子量约为50 kDa,构建了MSR1真核表达载体;绵羊MSR1与山羊、羚羊、马鹿、水牛、白鲸、猪、人、家兔、小鼠的同源性分别为98.90%、96.03%、93.16%、93.16%、81.28%、78.81%、74.17%、73.51%、63.77%,同属于牛科动物的序列同源性在90%以上,进化树上在同一分支;该蛋白分子式为C_(2188)H_(3473)N_(629)O_(680)S_(19),理论等电点为6.00,蛋白质性质为弱酸性,51~73号氨基酸为跨膜结构,有7个潜在的糖基化位点和多个磷酸化位点,存在2个棕榈酰化位点和5个乙酰化位点,169~180位氨基酸序列区域为优势抗原决定簇。研究结果为以后研究绵羊MSR1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曹鑫艳魏立翔高之煜蒋松张辉闫卫疆肖非孙雪梅盛金良孙延鸣张彦兵
关键词: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
猪源microRNAs靶向非洲猪瘟病毒基因区域分析
2022年
为了探讨宿主microRNAs(miRNAs)是否靶向非洲猪瘟病毒(ASFV)基因,以及初步确定miRNAs靶向病毒基因的区域,试验以ASFV感染猪差异表达的miRNAs为研究对象,利用miRanda软件分析miRNAs靶向ASFV基因的具体区域和结合能力,再利用MEGA 7.0软件分析miRNAs所靶向的ASFV基因序列的保守性。结果表明:ssc-miR-122和ssc-miR-125b可同时靶向ASFV CP2475L基因,其中ssc-miR-122靶向该基因4个区域;ssc-miR-181a和ssc-miR-125b可同时靶向ASFV MGF_300-4L基因,其中ssc-miR-181a靶向该基因2个区域;此外,ssc-miR-181a可靶向ASFV NP1450L、E111R基因,ssc-miR-125b靶向ASFV P1192R基因,ssc-miR-145-5p靶向ASFV NP868R、C717R、MGF_505-1R等8个基因,ssc-miR-126-3p靶向ASFV G1211R、EP296R、MGF_110-5L-6L基因,ssc-miR-92a靶向ASFVI329L和EP424R基因;选择多个miRNAs所靶向的ASFV CP2475L和MGF_300-4L基因序列构建进化树,CP2475L和MGF_300-4L基因序列同源性均为100%。说明猪源miRNAs具有潜在的靶向抑制ASFV复制的能力,初步明确了ssc-miR-122、ssc-miR-181a、ssc-miR-125b等miRNAs靶向ASFV CP2475L、MGF_300-4L等基因的具体区域。
赵志国魏立翔刘良波张辉肖非闫卫疆高宏伟孙雪梅雷银凤孙延鸣张彦兵
关键词:ASFVMIRNAS保守性MIRANDA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