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亚辉

作品数:4 被引量:23H指数:4
供职机构:河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疫霉
  • 4篇致病疫霉
  • 2篇拮抗细菌
  • 2篇防病
  • 1篇短小芽孢杆菌
  • 1篇芽孢
  • 1篇芽孢杆菌
  • 1篇抑菌
  • 1篇抑菌作用
  • 1篇拮抗放线菌
  • 1篇拮抗菌
  • 1篇晚疫病
  • 1篇离体
  • 1篇马铃薯
  • 1篇马铃薯晚疫病
  • 1篇菌丝
  • 1篇菌丝生长
  • 1篇放线菌
  • 1篇W

机构

  • 4篇河北大学
  • 1篇保定学院

作者

  • 4篇蒋继志
  • 4篇李颖
  • 4篇张亚辉
  • 3篇王蓓蓓
  • 3篇沙海天
  • 2篇金鑫
  • 1篇孙涵

传媒

  • 1篇河北大学学报...
  • 1篇河南农业科学
  • 1篇作物杂志
  • 1篇中国植保导刊

年份

  • 2篇2017
  • 2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6株拮抗细菌对致病疫霉抑制作用的比较被引量:8
2017年
比较在前期获得的明显抑制致病疫霉菌丝生长的6株细菌的抑菌性能及其防病潜力,为开发生防制剂防治马铃薯晚疫病提供依据.采用对峙培养法和打孔法测定6株细菌活体、菌液和无菌体发酵液对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利用块茎切片法评价拮抗菌菌液对晚疫病的离体防治效果.结果表明,6株菌的菌液对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均明显优于活体和无菌体发酵液,抑菌带宽度均在27mm以上,且均可引起菌丝体畸变,其中以WL2菌株的抑菌作用最强,活体、菌液和发酵液的抑菌带宽均在26mm以上,致畸作用也最强;此外,6株菌的菌液在离体块茎切片上的防病效果也以WL2菌液处理最好,病情指数最低(13.7),相对保护率最高(80.5%).这表明菌株WL2比其他5个菌株在防治马铃薯晚疫病方面有更大应用潜力.
王游游蒋继志李颖张亚辉孙涵郎亚峰
关键词:拮抗细菌致病疫霉
拮抗细菌W-7的鉴定及其对致病疫霉的抑制作用被引量:9
2017年
为明确分离纯化自马铃薯晚疫病病叶上的一株对致病疫霉菌丝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的细菌W-7的分类地位、抑菌作用及其防病潜力,采用传统方法和16S rDNA序列分析相结合对该菌株进行鉴定,以平板对峙法和打孔法分别测定细菌活体、菌液和无菌体发酵液以及不同浓度菌液的抑菌作用,显微镜观察该菌株对病菌菌体形态的影响,并采用块茎切片法评价菌液的离体防病效果。结果表明,综合菌落特征、生理生化特性以及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初步确定W-7菌株为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该菌株菌液的抑菌作用最强,抑菌率达到94.44%,菌液能使致病疫霉菌丝变形;将菌液稀释至原液浓度的25%后,抑菌率仍能达到87.65%,其在马铃薯块茎切片上对晚疫病的预防效果为73.40%。拮抗细菌W-7在防治马铃薯晚疫病方面具有一定潜力。
万安琪蒋继志沙海天李颖王蓓蓓金鑫张亚辉
关键词:致病疫霉拮抗细菌短小芽孢杆菌
3株放线菌对致病疫霉抑制作用的比较研究被引量:9
2016年
采用对峙培养法、菌悬液混合法和块茎切片法分别比较了3株拮抗放线菌Sy11、NB8和A5295对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的抑制作用及其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预防效果。结果显示,放线菌活体菌株以NB8对致病疫霉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强(87.18%),Sy11次之(76.92%),A5295无明显抑制作用。3株拮抗株菌对致病疫霉游动孢子释放和孢子囊直接萌发的抑制作用均随菌液浓度下降而减弱。其中,Sy11的抑制作用最强,A5295最弱;其原液对游动孢子释放的抑制率分别为92.3%、79.0%和63.7%,对孢子囊直接萌发的抑制率分别为75.8%、72.4%和55.8%。在块茎切片上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预防效果也以Sy11最高(75.90%),显著优于NB8和A5295。受Sy11和NB8抑制致病疫霉部分菌丝体形态发生畸变,而A5295对菌丝形态未表现出明显的致畸作用,表明Sy11防治马铃薯晚疫病潜力最大。
李颖蒋继志金鑫万安琪王蓓蓓沙海天张亚辉
关键词:拮抗放线菌致病疫霉菌丝生长
三株拮抗菌对导致马铃薯晚疫病的致病疫霉的抑制作用比较被引量:4
2016年
为了明确前期获得的对致病疫霉有显著抑制和诱抗作用的拮抗菌中生防潜力更大的菌株,以对峙培养法、打孔法、离体组织切片法对菌株Sy11、M15和A5295抑制致病疫霉的部分性能和抑菌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在抑制致病疫霉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方面,Sy11和M15均显著优于A5295,在马铃薯块茎切片上预防晚疫病方面,三者之间无显著差异;但Sy11在抑制致病疫霉孢子囊形成和游动孢子萌发方面则明显优于M15;Sy11的抑制率分别为68.9%和71.3%,M15的抑制率分别为56.7%和67.3%,两者之间有显著差异。表明Sy11菌株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具有更大的应用潜力。
张亚辉蒋继志王蓓蓓李颖万安琪沙海天
关键词:致病疫霉马铃薯拮抗菌抑菌作用
共1页<1>
聚类工具0